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随访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及子宫内膜增生情况,探讨较为适宜的剂量。方法 选择围绝经期有症状且有随访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B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 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血红血红蛋白提高及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两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A组发生率低。结论 米非司酮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效,同时不增加肌瘤反跳生长几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28-02

子宫肌瘤是为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绝经后可自然萎缩,目前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已有相关报道[1],但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剂量因样本量少、缺乏长期随访,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随访其停药后肿瘤反跳生长情况进行比较,以研究安全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就诊的围绝经期有症状且有随访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年龄42-56岁,平均49岁,依据临床症状、体检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增大小于孕8周大小,在此治疗前至少3个月未用激素药物治疗,既往无肝肾疾患,诊断性刮宫除外内膜恶性病变。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子宫和肌瘤的大小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B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A、B两组均从月经周期的第1天服药,连续服用3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服药前及停药后由专职医生及固定B超机经腹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计算其体积大小,子宫肌瘤体积=0523×dl×d2×d3(dl、d2、d3分别代表子宫肌瘤3个径线)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者计算最大子宫肌瘤体积。②血红蛋白。③药物的副反应。④随访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χ±s)表示,应用F、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用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得以纠正,两组间相差不显(P>005)。

A组、B组子宫肌瘤治疗后肌瘤体积缩小,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相差(P>005);不良反应表现类似,A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22 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两组中均在停药后3个月首次出现肌瘤反跳生长。A、B两组停药3、6、12、18、24个月的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肿瘤,易发生于30-50岁年龄段妇女,原为子宫手术的主要病种之一[2]。尽管其恶变率很低,但可造成月经过多或月经淋漓等异常出血,产生疼痛和压迫感,引起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肠道等功能紊乱。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子宫切除为主。由于子宫供给卵巢的血液约占卵巢总血供的50%-60%,据报道绝经前切除子宫者,即使保留卵巢,也常致更年期综合症、冠心病及骨质疏松提前发生。所以近年来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倍受瞩目。目前子宫肌瘤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及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孕激素及孕激素受体(PR)调节着子宫肌瘤细胞的分裂活动,促进子宫肌瘤的增殖[3]。分子生物学技术证实,肌瘤组织比邻近肌层中PR蛋白和PRmRNA表达水平均有增加。故此表明子宫肌瘤是具有ER、PR的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米非司酮具有很强的与PR相结合的能力,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近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后可提前闭经[4],子宫内膜变薄、萎缩,避免了子宫切除术。本文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期间闭经,盆腔压迫症状减轻或消失,贫血的患者心慌、乏力等自觉症状消失。

本文研究了两种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显效关系,发现使用25mg/d、lOmg/两种剂量,两组中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得以纠正,两组间相差不明显(P>005);治疗后肌瘤体积均缩小A组、B组子宫肌瘤治疗后体积缩小,比较无统计学相差(P>005);不良反应表现类似,A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因此,米非司酮可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纠正贫血,并可促使围绝经期女性绝经,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5],每日服用lOmg米非司酮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最低剂量[6],且不增加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几率,其远期疗效明确,应用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洪斌,马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6-179

[2] 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7

[3] Schweppe KW、Progest in sanduter ineleiomyomaGyneeol Endocrinol,1999,13(Suppl4):2-4

[4] 徐福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88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398-399

[5] 汤春生,董建春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37

[6]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