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塑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塑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各类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都市报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市报曾经自诩信息量大,但现在与网络比起来,信息量已经相形见绌;都市报曾经带给人们丰富的文娱享受,但现在与电视比起来,娱乐功能已经望尘莫及;都市报与读者的互动曾经是一大亮点,但现在与广播的热线问答比起来,已经很是尴尬。曾经的“厚报”,让都市报人极度膨胀,甚至幻想吸取各媒体之长以求一统江湖,但现在冷静下来看,报纸就是报纸,都市报必须立足纸质文字媒体特性,重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都市报在膨胀中迷失自我

经过快速发展后的都市报存在哪些问题呢?要重塑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把现在的自我看清楚。

1.报纸是文化商品,目前商品的性质加强了,文化的气质减少了

报纸是商品,这个概念目前已经普及,但报纸是文化产品的性质却被商品性质掩盖了。这一强一弱,使得一些报纸文字差错尸横遍野、语言逻辑磕磕绊绊、庸俗甚至低俗的东西大行其道,报纸的文化品质所剩无几。在目前的报纸上已经很难发现有文彩的稿子了,能够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甚至击节叫好的稿子更是经年难见。

2.报纸的信息增加了,立场和观点减少了

都市类报纸出生后一头扎进纷繁琐碎的社会事件中,在进入“厚报”阶段后,报纸的资讯数量更是极度膨胀。资讯的大量刊发在一定时期确实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但在此过程中都市报却放弃了自身的立场和观点。这个版说早起床好,另外一个版说晚起床好。今天说木乃伊怀孕了,过段时间再纠正说那是假新闻。稿件写作琐碎化,只记录事件无思考无意识。一些都市报给读者的阅读感受就是:有事实无判断,有声音无立场,有行动无旗帜,有躯体无意志。报纸价值取向的缺失,看似包容了诸多读者群,但这些读者群又不真正地属于自己。

3.主动策划增加了,客观真实减弱了

策划的滥用,使新闻事实成为某些报纸手中的橡皮泥,任意撮合粘连。甚至一些媒体滥用策划,实现自己的炒作目的,第一天就应当告诉读者的事实,非要顾弄玄虚地分成几天报,又是悬念又是波折,牵着读者鼻子走了一大圈,最终读者发现事实不过如此。

4.形式美化增加了,实质内容变少了

以前一直提内容为王,在都市报出现同质化瓶颈后,大家普遍发现形式的创新可以成为超越对手的一个手段。于是,个别都市报花哨得像气球,外边看五颜六色,读下来却空洞无奇。一些都市报倡导“泛读时代”,读者在一个版面上看两条标题就翻过去了,厚厚的一份报纸阅读下来不过五六分钟,内容只能入眼不能入心。

5.刺激娱乐增加了,厚重理性变少了

都市报的新闻娱乐化基本上覆盖了各个新闻领域。各种要素不全的八卦新闻大行其道,噱头漫天飞,传闻、绯闻、艳闻被重点推出。部分都市报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和冲突,将新闻写作变成故事写作、文学创作。新闻的厚重理性被解构,报纸把煽情、搞笑、刺激当作卖点。

思想力的复兴是一个必然

媒体激烈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是重新细分受众的过程。与广播、电视、网络比较起来,都市报不能只停留在“信息纸”上,更要做“观点纸”。这是都市报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1.社会的发展,需要报纸复兴思想力。报纸的发展脱离不开社会的整体发展,报纸要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目前,新阶层不断出现,社会问题更趋复杂化,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层出不穷。报纸必须担当起引导、疏导社会舆论的责任,分析、聚合、引导民众的思想。社会民主的进步、新时代道德观的树立,都要求报纸比以往更加注重思想性。

2.读者在进步,没有思想力的报纸难以满足读者需要。20年前的读者、10年前的读者、现在的读者,是三个不同概念。现在的读者阅读时间是有限的,报纸提供庞杂的信息只能加重读者的阅读成本,读者希望报纸是高智商的参谋而不是简单信息的收发员。读者的整体文化水平在提高,他们要在报纸上看到对自己有启发使自己有长进的东西,而不是大学生学小学课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他们更注重个体的发言与表达,一份没有表达欲望的报纸对他们而言就是印满字的废纸。

3.报纸高层次的竞争,思想力已经成为主战场。都市报“厚报时代”的竞争,可以被认为是粗放式的资源竞争,谁的读者多谁就占优势。高层次的竞争是争夺有影响力的读者,将有实力或者有话语权的人群整合到一起,推荐给广告商。一份优质的报纸给予读者的应当是带有自身特质的心理、思想上的支持。报纸间这种优质读者的竞争比起“厚报”单纯人数的竞争,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从目前报纸的运营来看,低端报纸低回报、高端报纸高回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报纸浑身上下都应浸润思想

报纸如何在内容上展现自己的思想力呢?

1.充分发挥评论的作用

都市报的评论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但长期以来基本局限在时事评论上。目前,读者对评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时事、体育、经济、娱乐、读书等等。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在国内率先设置了《评论周刊》,彰显了媒体的使命和品格。就一般都市报而言,评论还停留在一个版,有评论但还很少有社论。彰显思想力,就要加大评论的数量,增加评论的种类,推出代表本报的社论,严格把握评论的质量。利用评论这个新闻产品,帮助读者借用专家的头脑来把握事件,为读者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解读,或者提供另外一种理解。

2.让事件携带思想

一些都市报的发展,都曾借助于“事件营销”,如“张金柱事件”之于大河报、“孙志刚事件”之于南方都市报等。都市报在报道这样的新闻事件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市场上的极大成功。这样的“事件营销”,体现出真实就是力量,只要一见报就意味着社会审判圆满完成。但社会进步了,媒体环境变化了,明目张胆的违法或者是低水平的违法在大量减少,新产生的则是各种利益群体利用规则进行的复杂博弈。这需要报纸对新闻事件有深度见解,不能只简单报道事件的进程与结果,更要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原因、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事实的追问和深度剖析,使读者对新闻经历“有知――揭示――观念”的阅读体验。

2006年9月22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08年高考方案,方案中首次提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高校录取时,将按语、数、外3门课每门150分统考成绩划定省控线,各高校再参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南京晨报就此发出《院士联名建议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报道江元生、陈懿、陈洪渊等5名中科院院士联名向江苏省教育厅建议,指出如果把物理和化学降为“副科”,只以等级划分,会导致中学生对物理、化学不重视,不利于高校选拔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对南京各著名高校校长、省内著名高中校长进行大规模采访,大量的报道将问题剖开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江苏高考方案最终作出调整,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后,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感慨道:“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3.在文化品格中展现思想力

文学副刊在都市报的发展过程中沉寂了相当长的时间,现在基本上是不温不火、不咸不淡、不痛不痒,思想之光微弱无力。副刊的衰败在于都市报把成功的新闻经验错误地用在了副刊上,简单说就是追求副刊的贴近性,收窄了副刊的文化视野以迎合一般市民的抒情感怀。副刊的复兴,不是要继续编辑无关痛痒的诗歌、散文、游记,编辑一般市民白开水式的生活散文,而是敢于直面社会热点,表现社会思想的脉动。社会越浮躁,工作越有压力,生活越无趣,副刊越要给人们的心灵灌输高品质的“鸡汤”,越要给人们输送文化与思想的营养。副刊一定要坚持高水准,体现思想之光,多刊发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文化散文,重点推出既有名家个人见识又与时代情绪相应和的思想随笔,精选新颖、灵动的现代作家的作品,放眼世界采摘文思俱佳的文学作品。

4.用专业作为体现思想力

每天都有无数的信息,读者读什么不读什么,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这里,新闻选择就体现出了媒体的整体思想力。报纸必须敏感地察觉到主流读者的需要,然后给予专业到位的操作,选择、整合、梳理、突出读者需要的东西,给予形式上的精致表现,最终呈现给读者。这种选择不是简单的事实判断,更多的是价值判断,依据的是报纸非常专业的视角和专业的分析方式。

2007年5月9日,股指逼近4000点,南京晨报敏感地意识到大量新股民搏杀股市带来的危机,在全国范围内第一家站出来“泼冷水”,提出“千万不要做疯狂赌徒”。此稿刊登后,反响强烈,被央视、新浪网等媒体转载。在2007年,南京晨报通过专业的分析,在股市发展的每一个关节点都向读者发出了正确的声音。

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发展已经到了从一般文化产品向专业智力产品转变的关口,不仅股市,国际、体育、文化、时政、社会等新闻都必须以专业的精神来铸造,摆脱过去“百姓水平办报,办给一般百姓看”的“大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