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利用美化后的人体动作来表达作品的艺术内容。舞蹈的艺术效果在用于利用动作表演将人性内心的情感、人物性格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和观赏者之间的感情共鸣。舞蹈和表演密切联系在一起,表演是舞蹈的承载体,舞蹈是表演的核心。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表演作为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探讨大学舞蹈教学的特征入手,探讨表演意识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为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大学舞蹈 教学特征 表演意识 重要意义 有效措施

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此外,舞蹈作为一门通过组织、提炼人体动作为表现方式的艺术课程,其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生活精神面貌。舞蹈和表演具备相互包容、彼此交叉、彼此并列的关系。因此在大学舞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大学舞蹈的特征,探究表演意识对于大学舞蹈教学有哪些重要意义,提出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

一、大学舞蹈教学的特征

和其他大学教学活动相比,舞蹈教学活动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舞蹈教学追求的是因材施教,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激发学生自身的优势;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肢体动作和自身情感之间的融合,从而促进舞蹈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最大发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在培养舞蹈专业技能和舞蹈感情的基础上,养成自身独特的综合表演技能。

此外,大学舞蹈注重坚持激励学生创新和潜移默化的教学原则。舞蹈表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学习舞蹈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唯有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才能学会自主积累总结,从而养成自身独特的舞台表演能力[1]。

二、表演意识对大学舞蹈教学的重要意义

1.表演可以增强舞蹈的感染力

舞蹈作为一门无言的艺术,有机结合肢体动作和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利用肢体语言表现作品人物的感情,利用舞蹈增进和欣赏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将人物所需要阐述的信息展现给欣赏群众。此外,舞蹈者还可以利用服饰装扮向观众传达表演的背景环境,从而起到感染欣赏群众的作用。所以好的舞蹈表演可以把舞蹈的艺术魅力激发出来,并带动欣赏群体的感情,极力渲染。

2.表演可以提高舞蹈的灵动性

表演使得舞蹈具备了灵动性,在优美的舞蹈表演使得舞蹈这一抽象的艺术概念更加的生动、形象,并让欣赏群里充满无限想象。例如:中国舞蹈演员杨丽萍的孔雀舞,利用排舞人员的想象力将人体手臂的柔美利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转化成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因此,舞蹈添入生动形象的表演,不仅有利于提高舞蹈的灵动性,也有利于将舞蹈变现地更为有趣。

3.表演深化了舞蹈的意境美感

任何一支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下创作出来的,其反映了一定的艺术意境。而表演则有利于舞蹈者更好地再现这种创作意境,强化舞蹈的画面美感,激发欣赏群众的想象。例如:在《小河淌水》这一舞蹈中,阐述的是月亮出来后,在幽静的深山中,流淌着溪泉,清风微微拂面,男女主角利用情歌对唱的方式互述思念。舞蹈者通过服饰、柔美的肢体动作、欢乐愉快的面部表情将舞蹈创作意境体现出来。因此好的艺术表演可以融合到舞蹈中,引发欣赏群体丰富的想象,深化舞蹈的意境美感[2]。

三、培养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有效措施

1.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舞台习惯的意识

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舞台习惯的意识。舞台习惯意识的培养指的是教师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理解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此外,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心中有舞台,身处舞台”的学习观念,严格要求自身追求面部表情和舞蹈动作的完美性[3]。

2.教师要加大舞蹈技能基础的训练力度

舞蹈技能基础训练属于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重要课程。芭蕾舞基础训练和古典舞蹈基础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从学生的上身到腿部都需要长期的训练。舞蹈在尊崇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动作的基础上,大面积的加工、美化、修饰这些自然动作。因此教师为解决大学生的自然形态,娴熟掌握准确的形态,就必须要加大基础训练的力度,增加基础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并能随着音乐节奏灵活自如的利用手、脚、身、步伐等各种动作整合成自然优美的舞蹈动作[4]。

此外,舞蹈技能基础训练还需要注重呼吸的调整和控制。呼吸作为舞蹈表演中的重要纽带,也是贯穿舞蹈动作的必要支配条件。

3.培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积极培养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感悟能力。在陪练舞蹈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认真讲解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其中包括创作的环境背景、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教师可以在生动的背景音乐中描述舞蹈作品,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会人物的情感思想。例如《荞麦花开》这一支舞蹈体现的是彝族女孩的幼儿阶段、少童阶段、少女阶段的成长过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音乐背景的辅助下,详细地讲述彝族女孩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呈现的特征,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从不明显节奏明快柔和慢板快板等整个变化过程中感悟作品人物的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5]。

此外,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舞蹈动作;利用即兴舞蹈训练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会和领悟,单独完成舞蹈表演。例如:在《过河》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虚拟空间,让学生想象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面有条木桩搭建而成得的木桥;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表现艰难过河动作,并将形体状态优美化、舞蹈化。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引导学生培养舞台习惯的意识、加大舞蹈技能基础的训练力度养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爱华;唐守碧.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0).

[2]张耀楠;李丽婷.论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

[3]张望山;易卡凡.大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4]肖红英;李王婷;翁一文.探讨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5]王尚英;朱代义;丹琳珊.谈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