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迟景朝 1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迟景朝 1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漫长的等待,对于一个风险投资人来说,也许是备受煎熬的考验。而对迟景朝而言,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已经让他习惯了长时间的等待,他回忆道:“从小我生活在小兴安岭,那里的冬天是非常漫长的,可能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所以为了等待春天,那个山花绽放的时刻,我们是真的需要很大的耐心。所以这种从小养成的性格,对我从事投资来说是个很大的帮助,让我有耐心去等待一个投资案例的成功,并不一定急于在一定时间内迅速的完成它。”

进入投资行业一直是迟景朝的梦想。大学毕业从事了几年财务工作后,迟景朝不甘心这么平淡下去,于是他辞职去读MBA,努力寻找着能进入投资圈的机会。“我当时有机会去美国的名校去做交换生,但我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为的是找到去投资公司实习的机会。为了获得一个实习的机会,我给那家公司至少打了五六十个电话,以表示我有这方面的能力。他们也是被我这种毅力和诚意感动,后来接受了我做实习。”迟景朝说。

2005年,迟景朝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一家美国投资银行,主要负责国内的民营企业在国外融资和上市的工作,而此时实现职业理想的迟景朝已经30岁了。“我发现身边都是一些20多岁的年轻人,会感觉到心里有压力,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进入这个行业进入的晚了一点,是不是我比别人笨。所以那个时候对我来说,最大的调整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做一份自己真正愿意去做的事情,就需要忘掉很多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年龄因素。”迟景朝坦言道。

在穿梭于中国民营企业和美国华尔街之间的这几年里,迟景朝感受颇深。工作中的挑战并不是来自技术层面,而是如何把中美之间存在的文化隔阂,巧妙的捋顺融合。他介绍说:“华尔街对很多上市公司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苛刻的。这样的话,无论是我们在帮助企业准备融资文件,还是描绘整个商业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力求做到最完美的结果。当时在跟很多中国企业家沟通过程中,就会发现往往大的控股股东,他们会把一些事情藏在桌子底下,不愿意去跟小的投资人去交流。而很多美国投资人,他们是公司的小股东,非常渴望知道公司的一些现状情况,所以急于去跟公司沟通,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隔阂,我们于是要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说服国内企业家接受美国小股东的意见和建议。”

2009年初,迟景朝作为创始合伙人成立了天鹰资本。选择在金融危机时,创建风险投资公司,迟景朝坦言是因为看到了很多项目被低估的机会。而作为创业的新人,他也承受了多重的压力。“挑战就是当出去接触客户,去谈项目的时候,他就会首先问一句,天鹰资本是哪家公司,你们成立多少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大家还是持一种并不完全信任的态度。所以就需要去劝服客户,或者是说服客户,这个过程还是蛮辛苦的。”

在此后三年的摸索和磨合中,迟景朝不断完善着自己的团队,也找到了合适的投资模式,那就是定位于中小企业的前期项目,耐心等待,水到渠成。对此,迟景朝分析说:“第一点原因就是我们可以耐心的去等待。第二个我们认为现在投资前期的收益率可能会更高一点。第三个,我们不希望在一个投资的红海中进行竞争。因为现在所有的投资机构都是偏向于中后期的投资,所以我们想避开投资红海。还有一个,我想其实投资中前期,对我们团队的投资能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所以我们更愿意去进行一个前期的投资,投资行业毕竟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没有必要那么急。”

无论是面对镜头还是私下聊天,迟景朝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乐观。生性乐观的迟景朝,从不害怕工作时遇到的难题,再加上他独到的眼光,迟景朝在挑选项目时往往能够看的更长远。“这家公司就是新能源和环保的公司,我们对这家公司也进行了非常长期的考察,大约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对它所处的行业,对它的产品,对它的创业团队进行非常深入的细致的了解以后,我们才决定对这家公司进行投资。这家公司的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另外还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这家公司即使我们等待的时间可能相对比较长一点,我想至少有四年到五年以上的时间,但这样的等待还是值得的。”

在潜力巨大的商业模式背后,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执行团队,投资到最后就是投入。在创业团队的选择上,迟景朝也有着一套自己的标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判断这个团队有没有激情,能不能把自己豁出去来创业。我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家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的资产拿出来去创业的话,这样的企业家真的是把自己豁出来了。而我们不喜欢有的企业家,只是说用别人的钱来完成自己原始的创业阶段。他就没有把自己完全跟这个企业绑定在一起,这个就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大家累不累,累的话鼓鼓掌休息一下,刚才掌声不太激烈,大家来点激烈的,这样的话,我讲的动力会更强,还不够激烈,再来点更激烈的,谢谢大家,我得更卖力讲了,第五部分就是尽职调查……”

说话风趣,时不时还来点自嘲,在这段讲课的视频中,迟景朝显露出了东北人的直爽个性。听过他现场讲座的人都知道,迟景朝除了会挑项目外,还是个好讲师。“通过培训我可以更清楚的发现,中小企业家如果在做融资,特别在股权融资以及上市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什么样的问题,他们的顾虑在哪里。现阶段他们的顾虑最主要的是,很多企业家担心,是不是做了很多理顺规范,前期准备工作,而拿不到资金,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想法。但是他们听完我的课也会明白,如果他们前期不付出努力,不进行规范理顺的话,他们更拿不到后续的资金。在企业真正需要资金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遇到资金方面的一些瓶颈。”迟景朝介绍说。

与同龄人相比,迟景朝的投资之路起步的要晚一些,但是凭借着坚韧乐观,以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执着,他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今年还不到四十岁的迟景朝,坦言自己依然还在探索的道路上,希望能在未来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也期待着一个更加灿烂的“山花”绽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