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音乐欣赏的多元化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音乐欣赏的多元化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是文化发展的多元时代,是大众文化盛行一时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时代特征具有内容浅显、表现生活、通俗易懂的功能,特别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并能引起共鸣,平凡生活中的大众对艺术和审美有着本能的需求,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在平凡大众身上蕴藏着不可低估的艺术潜质,这些潜质如一粒粒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和适宜的土壤,便会发芽、开花、结果,缔造生活的美丽。

利用文化多元化这一功能,把音乐与文化有机地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结合起来渗透给学生,拓展多向思维空间,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和了解文化的多元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观念更解放一点、办法更多一点、涉及知识面更宽一点,在大量的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增长智慧、弘扬个性,既积累音乐知识、又积累文化素养,树立文化意识,扩大文化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在文化底蕴的渐渐丰富中提高人生品味。

那么,如何通过音乐的多元化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呢?在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当数音乐欣赏教学了。在此,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音乐欣赏与文学、美术、戏曲和地域的关系。

1、音乐与文学

音乐与文学有很多相通之处,文学要博览群书,欣赏音乐更是如此,大量的积累可以拓展视野,会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包括音乐反映出的不同文化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例如:在欣赏由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从音乐欣赏的视角,先介绍这是一首以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民间传说《梁祝》为题材,吸收了越剧的部分曲调而创作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同时还介绍到相关的其他三大传说《天仙配》、《白蛇传》、《孟姜女》,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引起了学生对中国民间文学和对《梁祝》这首家喻户晓的名曲极大的兴趣。由于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对故事及故事背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首经典曲目所蕴涵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全曲欣赏时以《梁祝》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并把每一个主题提炼出来,根据主题又把全曲分为引子-——呈视部——发展部——再现部——结尾。以故事与音乐的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欣赏插上了联想的翅膀,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2、音乐与戏曲

戏曲这一艺术形式是音乐资源的重要部分。我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目前我国戏曲的一些作品和表演形式面临危机,如不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这一文化遗产不但不会传承,甚至有可能会逐渐消失。因此,把地方剧种纳入音乐教育体系,按照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所以,作为一名基层音乐教师,应该有责任把戏曲以音乐欣赏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便于了解和接纳民族文化资源。例如:在欣赏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我一会儿学林妹妹的动作、表情、眼神,一会儿学宝哥哥的公子相,并让男女生分别扮演剧中的宝黛,一时之间,大家兴致勃勃、劲头十足。最重要的是在师生互动下,学生了解并喜爱上这种长于抒情、声腔清幽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流传于上海,江浙,福建一带的艺术形式——越剧。

同学们在欣赏戏曲艺术的过程中既能够“看热闹”也能“懂点门道”。经过这种由浅入深地引导,戏曲这一民族瑰宝已逐渐被学生接受并喜爱。

3、音乐与美术

贝多芬说过:“音乐尽管是千百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个人和人们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所以,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调动人的另一审美感官——眼睛,就更能迅速调节情感,提升学生的对比,联想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例如:在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可通过多媒体先出示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再配上一副《江月图》水墨画:明月、江水、沙滩、枫树、飞霜、扁舟、高楼、镜台、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然后再聆听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通过分段赏析的方式:江楼钟鼓、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尾声将信息一下子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迅速的在综合的环境氛围中进入一种美的艺术感受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多元熏陶下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4、音乐与地域

我国是个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而不同的音乐风格又来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例如:在欣赏云南民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情。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以傣族音乐为视角并从中感受傣族的民族风情。我以一个美丽的有关葫芦丝来源的爱情故事,让大家认识了葫芦丝这个流传于梁河傣、阿昌人民之中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特点的舌簧乐器。它曲调优美、柔和、圆润、婉转、惟妙惟肖,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使人感受到含蓄、朦胧的美感,其中的颤音更是犹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展现了我国西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的多元化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蕴涵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无所不在,体现于其他学科之中的美更是千姿百态,这些都是音乐审美教育丰富而有效的资源。虽然各学科在某些方面有相对独立的内容,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往往融合在感受与鉴赏,表现和创造等教学领域之中,这种交融必将大大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让音乐欣赏教学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