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访问工程师”制度是培养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的现状和成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该项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访问工程师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占据了半壁江山。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注重提高学历层次、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满足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践证明, “访问工程师” 项目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措施,更是师资队伍规模基本稳定后培养“双师”的必然途径。

一、“访问工程师”工作实施状况

(一)“访问工程师”的选派对的对象和条件。“访问工程师”的选派对象一般为思想品德好,事业心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较强的学校在职专业教师。

(二)访问单位及指导教师的筛选。访问单位要为专业对口的大中型企业或科研院所。“访问工程师”的指导教师一般为高级工程师或造诣较深的技术人员担任。

(四)访问时间。“访问工程师”的访问期限设为脱产6个月。这样不仅使访问时间得到保证,而且确保了访问的连续性。

(五)访问工作安排。在确定合适的“访问工程师”人选后,由学校或教师个人联系落实企业,企业根据教师的具体专业和发展方向确定合适的指导教师。

(六)“访问工程师”的考核及过程管理。教师在访问期间,要求做相关的工作,选派的学校通过走访有关企业进行督察。教师在访问结束以后,提交访问成果,同时企业指导教师对访问工程师的表现、工作及业绩也应作出考核评价。

二、“访问工程师”作用成效

(一)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多数高职院校原有的师资条件捉襟见肘。据统计,目前高职院校增加的教师90%以上是来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虽然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企业一线实践经验,是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素质不可忽视的软肋。而高职院校开始实施的“访问工程师”项目,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事实证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在实践技能和产品设计研发、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得到更切合实际的锻炼,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年轻教师学历一边倒的状况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二)有助于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熟悉生产加工,掌握操作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访问工程师”项目从实践对象、实践时间、实践目标等方面提供给教师一条开拓眼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理想途径。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教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变内涵的内在需求。

(三)有助于深化专业和课程改革。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选派教师深入到企业参访,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对深入了解企业典型岗位群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这些教师通过到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参与一线生产活动,积累了工程实践经验,并及时将这些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化改造,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项目化改造重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方式和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校企共赢。访问工程师制度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共赢目标。通过参加“访问工程师”项目,教师能够亲临生产一线,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环境同步。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操作,可以从中搜集丰富的企业典型真实产品资料,作为教学中典型的学习案例,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可见,“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实施,推进了学校与企业单位的合作交流,实现了产学研结合,为学院和企业建立长期互惠共赢的关系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

三、“访问工程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接收高职访问工程师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多数企业除了在人力资源需求方面有求于高职院校外,其他方面对职业院校基本没有特定的依赖,因而往往把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事项当做负担。教师到企业参访,既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在短时间内难以创造直接效益,所以普遍不受企业欢迎。即便教师能够凭借各种渠道落实访问单位,企业出于技术保密等考虑,安排访问的内容和规模上都有很大的限制,实际的访问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参访教师的访问日记、成果材料、企业鉴定意见作为评判教师是否完成访问任务的主要依据,难以真正考查教师的实际访问效果。如果教师有幸参与企业中大型项目,短短半年的访问时间究竟能取得多大的实际效果也很难考核。如果访问时间过短,介入企业项目时机不合适,教师在企业便会处境尴尬,最终使访问工程师制度流于形式。

四、完善“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建议

(一)教师应积极思考,深入企业实践。安排一名教师进入企业访问不难,难的是教师如何深入企业实践。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企业认可你的能力和态度。因此,教师应积极思考,与企业指导教师交流,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和难题。只有日积月累,经常奔赴企业,与企业员工相处,才能真正深入企业一线。建议根据教师访问内容,将访问时间分为1年和2年,有需要进行项目跟踪的教师可适当延长访问时间,以切实保证访问效果。

(二)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政府给予接受访问工程师的企业一定的经费支持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安排参访教师,这将有效解决受访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三)院校应加强对“访问工程师” 项目的考核与管理。对访问工程师的日常管理与考核,还应注意一下几个环节:其一,教师到岗后,学校要建立定期与企业联系的日常管理制度,了解教师的在岗情况,及时解决教师访问期间的实际问题。其二,要改变单一的看资料定等级的考核方式,学校可组织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认真的答辩考核。其三,须通过制度规定教师在访问期间的工资、津贴等不受影响;访问结束后学校须根据实际访问时间报销相关费用。对不认真履行访问计划或完成时间不足的教师应取消其访问工程师资格。如果情节恶劣要进行相应处理。对取得突出访问成绩的教师可给予一次性奖励。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驶入快车道。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具有重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高职院校只有切实解决好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实施才能更加有效,从而打造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高职教师队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

[2] 朱方鸣.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9).

[3] 王小刚.访问工程师: 高职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4] 沈文娟.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透析[J].职教与成教,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