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解难有关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解难有关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措施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破题”。本文从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入题,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30―04

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仅是因为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因为中小企业为我国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从吸纳就业角度考虑,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都意义重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利税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中小企业还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机会和75%以上的GDP。但是,多年来,中小企业却似乎一直未能改变自己的尴尬局面――明明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门,却备受融资难的困扰。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缺口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81%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流动资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满足需要,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3年中长期贷款。

为此,人们在呼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时,往往将矛头对准了银行,认为正是他们借贷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对中小企业融资曾一度被商业银行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和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突出,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商业银行要顺应形势,采取多种措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开拓出一条道路。

一、建立真正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门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门并不是真正独立的,或者是隶属于原信贷管理部门下的二级部门,或者是由原信贷管理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商业银行要做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就必须要真正分离和设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部门。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由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具有笔数多、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而商业银行原有的审贷程序和运作模式往往是针对大企业设计的,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以适应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大量开展“贷款零售”业务。

二是如不设立真正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门,工作关系难以理顺,工作重点也不突出,难以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会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行为带有很大弹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体系

科学地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手段,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对中小企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由于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均不适合中小企业,为了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有必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按照国家颁布的新标准重新界定中小企业,明确贷款扶持对象

由于中小企业范围过于宽泛,加之各地方、各部门理解和掌握不尽一致,致使国家出台的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按照国家2003年颁布的新标准重新界定中小企业,明确贷款扶持对象。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努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准确界定扶持对象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应通过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聘请专家论证、利用当地政府支持等方式获取中小企业有关资料,建立起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数据库要满足两条要求:一是便于操作,二是能满足防范信贷风险的需要。对数据库要实行动态管理,保持信息资料的及时、准确,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决策和日常管理提供依据,而且能够大大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

(三)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应坚持“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突出对业主个人的信用评级以及对其所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的评价,而不是沿用目前商业银行对大企业的信用评级标准,使信用等级评定能够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授权授信制度

目前,商业银行过于集中的授权授信制度严重制约了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效率。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对信贷审批权限实行上收,致使最了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基层行基本无贷款审批权,延长了贷款审批的“链条”,这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具有笔数多、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是明显相悖的。

因此,商业银行应及时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授权授信制度,根据各自基层行的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结构状况及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分层次划定一个融资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融资服务的效率。就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可采取以下措施:取消建立信贷关系由一级分行审批的规定,可下放到二级分行;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授信的审批权限适当转授给二级分行;对分支机构实行分类授权,对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经济环境和信用秩序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分支机构,扩大贷款审批权;允许二级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向基层行实施必要的转授权;建立对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对提供低风险担保的各类融资业务审批权可一直下放至基层行,即时申请即时办理,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要求。

四、创新适应中小企业需求的融资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有针对性的融资产品,不断适应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见表1)。

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票据业务

随着票据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一部分票据融资资金投向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总体来看,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从票据业务中获益较小。因此,应大力发展对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使中小企业能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

六、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激励机制

要更好地实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须调动商业银行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激励机制。

(一)对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甚至实行利率市场化政策,以弥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二是制定与大型企业平等的政策,如相同的核销政策,扫除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

(二)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

在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融资管理难度和风险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业绩考评体系,以工作量、难度和风险度及贷款质量的考核评价为主,以贷款的总收益为辅。原则上,同等的工作量,让中小企业信贷人员获得更高的报酬,以激励其开拓中小企业市场的积极性。

七、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

为中小企业提供各项先进业务服务。商业银行应利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先进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代收代付等各项先进业务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培训财务人员,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并可针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适时提供现金管理、融资组合、债务重组等理财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对市场信息依赖性较强,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信息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市场动态、金融工具选择等信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八、应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部门应本着“严格标准、规范准入、强化监督、鼓励竞争”的原则,尽快建立和完善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风险管理制度、竞争规则以及监管办法。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弥补我国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金融机构数量不足、能力有限的缺陷。

大力发展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应对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给予政策支持。一方面针对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其运行提供社会保障,消除社会公众对其清偿能力的疑虑,使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筹集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对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中小企业融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更大的利率浮动权、较低的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突出贡献奖励等,引导和鼓励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是同是支持中小企业,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也要有不同的针对性: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以本区域城市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充分体现贷款管理的灵活性,开发一系列能够满足民营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农村信用社要以支持县域经济尤其乡镇企业为主,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抓住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过程中对金融的依赖,以及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机遇,采取灵活的贷款方式,利用有限的资金,有重点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利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重新布局,从边缘落后地区撤出的时机,考虑对这些业务进行重组,成立新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一方面可弥补国有商业银行从这些地区撤出后留下的金融空白,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整市场定位,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重新寻找发展机遇。

四是利用重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时机,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成立区域性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加大对所属区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五是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快改革步伐,在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做好机构和业务整合的基础上,借鉴浙江城市商业银行集体民营化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推行吸收民营资本人股的改革路子,以不断充实资金力量,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支持中小企业奠定基础。

六是要积极筹建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地方性民营银行,以此作为我国现有银行体系的补充,使其承担起拾遗补缺作用。同时,可利用民营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天然的联系,为中小民营企业搭建一个融资平台,切实解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