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借助“智慧职教”平台,以《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为例,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三精四用”奠定基础,基于翻转理念的OTO混合式教学分为课前线上学习、课中线下学习、课后知识巩固三个阶段,这一模式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逐渐实现教师带动学生学习,促成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问卷调查和考核对比均显示采取这一模式实际教学成效显著。

关键词 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资源库;检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1-0044-03

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MOOC教学、翻转教学、混合式教学在近些年受到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进行了实践,不断推动着教学变革进程[1][2][3]。2015年7月,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申报的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得立项,以此为基础,笔者借助于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职教”平台(ICVE)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以其中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为例,引入翻转课堂理念的线上线下(OTO)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一、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实施完成,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师讲授学习内容,进行检测实施操作演示,学生听讲和观看演示;学生制定计划并进行检测实施,教师进行巡回检查和指导;学生完成检测报告并展示,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点评。

该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的“学做”合一,教师也能及时针对学生“学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反馈和点评,此时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但是在该模式下,学生被动地听讲和观看,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及接受程度不同,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无法兼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之后学生才进行计划制定和检测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时间受到挤压,导致学生并未成为有效的学习主体,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将知识内化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传统面对面讲授学习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优势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广受研究和倡导,是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翻转课堂则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进行颠倒,知识传授也即教师的教借助于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由学习者在课前完成,课中时间主要进行(教师促进和帮助学生)知识内化也即学生的学,实现教师主导而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4]。《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理念探索了OTO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借助于ICVEM行了教学实践。

(一)打造“三精四用”平台,奠定混合教学基础

为了推进和开展基于翻转理念的OTO混合式教学,需要借助平台、需要丰富的素材资源、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根据前述,平台采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智慧职教”,在ICVE上对本课程的建设首先遵循精细分析原则,充分考虑和分析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以做到满足用户所需;其次遵循精良素材原则,在资源库素材中心本课程各节点下创建了类型多样粒度大小适中的、碎片化的精品资源600余条,并凸显虚拟仿真、动画、视频类资源及AR等技术的应用,着力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最后遵循精心设计原则,结合近十年本课程的教学经验积累,在平台上调用各类精良素材,重构排列创建微课,具体见图1,在微课组成的视频中或者其中某个教学活动完成后,可以穿插设置微练习或微测验,一般为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再以一定数量的微课作为基础建设在线《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做到能学辅教,奠定实施翻转、线上学习的基础。

在课程使用上应立足于够用、能用、易用、适用的四用原则,即课程对应各节点的素材资源首先要满足用户所需,应够用,够用基础上必须存有一定冗余,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个体学习需求。其次,对用户要能用、易用,即每一节点的资源、微课要确保用户根据自身喜好通过不同的方式访问平台时均能使用,对特定资源或微课的检索应简易可行,能实现快速定位。最后要适用,主要体现为展现在各类用户前的资源内容正确无误、符合标准,符合学习者的要求。

(二)实施OTO混合式教学,“三动三效”促转变

《纺织品生态与安全性检测》课程基于翻转理念的OTO混合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见图2。

第一阶段:课前线上知识传授。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在实践中采取提前一周的原则,通过电子邮件推送、学习群、短信发送三种方式进行,逐次提醒学生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采取计算机或手机APP客户端访问的方式通过ICVE在课前以线上学习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对于授课教师,解决了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面对较多学生填鸭式教学、学生个体和层次不一效果差异大的弊端,教师通过平台加以督促,主要采取设置完成任务学习时间节点,通过平台的后台数据记录来确定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学习,对于滞后学习的学生及时予以警告和记录,确保将课前的知识传授落实到位,并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在平台上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时间、地点和方式学习,只需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即可,完成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所需选取课程节点中的冗余资源进一步学习,实现个体化、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本课程在初始采取该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存有较多的不适应,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教学的作用,通过平台去帮助带动学生顺利地以线上学习方式完成课前的知识学习。同时,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也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自觉性、自主性,能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

第二A段:课中线下学习。注重于知识内化,也即知识的应用,基于知识传授在课前的线上学习中已经完成,课中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以检测实施为主,学生成为课中的主角,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此时教师只需做好巡回和课堂把控,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教师仍然主导教学,但主体变成了学生。同时在课中的小段分块空档时间可通过精心设计辅之以提问互动、难点答疑等活动,来着实解决学生在知识传授中存在的疑问及在知识内化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但要更多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自行利用平台查阅相应的素材、微课来解决,推动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由此既解放了教师,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解决了原有模式下交由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时间不足而导致难以确保完整实施检测的矛盾。

第三阶段:课后知识巩固。仍然借助于平台和学习群,充分挖掘和使用平台的互动功能,以线上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既实现对学生的统一化、普遍化帮助,也能实现对个体化的精准帮助。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对于少数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在经过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阶段仍未能完全掌握,督促、鼓励和帮助他们反复多次观看对应的微课或是节点中适宜于他们学习的相关资源;二是对于部分学生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当学生认为提供的微课内容不适合或是所学内容较简单需要加深难度时,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素材进行学习;三是帮助学生完成检测报告的撰写或其他课后活动。

通过这一模式下三个阶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逐渐实现由教师利用ICVE带动学生学习,取得成效的初级阶段,过渡至学生养成习惯适应这一模式学习,推动其有效学习,到最后实现学生能在ICVE上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促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教学实践成效

在本课程按照新模式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采取对比研究法,在同期平行教学的另一个班级中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最终采取相同标准的期末考核,两个班级差异巨大。新模式下教学实施的班级其成绩显著高于原有模式下实施教学的班级,班级中80分及以上的优良率为77.1%、平均分为83.9,而对比的班级优良率和平均分仅分别为33.3%和73.1。即使考虑到不同班级学风差异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考核结果上的巨大差异仍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在新模式下完成课程教学实践,对实施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教学成效的4个问题,其统计结果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采取这一模式教学及其有效性的认可度高,表明此次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也进一步印证了两种不同模式下教学班级之间巨大差异的必然性。

参 考 文 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8-84.

[3]熊淑娟.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6(6):61-66.

[4]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6(4):65-68.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Cours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Hong Jie, Yin Guibo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ICVE’ platform and by introduc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idea, taking the ‘Ecological and Safety Testing of Textile’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cours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was constructed. The course lay the foundation through ‘fine analysis, excellent material, well-designed’, ‘enough, able, easy and fit to use’ in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the online to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are online learning before class, offline learning in class, the knowledge consolidating after class.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examine comparis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was obvious for using this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online to offline; resource database; testing; teaching mode

Author Hong Ji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0); Yin Guib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