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皇帝们都过啥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皇帝们都过啥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宫俗,即宫中的习俗,清代官方文献中没有这样的叫法。实际上,清宫有很多习俗被视为典礼、仪式、宫规等载于典册。有的是作为一件事记于档案,或作为掌故写入了私人笔记。有的则须从清宫遗留的建筑或文物中才能了解到。宫俗和民俗,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与历史上的风俗也有明显的承袭关系。只是因时间、地区、民族和信仰的不同、而有很多演变和差异。

宫中的习俗,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有两类比较常见。一是节令习俗,包括年节和四时节令;一是人事习俗,即生育、寿辰、婚嫁和丧葬等。

清宫的节令习俗,许多是沿袭明宫或更古老的旧习,也有的是满族旧俗。节令中,活动最多的莫过于年节,实际上作为年节的前奏,从腊月就开始了。

每年自十二月初一日,皇帝即开笔书“福”字。写出的第一个福字,挂于乾清宫正殿,其余张贴宫苑各处、或分赐王公大臣及内廷翰林等。此俗始于康熙年间,但不一定在十二月朔,乾隆初年才定十二月朔日,在漱芳斋开笔书福,以后岁以为常。大臣都以得到御赐福字为幸运。

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日,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于是日成道。晋代时记载,村人于是日逐疫。北宋时,京城僧、俗均煮果子杂料粥食之。清宫中则派王公大臣到雍和宫监视煮粥供佛。宫内由达赖喇嘛、章嘉呼图克图(清代所封喇嘛教大活佛之一)为皇帝拂拭衣冠,以祓除不详。民间则家家食腊八粥以应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宫中于是日在坤宁宫安神牌,备香烛,设供三十二种,并按古制供黄羊一只;另供有由奉天内务府进贡的专用贡品麦芽糖。帝、后要亲自参加祭灶,排场比民间隆重阔气得多。祭灶之俗,可上溯汉代以前,但规格不高,直到清代也没有提升。嘉庆帝有祭灶诗说:“嘉平小除夜(俗称祭灶日为过小年),媚灶用黄羊。”此处用“媚灶”一词,可见对灶神亦不甚尊重。

十二月二十六日,宫内各处要挂春联、门神,至次年二月初三日收下。春联一直用白绢书写,这显然与汉族用红色春联的风俗不同。

每年十二月,宫内亦有扫尘之习,须有钦天监择吉日奏闻皇帝,由内管领带员役扫除。

除夕和元旦,帝、后的主要活动是到处拈香礼佛和敬祖,以求神灵保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吉祥如意。晚清,宫廷已经没落的十分惨淡,但到了这两天,仍例行如故。据档案载,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除夕和次年元旦的活动是:除夕这天,于上月十六日自瀛台还宫暂住的光绪帝,早上四时到各佛堂拈香,然后给慈禧太后请安,侍奉进膳、看戏。至中午,光绪帝及宫眷先后到养性殿,分别向慈禧太后行辞岁礼;众宫眷再到钟粹宫给皇后行辞岁礼。下午光绪帝及宫眷再到阅是楼侍奉慈禧太后晚膳、看戏。

元旦,凌晨二时,光绪帝即净面、着冠服,于爆竹声中在养心殿各处拈香,然后到东暖阁明窗行开笔仪式。开笔前先向金瓯永固杯中注屠苏酒,并亲燃蜡烛。将笔打开后,在吉祥炉上熏一下,然后濡染朱墨,写吉语数字,以祈一岁之福。并浏览一遍新历书,以寓授时省岁之意。

早上六时,光绪帝到奉先殿、堂子行礼后,回乾清宫进奶茶,并在西侧弘德殿内进吉祥饽饽(即饺子),其中一个饽饽陷内包有小银锞,放在表面,一下箸即得之,视为吉利。进食后,光绪帝到坤宁宫拈香行礼,并在这里接受皇后及瑾妃请安、道新喜和递如意。然后光绪帝及宫眷分别到乐寿堂给慈禧太后请安,道新喜。

八时半,光绪帝率王公大臣在皇极殿给慈禧太后行礼。皇后率宫眷及福晋、命妇等行礼。并一同在这里分别给慈禧太后递万年吉祥如意,瑾妃以下宫眷再给皇后行礼,递如意。

九时半,光绪帝到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行庆贺礼,再还乾清宫受内朝礼。

正午,乾清宫举行宗亲宴。宴毕,光绪帝仍到阅是楼侍慈禧太后看戏,戏毕跪送。

元旦是宫中最热闹的一天,终日爆竹连响,晚间灯火通明,充满节日气氛。

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宫内及北京市肆,均悬灯相庆,故亦称灯节。汉代即有这种习俗。清宫中不仅有各式各样华贵的宫灯,更有别开生面的冰灯游戏。乾、嘉时期,皇帝还要到圆明园的山高水长看烟火。这天又称元宵节,晚间有吃浮圆子的习惯,后就把浮圆子称为“元宵”了。皇帝后妃在这天的晚点中,均享用“元宵”一品。

五月初五端午节,民间有插艾、吃粽、饮雄黄酒,以及龙舟竞渡等习俗。清入关后,也沿袭旧俗。清初,皇帝常和大臣在西苑乘舟欢宴。乾隆帝则多陪其母崇庆皇太后,在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进早膳,然后到蓬岛瑶台观竞渡。此外,清宫从初一到初五,皇帝及宫眷的膳食均有粽子。其间并用粽子供神供祖。

七月初七传说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南北朝时,有妇女于是日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的记载。清宫中规定,七夕祭牛女星君,设供献四十九种;帝、后率内廷各主位拈香行礼。献祭地点多在御园。道光年间,均在圆明园的西峰秀色举行。设供时有四人念斋意,十人作乐,并献节令承应戏《七襄报章》、《仕女乞巧》。晚清,又改在西苑的紫光阁举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大节日,宫中亦设有月饼供祭月。民间祭月,多因晋人说法,以为月中有玉兔捣药,故供兔像。兔像有手绘和泥塑等。清宫亦有此物。

九月初九登高,传说是为了避灾。清宫宜沿此俗,在京时多登香山,秋时则在木兰山中策马遨游。

冬至节,北方开始进入最冷的“数九”天气。宫内即开始挂起《九九消寒图》。此俗明宫已有,只不过形式略异。明宫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为四句诗。

生育、寿辰、婚嫁及丧葬,都是人生大事。在清宫中,办这些事特别繁琐,有一些甚至是陋习。

生儿育女,宫内很重视。在宫史和《宫中现行则例》中都有“遇喜”待遇等规定;但属于习俗方面的内容,却只记载于档案中。根据档案,有慈禧太后还是懿嫔时,生育同治帝载淳的记载。在生育前三个月,懿嫔之母即被允许进宫同住。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二十三日,在储秀宫后殿明间东门外边刨了“喜坑”,并念喜歌,安放筷子(取“快生子”之意)、红绸子和金银八宝。临产时,从养心殿西暖阁取来大楞刀,挂在储秀宫后殿东次间(可能用以辟邪);从乾清宫取来易产石。同治帝于三月二十三日出生,经御医看过,用中药福寿丹开口。此后在“洗三”(生下第三天洗澡)、“升摇车”、“小满月”(十二天)、“满月”、“百禄”(即百日,因人死后有百日之祭,故避之)及“周岁”等日子,都有皇帝、皇室和皇戚的赏赐及送礼。周岁时有“啐盘之俗”。此俗南北朝即有记载,就是在盘中放各种器物,看小孩先抓什么,以此察验儿童的贪、廉、愚、智。据记载,同治帝“先抓书,次抓弧矢,后抓笔”。次序颇为理想,但后来的事实却是哪一样也没有“抓”起来。

庆寿辰之俗古今中外皆有,但庆寿方式干别万殊。就是在清宫内,同是主人地位,等级差别也相当大。皇帝寿辰被列为朝廷三大节之一。特别是逢旬大寿,要举国称庆。康熙帝六旬大庆时,行礼的人从太和殿一直排到天安门外。外地官员等人不能来京的,就在当地择地行礼,搭台唱戏,设坛诵经,为皇帝祈福祝寿,可谓普天同庆。而常在、答应生辰,给他们行礼的只有她身边的宫女一二人。

按照习俗,皇帝、太后寿辰,王公大臣要呈进贡物和如意。寿礼以九件为一组,包括寿佛、金玉、珠宝、陈设、书画等,自一九至九九不等。所以寿辰也是皇帝收罗财宝的良辰。乾隆帝七十寿辰时,声称不许大庆,但据兼领工部的兵部尚书福隆安奏称,此次,内外王公文武大臣官员等,仅报造无量寿佛即有一万九千九百三十四尊,所用工料费共合银三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四两。乾隆帝八旬大庆时,由圆明园至西华门的二十余里长街,两旁布满点景。寿辰前一日乾隆帝由园还宫,一路卤簿、乐队,前簇后拥,边行边奏;臣子兵民跪地迎驾,十分气派。寿辰正日,乾隆帝在太和殿受贺后,又在乾清宫行内朝礼,举行寿宴。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依次彩衣起舞,敬献万寿之觞,“八旬天子,五世同堂”,历史上确实是少见的。

清宫的婚俗,入关之后主要是继承了明朝宫廷的习俗,而明宫婚俗又是自秦汉以前的《仪礼》、《礼记》中所记载的婚礼制度发展而来。到清宫合并为纳采、大征、册迎、合卺、朝见等一定程序,无非是繁缛的礼节,惊人的耗费。而且这些礼节也只用于皇后,其余妃嫔等是没有份的。清宫婚俗与汉俗比较,还有几个特殊的地方:一是大量与蒙古族,特别是博尔济吉特氏通婚。目的在于通过结亲,取得与蒙古族的联合,有政治作用;二是清朝初年,皇族中按旧俗可以继娶兄弟叔侄的遗孀;三是按原来习惯,结婚不计行辈,不避血缘。这些特殊婚俗的事例相当多,而在当时汉俗中,特别是文化发达的地区,早已极少见到了。

公主下嫁比大婚简单。一般是指婚后,额驸(公主之夫)先进初定一九礼(原驼一,马八,后改羊九只),然后皇帝于保和殿宴额驸及家中有职人员。内宫宴额驸家的女眷。公主下嫁前一日,额驸率族人至乾清宫门外行礼,内务府送公主妆奁至额驸家。正日,额驸进九九礼于午门,赐宴后,公主乘舆至额驸家行合卺礼,九日归宁谢恩。在婚礼中执事的命妇等人,均须年命相合无忌者。

清宫的丧俗,受汉俗影响,所以前期与后来有一些变化。前期例如努尔哈赤死时,因尚在征战期间,丧事较简,但也有三人殉葬。一个是比努尔哈赤小三十一岁的乌喇纳喇氏,名阿巴亥。她是努尔哈赤十六个后妃中最得宠的一个,也是睿亲王多尔衮的生母,被逼自尽时年三十七岁。另两个是庶妃。努尔哈赤的元后孝慈高皇后死时,也有四婢从殉。再是办丧事时有乐队奏乐,类似汉族民间的“闹丧”。皇太极死时,有章京敦达里、安达里二人殉葬。办丧事时,亦曾奏乐。以后的丧事就不再奏乐了。

入关后,顺治帝死时,亦有贞妃董鄂氏和侍卫傅达理从殉。摄政王多尔衮死,侍女吴尔库尼也殉了葬。当时民间妻妾殉夫、奴婢殉主也是有的,康熙年间则逐渐消减。宫内也没有再发生人殉的事。清初殉葬,与明初四帝各有人殉的情况相似,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取消了这一习俗,比清朝禁止人殉早二百多年。

到乾隆时期,随着汉化加深,丧俗都已礼制化。皇帝大丧分为初崩、殓奠、颁遗诏、殷奠、奉移殡宫、初祭、大祭、月祭、上尊谥,以及百日祭等项目。一直到葬入地宫,均有规定的仪式。如,初崩后,规定嗣皇帝、王公大臣等要去冠缨,哭踊(跳着脚哭);皇后、妃嫔等摘耳环,去首饰;嗣皇帝及皇子、皇孙成服(穿上白色的孝服),截发辫;皇后、妃嫔,以及宫中女眷亦成服剪发;王公百官、皇族亲属、内务府官及他们的女眷皆给白布制服,妇女并去首饰。百日以内上谕用蓝笔,嗣皇帝百日以后素服;二十七月行除服礼。

乾隆时的丧仪,很多是沿袭明代的汉俗,但有一些还保留有满族的习俗。如百日内不剃头,摘冠缨,截发辫和剪发;再是殷奠时要焚烧死者的衣服等,都是汉俗中所没有的。

此外,清宫在丧葬俗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即皇太极及顺治帝死后都是火葬,沿袭满族习惯。后来自康熙帝始即不再焚化,改为汉俗的土葬。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继位后,才明令满族民间“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