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行走的生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行走的生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病文展示】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说:“我所见过的生命,都只是在行走,无所谓完成。”我们终身都在路上,从一扇门走向另一扇门,无论前方是宽阔的大路,还是交叉的小路,只有认真走好每一步,才无愧行走的生命

门是路的终点,当托尔斯泰从贵族之门踏入平民之门,揭示着庄园贵族生活之路的终结,当“十二月党人”从奢华之门走向囚犯之门,意味着贵族腐败之路的终结……他们毅然,从过去的门踏向未知的门,终结了一个时代的腐朽。

门是路的起点,《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用一把六英寸的小锤子凿开过监狱之门,踏向了自由之路;《阿甘正传》中,阿甘用毅力洞开了未来之门,踏上了追梦之旅;《让子弹飞》里张麻子用信念推开了鹅城的专制腐朽之门,迎来了短暂的平等之光。

顾炎武面对着国家破灭的悲惨现实,不得不关上继续做学问的门,踏上了矢志反清之路;黄宗羲不再待在狭隘的书斋,他关上了那一扇朱红色大门,与那个安静的世界告别,走上了居无定所的遗民之路;山人也与雍容富丽的宫廷生活决裂,关上那荣华富贵的门,走向了颠沛流离的路。

当我抚摸历史昔日的面皮,俯身如今斑斓的时代剧时,发现那脚步最为踏实、最为深的才是最能使未知之路花香满径的。

王安石于一叶扁舟中三度改字,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佳句;李贺积累断句,才得奇崛幽冷之才名;东坡之行云流水般写作,埋首研究,方成就一代文坛大师。只有用心探究、学习、钻研才能迎来辉煌的未来。

过去的我曾以为凭借天赋,人便能走得顺畅。如今才发现,天赋这种东西如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白,若没有学习、钻研这般活流去激活、滋养它,瞬间枯息,最后只能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席慕容曾说:“生命是条奔流不息的河,而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河的左岸是已知的路,我们划着各自的桨,穿行于其中。让我将脚印深深地踏在右岸,用学习、探索、创造去使右岸之土丰沃,创造美好的未来!

惠特曼曾说:“啊,自我!啊,生命!因为你存在!因为你还可以奉献一段行走之路……”让我们认真地年轻吧!告别终点,以全新的脚踏实地的姿态去迎接起点,才会无愧不间断行走的生命,才会让人生熠熠生辉,留下属于自己的深深的脚印。

【病症剖析】

本文通过古今中外大量的事例,围绕“门”与“路”两个意象作文,在文首与文末以及题目上互相进行呼应,表达了“只有认真走好每一步,才无愧行走的生命”这样的主题。考场得分为47分。

这篇文章乍一看思路清晰,文采飞扬,知识面渊博,木心、惠特曼等文化名人语录信手拈来,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事迹也非常熟稔,再加上对影视文学也广有高品位的涉猎,若不是在审题中遗漏了关键词“大学”,只在“门”与“路”上做文章,文章完全可以判为一类卷(即50分以上)。然而细读之下我们会发现在看似一团锦绣的表象下面,该文有着堆砌材料的致命弊病。

文章在共计9自然段的820字篇幅里用了安迪、阿甘、王安石、李贺和席慕容等13个人物,这些素材要么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与主题进行契合,要么在展现以后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顾炎武、黄宗羲和山人三个例子其实证明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又显得唆重复,堆砌感尤其浓。作者对这些非常优秀的素材并没有深入地剖析,而仅仅是以此为点缀,装饰出花团锦簇的虚假繁荣,形式大于内容,导致了华而不实的结果。

追溯起来,这类堆砌素材的作文出现的病根,可能在于考生的炫才心理。受媒体刊物以及教师的误导,部分学生认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是材料充实的文章,并且错误地认为大量地展现偏“陌生化”的素材就是才华的体现,因此抱着多多益善的态度在文本里大量堆砌。

堆砌素材的作文出现的另一原因,应归咎于作文素材类图书充斥在各地各校的高三教室中。那些素材类图书虽然分门别类,说哪类作文话题或主题可用怎样的素材,但此类图书“先天不足”,一般展现的都只是思维碎片。一些学生对那样的素材“食而不化”,虽然事先准备了很多,却难以在考场上根据“出乎意料”的作文题目来选材与构思,最终只能根据素材与题意的大致相似度,勉强套用。

出现众多堆砌素材的作文,根本原因还在于,如今的高中生较少受到系统的作文训练,写作思维比较简单、粗疏,遇到需要写作议论文或确定写作议论文时,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捉襟见肘之下,只得搬用一些素材,大致凑足篇幅了事。

【对症下药】

针对堆砌材料的病根,考生在写作中首先要明了素材对于文章的意义。素材是为了证明自身的观点的,是为主旨服务的。在写作中主旨为帅,素材为卒,素材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主旨,素材在精不在多。因此在素材的选择上应尽量合适地选择新颖、切题又富有人文气息的材料。

对素材的驾驭要精准。素材的孤立呈现是难以精准地阐明文章的观点和主旨的,而应当抓住某个切合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说理,使之与主旨相吻合,尽量避免一则又一则素材的简单叠加,并且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素材进行挖掘剖析,用素材丰富文章主旨内涵,使之深刻起来。

所以,考生应该摒弃“背几则素材放进作文里就能获得高分”的错误观念,多在思维角度、文体规范、个性感悟、生动表达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不吝打出高分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