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留学生粤方言常用语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汉语方言情况复杂,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不可避免地身处至少一种方言环境中。笔者利用暨南大学留学生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以粤方言常用语词及其对应的普通话条目为检索内容,统计分析身在广州的留学生汉语中粤方言常用语词的使用情况,以探讨粤方言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对如何处理方言与对外汉语的关系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粤语常用语词 留学生汉语语料库 对外汉语
一、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关于方言与标准语关系的研究,近十年来已满地开花。随着“汉语热”的升温,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学者将方言与对外汉语联系起来。
(一)语言接触理论
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主要涉及三种类型:一是外语与本族语的接触;二是普通话与方言的接触;三是口语与书面语的接触。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规范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考察某一主要方言环境下留学生汉语受该方言的影响情况,从语言接触类型看,属于第二种。
(二)词汇视角的选取
语言接触有不同的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方言词汇反映了方言区的特色,在广州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与操粤语者发生语言接触时,词汇所受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三)语料库的利用
在现有关于方言与对外汉语关系的研究当中,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基于教学实践的定性研究,当中也会包含一些例子;二是基于对外汉语教材的定量研究,调查其中方言词汇的吸收和收入情况。但利用既有语料库研究方言语境对留学生汉语的影响程度,这一方式是以往不曾有的。
二、基于语料库的使用情况统计
(一)关于语料库
暨南大学留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料库,语料主要来源于在暨大华文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汉语作文,包括平时作文和考试作文。该语料库收集了2001~2010年间的留学生作文,约300万字。暨南大学留学生汉语口语语料库,语料来源于在暨大华文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考试,主要指学期考试。该口语语料库所收录的音频在完成文字转写后总计达35万字。
(二)粤方言常用语词样本的选取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编著的《粤语(广州话)600词随身记》,在词频统计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分析,选取了最具广州方言特色的625个常用语词,编成了一本针对粤语学习者的实用指南。熟练掌握这600词,可以解决在广州生活中85%的粤语对话需求。也就是说,这600词也是当下操粤方言的广州本土居民最常用的生活词汇。
(三)基于语料库的分析统计
首先将《粤语(广州话)600词随身记》中625个粤语常用词与其对应的普通话条目一致的322个语词筛选掉,以其余的303个粤语常用语词为检索样本,分别放入暨南大学留学生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语料库中进行检索。其中,出现次数指该方言常用语词在整个语料库中的出现数量;使用频率指在该方言常用语词出现次数占语料库总数的比例。
在此过程中,笔者将用人工筛选的方法过滤无效的出现次数。例如:
广州话语词 对应的普通话条目 无效语词示例
咳 咳嗽 “咳、咳”(清嗓子时发出的声音)
人工 工资 “因为放假嘛,所以很,很少人工作。”
一把 一扎 “有一次下大雨,妈妈只带了一把伞。”
将所得数据整理成Excel文档,按出现次数降序排列。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
表1:口语语料库中粤方言常用语词及其对应的普通话条目使用情况的比较
广州话常用语词 出现次数 使用频率 对应的普通话条目 出现次数 使用频率
都 990 0.002828571 也 1534 0.004383
几 334 0.000954286 多少/多么 59 0.000169
开心 19 5.42857E-05 高兴 19 5.43E-05
呢 17 4.85714E-05 这 1540 0.0044
呢个 17 4.85714E-05 这个 365 0.001043
拜拜 11 3.14286E-05 再见 9 2.57E-05
好多 9 2.57143E-05 很多 506 0.001446
时 7 0.00002 时候 694 0.001983
几时 7 0.00002 什么时候 78 0.000223
唔 5 1.42857E-05 不 3663 0.010466
其余293个 37 0.000106 其余293个 2082 0.005949
合计 1453 0.004151429 合计 10549 0.03014
从表1可知,303个广州话常用语词在留学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中的出现次数大于等于1的仅有28个,其中出现次数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都、几、开心、呢、呢个、拜拜、好多、时、几时、唔”。虽然单个常用语词的出现次数偶有大于其普通话形式的出现次数,例如:“几、拜拜、云吞、阿公”等,但是这些常用语词在该语料库中的总出现次数为1453次,使用频率约为0.42%,较之对应的普通话语词的10549次和3.01%相差甚远。
表2:书面语语料库中粤方言常用语词及其对应的普通话条目使用情况的比较
广州话常用语词 出现次数 使用频率 对应的普通话条目 出现次数 使用频率
都 13591 0.004530333 也 20422 0.006807
几 2732 0.000910667 多少/多么 564 0.000188
开心 1198 0.000399333 高兴 2169 0.000723
晚饭 332 0.000110667 晚餐 186 0.000062
好多 218 7.26667E-05 很多 7014 0.002338
信 153 0.000051 相信 871 0.00029
时时 44 1.46667E-05 经常 75 0.000025
衫 39 0.000013 衣服 751 0.00025
今日 34 1.13333E-05 今天 3033 0.001011
拜拜 27 0.000009 再见 190 6.33E-05
其余293个 252 0.000084 其余293个 102564 0.034188
合计 18620 0.006206667 合计 137839 0.045946
从表2得出,在留学生汉语书面语语料库中,303个广州话常用语词里,数据大于等于1的仅有75个,其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都、几、开心、晚饭、好多、信、时时、衫、今日、拜拜”。单个常用语词的出现次数偶有大于其普通话形式的出现次数,例如:“几、纸巾、一把、煲汤”等,但这些常用语词在该语料库中的总出现次数为18620次,使用频率约为0.62%,较之对应普通话语词的137839次和4.59%,相差很大。
表3:留学生汉语语料库中粤方言常用语词的使用情况汇总
广州话常用语词 对应的普通话条目 总出现次数 总使用频率
都 也 14581 0.007359
几 多少/多么 3066 0.001865
开心 高兴 1217 0.000454
晚饭 晚餐 335 0.000119
好多 很多 227 9.84E-05
信 相信 155 5.67E-05
时时 经常 44 1.47E-05
衫 衣服 39 0.000013
拜拜 再见 38 4.04E-05
今日 今天 34 1.13E-05
其余293个 337 0.000327
合计 20073 0.01036
从表3得出,在两个汉语语料库中,303个广州话常用语词里,数据大于等于1的仅有80个,其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都、几、开心、晚饭、好多、信、时时、衫、拜拜、今日”。这些广州话常用语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总出现次数为20073次,使用频率约为1.04%。
(四)粤语环境对留学生汉语的影响
就当前数据而言,留学生汉语中粤方言常用语词在口语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为0.42%,在书面语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为0.62%。这说明留学生汉语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粤语词,虽然单个广州话常用语词在语料库中的出现次数偶有大于等于其普通话形式的出现次数;但就整体而言,留学生汉语中粤方言常用语词所占的比例约为1.04%,这个数量并不算大。即从词汇角度看,粤方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使用存在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
三、结语
第一,方言词是汉语共同语的词汇来源之一,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体系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制定的《汉语水平等级词汇大纲》,原是尽量避免收入方言词汇的,但实际上也收入了若干方言词汇。第三,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也有收入方言词汇的情况。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对外汉语标准语的主体性教学,也要重视对外汉语方言的拓展性教学。
语言学习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用于交际;二是通过语言了解、研究它所承载的文化。方言词汇承载了该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特色。外国人来华学习汉语,除了在校内学习标准的普通话之外,如果能适当掌握一些方言,就会更有助于了解当地文化、融入本地生活。
陆俭明(2005)曾提出“大华语”的概念,即以普通话为基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弹性,有一定宽容度的汉民族共同语。方言区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依据地域差异,以标准普通话规范为基础,以“大华语”为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方言区的本土元素。例如:在词汇方面,初级汉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避免选入方言词汇,中高级汉语教材可以适当吸收和引进一些常用的方言语词。
参考文献:
[1]张振兴.方言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2]丁启阵.论汉语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6).
[3]邵敬敏.港式中文与语言接触理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范俊军,范兰德.粤语(广州话)600词随身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
[5]陆俭明.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J].汉语教学学刊,2005,(1).
(徐平莉 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5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