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曲齐生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曲齐生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病,广泛威胁着公众的健康, 虽然治疗哮喘药物不断问世,但哮喘病死率却在逐年增加[1]。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在解除气道痉挛的同时着眼于气道局部炎症, 但是费用昂贵,经济负担重,依从性差,有反复发作的风险,且存在糖皮质激素应用后带来的其他器官系统的副作用风险。中医中药治疗哮喘疾病由来已久,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在迅速缓解症状的同时,强调扶正祛邪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曲齐生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中西药联合用药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副作用小、降低发病率等优点。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经验

1简述支气管哮喘

目前临床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其它多种细胞参与反应而引起的气道慢性、持久性炎症性疾病[2]。气道阻力在短期内发生明显改变[3]。临床症状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或者咳嗽等症状,通常在夜间或者清晨发作及加剧。中医认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患,其本质是宿痰内伏于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在发病机理上责之为"正虚邪实","正虚"为肺、脾、肾三脏之虚,功能不足。"邪实"为外邪袭表,痰浊阻肺,肺气上逆,发为喘咳哮鸣。治疗当分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治之,对哮喘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应先辨寒热,以祛邪治肺为主,如散寒化饮,豁痰平喘等;缓解期治疗宜审察虚实,以扶正固本为主, 培补肾阴肾阳,以及脾肺之气,如以益气固表, 温肾纳气,益气健脾等治之以调补脏气以巩固疗效,防止再发或延长缓解期;迁延顽固者需标本并治,有所侧重。因哮喘病情复杂多变,需辩证治疗,切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药,要根据病情变化,抓主要矛盾,随证加减,方可取效。

2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给予抗生素,β2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同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据此曲齐生教授自拟"平喘汤",意在清热化痰、平喘止咳、健脾利湿。平喘汤基本组方:生麻黄15g、金银花30g、连翘15g、射干12g、虎杖15g、紫苏子12g、 紫苑15g、广地龙10g、 半夏12g 、茯苓12g 、白术 6g、 杏仁10g、 五味子10g、 白果10g、 甘草10g。方中以生麻黄、金银花、连翘为君药,麻黄苦辛性温,能宣发肺气而平喘止咳,金银花,连翘苦辛性寒,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三药相须为用,一温一寒,寒温并用,共奏止咳平喘,疏散风热之效。射干祛痰利肺,止咳平喘,虎杖活血祛瘀、化痰止咳,紫苏子 紫苑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广地龙祛风解痉,以祛顽痰共为臣药,以助平喘止咳,祛痰利肺,同时,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白术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共为臣药用,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五味子、杏仁、白果、半夏为佐药,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发散之品,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能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白果化痰定喘、半夏燥湿化痰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平喘止咳、健脾利湿之功效。本方配伍特点有2:①麻黄、金银花、连翘相须为用,一温一寒,寒温并用,共奏止咳平喘,疏散风热之效;②茯苓、白术相须为用,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基础上兼顾健脾利湿,哮喘本质是宿痰伏肺,脾为生痰之源,痰饮皆湿聚而成,但湿又源于脾胃,总由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故在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基础上兼顾健脾利湿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4],麻黄有扩张支气管、解除气管痉挛的作用,并有抗病毒、抗过敏及拟肾上腺素的作用;半夏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清除炎性分泌物,止咳平喘等功能;金银花和连翘能有效地抑制嗜酸粒细胞的异常升高,明显改善通气功能;紫苏子、杏仁、紫苑能扩张支气管,稀释痰液,并能对抗毛果云香碱及组织胺所致的支气管痉挛,因而有明显的解痉平喘作用[5];五味子其有"抗应激作用及适应原"样作用,即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并且具有平喘镇咳的作用;地龙对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对组胺所致过敏性哮喘有阻抗作用;甘草能通过增强和延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而发挥抗感染作用,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6]; 急性期在此基础方上若偏热症者加石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等以增清热平喘之功;偏寒症者加细辛、干姜等增温肺散寒、祛痰平喘之效;偏痰湿重者加亭苈子、茯苓等以祛湿化痰;偏湿热重者加瓜蒌、枇杷叶、胆南星、竹沥等以助清热化痰之力;血瘀者加当归、丹参、全瓜蒌等活血化瘀。缓解期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常用黄芪、防风、白术、山药、女贞子、蛤蚧、旱莲草等药物,在宣肺化痰的同时益气健脾以绝生痰之源、益肾固本以纳上逆之气。

3典型病例

3.1 急性期 谢某,男,33岁,2012年4月2日初诊。自幼哮喘病史,主要发作于春秋两季,常因感冒或受凉而诱发,素体全身乏力,喜冷饮,体型偏胖。此次因感冒再次发作,自诉气喘、咳嗽、胸闷,喉间有痰鸣之声,痰不易咯出,痰色黄,舌苔薄黄,质暗紫,脉细滑略数。证属痰热蕴结、肺失宣降,治以宣肺清热、平喘降气。予以西药顺尔宁口服加普米克令舒及可必特雾化吸入。中药方药如下:生麻黄15g、 金银花30g 、连翘15g、半夏12g、 杏仁10g 、紫苏子12g、 紫苑15g、五味子10g、虎杖15g、甘草10g、射干12g、白果10g、地龙10g、石膏30g、 黄芩15g、枇杷叶15g。7剂,水煎服,1剂/d,分4次口服。7d后,患者复诊自诉气喘略有缓解,但时有自汗,口干较著,咽痒,小便黄,舌苔薄黄,脉细数。此时夹有气阴两虚之候,原方加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法,上方去金银花、连翘,加太子参10g、沙参15 g、玉蝴蝶15g、马勃15g、玉竹15g,以增其益气养阴之效。再服10剂后气喘、咳嗽症状明显缓解,三诊患者略有乏力、便溏、偶有轻咳,上方去玉竹、马勃、玉蝴蝶、黄芩,石膏,广地龙,白果以减其清热之力,加陈皮10g、茯苓12g、党参15g,扁豆20g,百部9g增其健脾之功,服10剂后患者自述上述症状好转,待病情进一步稳定,曲齐生教授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拟定膏方,患者连服3个月,哮喘至今未犯。

根据患者发病时症状、体征及脉诊,患者属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导致痰热蕴结,肺失宣降,故予以此方治疗,方中麻黄平喘止咳,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半夏燥湿化痰,杏仁 紫苏子 紫苑降气平喘,化痰止咳,五味子平喘镇咳,虎杖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射干祛痰、利咽,白果化痰定喘,广地龙祛风解痉,以祛顽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功效。患者服用7d后,气喘略缓解,但口干较著,咽痒,小便黄,舌苔薄黄腻,质暗紫,脉细滑。此时夹有气阴两虚之候,故调整方药,虚实兼顾,在清热宣肺、降气平喘的基础上加以太子参,沙参,玉蝴蝶,马勃,玉竹等益气养阴药。三诊患者略有乏力、便溏、偶有轻咳,上方去玉竹、马勃、玉蝴蝶、黄芩,石膏,广地龙,白果以减其清热之力,加陈皮10g、茯苓12g、党参15g,扁豆20g,百部9g增其健脾之功,服药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好转,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待患者病情稳定,为患者制定膏方,进行进一步防治,以达到明显减少哮喘复发次数、减轻复发程度,乃至达到不发作,此为治疗的精湛之处。

3.2 缓解期 患者,男,48岁,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012年2月就诊,既往反复咳喘30年病史,此次发作3个月。症见气息短促,动则尤甚,咳嗽痰多,面色不华,舌淡黯,苔白,脉沉细。平素一直使用氨茶碱片及舒利迭气雾吸入剂。辨证属肺肾两虚,痰湿瘀阻。予以温肾纳气,健脾利湿治疗。曲齐生教授在组方中用到:生麻黄15g、半夏12g、杏仁10g、紫苏子12g、紫苑15g、五味子10g、虎杖15g、甘草10g、射干12g、白果10g、地龙10g、黄芪 龙骨30g、牡蛎30g、莱菔子15g、沉香 3g(研末冲服) 。在原方基础上去金银花、连翘减其清热之功,加入黄芪 龙骨30g 牡蛎 30g 莱菔子 15g 沉香 3g(研末冲服)以补养肺肾,纳气平喘。服用7剂后,患者自觉气短有所好转,仍有间断咳嗽,痰多,大便稀溏,乏力,遇劳加重。继续服用上方,7d后自诉气短、咳痰、大便稀溏、乏力皆有好转。三诊继续沿用此方2w,期间配合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症状得到很好控制,季节交换时未有大发作,说明治疗有效。继续观察,注意平素饮食、起居调养。

此例为缓解期巩固治疗者,辨证属"肺肾两虚,痰湿瘀阻"型,予以"温肾纳气,健脾利湿"。方中麻黄平喘止咳,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半夏燥湿化痰,杏仁、紫苏子、紫苑降气平喘,化痰止咳,五味子平喘镇咳,虎杖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止咳,黄芪补气固表,使肺气充盛,宣降自如,伏痰难以停留于肺;广地龙祛风解痉,以祛顽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肾纳气,健脾利湿之效。

支气管哮喘多在突然受凉或气候寒暖交替时发作,因此,在气候变化时哮喘患者应慎起居、避风寒,同时应注意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抵抗外来邪气侵袭。平时应清淡饮食,少食肥厚甜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忌辛辣之品,以免耗阴伤肺。此外,根据《内经》里"春夏养阳"及古人"冬病夏治"原理,导师主张每年"头伏"起或"一九"起进行穴位敷贴治疗,以温补肺经阳气,扶正固本,可取得较好疗效。导师以其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治疗哮喘屡见成效,笔者深刻领悟到了治疗哮喘关键在于辨明寒热虚实,将辨证用药与对症用药相结合,笔者将谨记于心,并用之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侯显明.哮喘治疗基本问题的综合评价[J].实用肺科杂志,1995,2(2)∶6.

[2]李明华.支气管哮喘的新概念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0)∶620.

[3]王宠林.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和诊治的一些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9)∶527.

[4]李忠.免疫中药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192.

[5]马嘉瑾,林艳华,曹飞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7):39-40.

[6]许秋,邹峨.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5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