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知识”走向“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知识”走向“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实现人的自我发展。然而,在现实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将语文引申为工具,放大了语文知识的工具功能,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语文教学远离了应有的本质,其价值逐渐单一化,片面化,无形中遮蔽了语文的真实意义。如何凸显语文的真正价值,如何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从“文本”走向“生活”、“学生”

在我看来,作为生命实践形态的语文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训练语言、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更应是促成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应该得到发展,语文的意义价值应该得到彰显。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激活学生潜能,彰显语文意义,我以为应回归生活,回归学生。

例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课文《端午日》时,我为学生展现了一幅浓郁的乡土风情画。课堂伊始,引导学生尝试说出自己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农村学生有过传统节日的习俗,因此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习俗娓娓道来,同时也有学生提及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教师据此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端午节,激活学生内在的有关端午节的信息,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后教师引出沈从文的《端午日》引导学生了解湘西的端午民俗,课堂导入水到渠成。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同时对湘西端午民俗产生追问的需求,带着这份情感学生走进文本,将自己的经验与文本描写紧密联系。有学生读着文本,不自觉地说出:这些习俗我们这儿也有,那个习俗我们没看到,这个习俗很有意思……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与文本融合,将自己融入端午节水墨画面中,做到人画合一,同时学生也在沈从文文笔的整体勾勒又细画点缀中,淋漓尽致地感受乡风民俗,感受语文课堂给他们带来的遐想。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世界,语文教学中的文字的精彩,画面的精美在生活中都有原型。用生活来丰富、润泽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变得敞亮。其次,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起点应立足于学生,立足于学生生活、学生经验,把学生的“元认知”实实在在地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素材之一激活、放大,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共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语文学习在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二、从“训练”走向“互动”

语文课堂绝不是知识的训练场,也不是师讲生听的静态课堂,而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课堂。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互动能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功效,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学生在互动中经历语文知识在头脑中成长的过程,从而内化知识,促进精神成长。

例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笔者作出如下设计:

(1)首先对杜甫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在介绍中有机融入背景交代,为学生理解杜甫的人格和情怀做了渗透与铺垫。

(2)引导学生自己朗读全诗,要求学生将初步阅读中的问题和需要在课堂上直接提出。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用真诚的态度,以循循善诱的话语,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对于学生的不到位的回答,教师没有一语责备,而是以商量的口吻“你们如果同意的话,我们一起来改一改”来引导,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3)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中知意、赏析,多次朗读,多次推进,引导学生对文本情感理解的螺旋上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粗知大意理解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还借助于自身优势,进行范读,穿插背景,潜移默化地交给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拐杖。

在问题设计上,笔者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次深入,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如教师提问:布做的被子“冷似铁”,“铁”给人怎样的感觉?“如麻”写出雨怎么样的情状?能不能概括一下这里作者的生活状况?

学生的回答也是异彩纷呈:

生1:“向”是“将近”的意思。铁给人又冷又硬的感觉;

生2:“如麻”是写秋雨又细又密的情状。作者的生活状况很不好:屋漏地湿,被子冷硬,经常失眠。

师:失眠仅仅是因为生活的困顿吗?

生3:不是。还有安史之乱给诗人带来的痛苦,诗中说:自经丧乱少睡眠。

通过学生的互动解答,学生逐步理解问题指向,一是被子的冷硬,二是家中潮湿。学生从表层逐步上升,直通诗歌主旨。

再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群童抱茅”的剧烈情绪反应时,学生在互动中指向杜甫生活贫困和精神超迈,师生互动显得顺畅自如。

(4)最后在诗歌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才安排学生与教师一起饱含感情地朗读全诗,从而把整个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在笔者看来,教师虽然是课堂对话的首席,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我们的立足点来源于学生的经验基础,指向于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语文课堂的动力所在。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师生间的课堂互动,生生间的课堂互动,才能将学生的思想深度及表达高度彰显,学生的动态成长得以在课堂上实现。也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说的那样,“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堂就是一个互动的课堂,动态的课堂,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所追求的。

三、摹疤逖椤弊呦颉吧命”

有人说,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体验的课堂。的确,在课堂中引领学生体验文本,感悟精神,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之一,但并非我们的终极目标。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走进语文课堂前,学生其实已经拥有自己的“主观性知识”,即带有鲜明的个体特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正视并充分重视学生的这种“主观性知识”,主动引导学生,将其情感与语文教学的意义目标和谐统一,实现认知与情感在课堂涌动中提升,促进学生自身精神的成长。

例如,在阅读赏析课上,笔者引导学生阅读冰心《谈生命》后畅谈阅读感受,学生的感悟、体验在课堂中凸显,其鲜活认知涌动课堂。

【片段】

生1:生命是什么?我们很少思考这样具有哲理性的问题,我们也很难思考这样抽象的问题。阅读了《谈生命》,让我重新认识了生命。以前,很少思考,总觉得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想到生命是如此的波澜壮阔,没有想到生命的历程是如此艰辛。

生2:我读了《谈生命》觉得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在这艰辛背后,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生命的成长所付出的,才是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去感悟、体会的。以前跟父母说话,总是那么的“冲”,读了《谈生命》,每次看到父母总会想到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为自己操劳。总以为父母对待自己是天经地义,其实他们并没有这样的义务,我们是因为父母的“爱”,生命的成长才会异彩纷呈。

生3:我读了《谈生命》感到生命的渺小,有时自己也在想,生命既然这么渺小,何必还要在这世间走一遭。但从《谈生命》中,我感到,虽然生命渺小,但其成长的历程是伟大的,是因为历程的丰富多彩才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伟大,是因为生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才会让我们的生命意义非凡。以前总是埋怨父母,埋怨自己生不逢时,其实这是成长对我们生命的历练,是成长的必然之路。

……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汇于阅读之中,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产生思想的共鸣,舒展学生的心灵,拓展学生的心空,让鲜活的生命在课堂涌动,其认知、情感在课堂中升华。

语文教学的意义价值不仅仅是工具,不仅仅是运用,更重要的是在互动中,在体验中促进成长,促进生命个体的丰富、自我的彰显。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从狭窄的知识走向更广阔的意义空间,将学生引向更高的生命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圣松美 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初级中学 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