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商务英语翻译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地位显得日益突出。由于是跨文化的交际,文化差异因素在所难免,进而会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鉴于此,阐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降低文化差异程度带来一定借鉴。

【关键词】 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便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熟悉双方文化差异因素,力求翻译的无歧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1.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有时甚至相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汇要特别注意。例如我国著名电池品牌“白象”如果做直接翻译的话为“White Elephant”,翻译没错,但是在西方国家消费者是感受不到品牌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考虑将“Elephant”替换为在西方人心目中象征强有力的“lion”,这样不仅文化含义对等,而且不会产生任何误解。

2.地理位置的差异。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存在的差异较大,会对各国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素有送暖之意,是春天的象征,我国一汽以“东风”为汽车商标。对于面临大西洋的英国,西风代表了温暖和煦,英国以“西风”(Zephyr)作为汽车商标,而不是东风。这就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文化差异。

3.心理特点的差异。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特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女性忌讳有关年龄的问题,在我国大部分人并不在意此话题。类似此种的差异在商务翻译中不可忽视,翻译人员应该充分地了解不同国家人们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减少商务翻译中的失误。

4.风俗习惯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发展的独特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认识到这一点在商务翻译中尤为重要,例如对颜色的认识问题,蓝色在西方国家有忧郁之意,美国将心情不好的周一称作“blue Monday”,所以一个衣服品牌“blue sky”在英语中成为“毫无价值”之意,不同的是中国人将蓝色看作晴朗清新的代表,此外比利时人和埃及人则认为蓝色代表倒霉和晦气。

5.谚语的差异。谚语是文化的体现,是语言的凝练,它通过简单的语言形式表达深刻的含义。不同国家的谚语表达是有差异的,例如“事实胜于雄辩”就可翻译为“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所以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应该注意谚语表达的差异,避免以包含中国人名或者地名的汉语谚语去硬套英语谚语,造成翻译的矛盾或者不明确。

二、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影响的对策建议

1.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而是应该去探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有时文本从字面理解是一层含义,实际表达的则是另外一层含义。翻译者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2.了解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差异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几年之内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下足功夫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含义,着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翻译的切合点,将由文化差异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降到最低概率。

3.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技巧。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之普通传播过程,操纵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近年来,翻译理论和技巧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对于翻译者而言,用翻译理论和技巧来武装自己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4.积累大量的本土和目标语言文化常识。文化是一种大众形式形成的主流,它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个人所属的社会属性和特质,所以从文化理解角度来看,直接翻译文本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行不通的。翻译者只有积累大量本土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常识,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积累文化差异常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翻译工作中,最大程度低避免翻译失误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商务合作不愉快。

参考文献

[1]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42~143

[2]赵翔.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2009(1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