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省食品价格走势及其对CPI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省食品价格走势及其对CPI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食品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中占较大比重,其走势对CPI存在较大影响。本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商品价格指数监测数据和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了当前和未来食品价格走势,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2010年食品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了其对CPI的影响。

关键词:食品价格;CPI;消费需求

文章编号:1003-4625(2010)04-0104-03

中图分类号:F822.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史上食品价格上涨曾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1985年、1988至1989年和1993至1995年三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都是由于上年或当年粮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的,而2006年底至2008年的价格上涨也是从粮食价格开始,此后,猪肉、食用油、其他食品类价格陆续上涨,最后带动生活消费品及其居民消费价格的快速上涨。2009年四季度以来,我国粮油价格又出现了快速上涨,并带动了以粮油为原料的食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对CPI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河南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因此对河南省食品价格走势其对cpi影响进行调研分析,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一、近期食品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2009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负增长,但食品类价格出现了上涨,全年累计同比上涨1.3%,尤其是最后两个月出现大幅上涨,11、12月份,食品类价格指数同比分别增长4.1%、7.5%,环比分别增长1.1%、4.3%(详见图1)。

(一)受国家托市收储政策、季节性等因素带动,小麦价格小幅上涨。据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显示,河南省12月份,白小麦价格月环比上涨2.7%,红小麦价格月环比上涨1.86%。小麦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性因素的影响。10月下旬,国家公布了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0.9元/斤、0.86元/斤和0.86元/斤,均比2009年提高了0.3元/斤。2009年,全省收购夏粮233.5亿公斤,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218.85亿公斤,平均收购价0.904元/斤,高于政策性收购价。而其他市场主体按市场价收购的14.65亿公斤中,平均收购价已达到0.914元,斤,部分地区甚至现出了每斤1元的高价。二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伴随着节日面粉市场需求旺季的来临,经销商和面粉加工企业购销积极性有所提高,国家小麦拍卖成交量稳步增加。据统计,2009年12月份全省小麦成交均价较9月份增长1.7%。预计近期小麦市场需求将稳步上升,价格保持高位。

(二)受产量下降、市场需求增强及政策性因素影响,玉米价格小幅上涨。据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显示,全省玉米价格2009年12月份环比上涨10%。原因一是11月中旬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雪,局部地区遭遇暴雪,部分地区玉米供应紧张;二是玉米深加工行业和生猪养殖行业对玉米需求开始恢复增长,市场预期近期国家托市收储政策即将出台。此外,农户存在惜售心理,后期玉米价格继续震荡走高的可能性较大。

(三)消费需求旺盛导致猪肉价格反弹。2009年以来,河南省猪肉价格出现了几次起伏过程,1-5月份,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并跌破成本价。6月份,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政府冻肉储备收储措施,受此影响,猪肉价格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并持续上涨了4个月。10月份,价格出现回调,11月份猪肉价格再度上涨,并持续到12月份。据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显示,猪肉价格11、12月份环比分别上涨0.3%和4.2%。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天气转冷,猪肉消费旺季到来,市场需求季节性增强。二是国内经济运行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居民医保、低保的受益面扩大,惠农补贴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增加了肉食产品的支出。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71.6元,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88.5元,同比增长11%。收入增长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567亿元,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3388.5亿元,同比增长11%。

(四)气温大幅下降推动蔬菜价格上涨。受气温大幅下降影响,全省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常见蔬菜价格出现了8%-150%不等程度的上涨,其中生菜、菠菜、韭菜涨幅明显,分别上涨176%、98.2%和70.4%。2009年6月份,大蒜价格开始出现明显上涨,12月4日批发价格达到7.24元/公斤,较上年同期的1.77元/公斤暴涨309%,主要是由于前期市场过分炒作,但近期涨幅明显放缓。

(五)油料作物价格及节日因素等上涨推动食用油价格上涨。据企业商品价格监测显示,除大豆外,12月份,全省花生仁、芝麻、葵花籽、油菜子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5%,受此影响,菜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色拉油价格月环比分别上涨3.05%、4.98%、1.8%、17.158%、3.33%、1.81%。食用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市场油脂价格上涨。据统计,12月份均价,加拿大油菜子CNF价(离岸价+运费)466美元/吨,环比上涨2.4%,同比上涨21.7%;南美豆油CNF价912美元/吨,环比上涨1.1%,同比上涨28%;马来西亚24度棕榈油离岸价777美元/吨,环比上涨8.6%,同比上涨45.6%。二是国家提高了大豆等原料收储价格,推动了食用油价格上涨。三是随着春节的临近,食用油进入销售旺季,市场需求增强。

二、未来食品价格影响因素及其走势分析

(一)上涨因素分析

一是国际市场价格走高。我国粮食价格尤其是油料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以大豆为例,我国大豆需求量50%以上来自进口。2009年7月份以后,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开始上涨。12月上句,芝加哥大豆、豆油期货价格分别比9月下旬上涨13%和16%。国际市场大豆、豆油价格上涨,不仅导致大豆进口成本增加,还带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

二是生产成本不断上升。2009年11月份、12月份河南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2.3%。分类来看,饲料、化肥、种子及农膜的价格均大幅上扬,直接推高了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显示,58.8%的调查对象认为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生产成本上升带动。

三是天气、油价等推高运输成本。冬季雨雪天气较多,不仅食品运输困难,而且运输成本提高。同时,近期成品油价格上升,水、电、气和服务价格上涨,运营成本上升,对食品价格上涨产生拉动作用。

四是部分农民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春节临近,农民对粮油产品的自需量增加,手中余粮减少,部分农户惜售心理进一步增强,带动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食用油、肉类价格上涨。

五是春节前消费量增加。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和消费旺季的到来,居民对粮食、食用油、肉类及蛋

类等食品的需求稳步上升,尤其冬季腌腊肉、灌香肠的居民增多,对肉类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从而推动食品价格整体上涨。调查结果显示,25%的调查对象认为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二)抑制因素分析

一是食品整体供应充足。2009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国家连续7年增产,河南省连续4年年产量均在千亿斤以上,粮食库存较大,供应比较充足,食用油及蛋类市场供应也比较充裕。同时,在经历2007年至2008年初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后,政府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生猪出栏持续增加,2010年生猪供给比较充足。

二是国家调控能力较强。调查显示,50%以上的生产企业认为国家对食品价格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相继建立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肉蛋等产品收储政策,能够有效抑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食品消费支出占比降低。2000年,我国农村、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9.1%和39.4%,而2008年分别降至43.7%和37.9%,食品支出的降低将减弱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

四是国内外需求依然不太旺盛。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国际需求萎缩态势尚未根本转变,出口依然不太乐观,国内供给依然比较充裕。在国内需求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商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价格产生抑制作用。

(三)对食品类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

结合以上影响食品价格走势的因素,我们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食品价格指数进行预测。首先,将2006年以来的月度食品价格指数转换为以2006年1月份为基期的价格指数序列,采用的方法为将每期的月度环比指数进行连乘。然后,利用EVIEWS软件将转换后的原始序列及其差分作图(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食品类价格指数具有明显的AR效应,进行模型估计,得出如下结果:

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方程显著。方程的具体形式如下:

food=1.42foodt-1-0.42foodt-2

利用上面方程,对2010年食品类价格指数进行预测,并生成曲线图(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2010年食品类价格指数呈现连续上涨趋势,通过模型预测,全年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在10%左右。

三、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及未来CPI走势

我国CPI构成中,食品类权重为33.6%,食品价格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CPI运行的基本趋势。如图4所示,食品类价格指数与CPI走势基本一致,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99。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价格上涨将带动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二是食品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其他相关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继而刺激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如2004年的短期通胀来自于当年粮食价格的上涨,而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则成为2007年CPI涨幅扩大的重要动因。

通过建立脉冲响应函数,检验一下食品类价格指数对CPI的影响(见图5)。

图5表示CPI对食品类价格指数一个新的冲击的反应,虚线代表反应的区间,实线代表反应的平均水平。从图5可以看出,CPI对食品类价格指数一个新的冲击将会做出迅速反应,第2期以后,呈现逐渐消退趋势,至第8期减弱为0。

通过上述分析和模型预测,2010年河南省食品价格上涨10%左右;根据食品类商品占CPI的比重,预计食品价格上涨将推动CPI上涨3.3个百分点左右。

参考文献:

[1]黄燕.核心通货膨胀的界定与衡量[J].上海金融,2004,(10).

[2]李强.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研究[J].金融研究,1997,(7).

[3]张利群,王路,赵增德,我国中央银行测度通货膨胀指标选择问题[J].金融研究,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