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方法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很容易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的。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上的许多因素有关,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场所。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被激活,参与活动的效果不佳,真正投入学习活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课堂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不大或根本没有,究竟怎样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立足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课程革新,关键在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快乐学习、主动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启迪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狠下功夫,切实地运用好“导”的艺术。从研究教材到精心备课,从课堂设计到组织实施,从学生活动到教学组织,都围绕教学大纲,做到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活动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以此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深度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和一切教学手段,都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积极的参与。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相反是一种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抓住课题导入环节巧设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想好一个数,把这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很快猜出学生想好的那个数是几,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包括探索、发现等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教师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呢?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在讨论课上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同时,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过程的效率来促进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