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轼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轼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题解读】

苏轼是宋代诗文创作大家,他崇尚自然,深具闲者心境。作文写词是他心灵的自然流露,文体天成,“无意于佳乃佳”,这得益于他自身具有的旷达胸怀。苏轼的“旷达”,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屡遭打击却乐观情怀不变。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

(一)

江城子

【宋】苏轼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赏析】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词人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在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陶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贬所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下阙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几处景致,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脱俗之感。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陶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像陶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自己也会像陶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结句“吾老矣,寄余龄”的沉重悲叹,说明苏轼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对余生存在深深的忧虑,是“梦中了了”者。

这首词的结构颇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议论中饱含感情。其后写景,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紧扣首句的议论,景中寓情,情中见理。结句与首句议论及中间的写景相呼应,总括全词,以东坡雪堂此日春景似陶渊明当日斜川之景,引出对斜川当日之游的向往和在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当日景”,这看似平淡的词句,是作者面对远去的历史背影所吐露的心声。

【练习】

1.下阕中“鸣”字的运用较具特色,请作赏析。

2.请你结合对苏轼的认识,谈谈对“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鸣”化静为动(以声衬静),突出环境的幽静,表现作者内心愉悦之情。

2.大意:“梦中了了醉中醒”是苏轼经历人生波折之后的痛苦感悟。遭受乌台诗案打击之后,他以罪人的身份在黄州贬所躬耕,对现实世界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唯有在梦乡和醉酒之中才能获得安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二)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赏析】

文章的第一段先介绍“方山子”的简要经历以及“方山子”代号的由来。“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这句话刚好与苏轼被贬黄州照应,经历相似,便容易产生共鸣。接着几句为行为、外貌描写,写出了方山子独特的特征,给人留下悬念。

第二段寥寥几句将作者的背景交代之后,用短小而精炼的动作描写,刻画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方山子性格随和。这里“笑”可以理解成方山子对两人相似命运的自嘲,更可以理解是他看破尘世、豁达自得的笑。本段最后一句话更显出方山子家中贫困不堪却温馨的气氛。而“萧然”与“自得”的对比更是写出了全家人的豁达情怀。

第三段开头“耸然异之”,让我们隐隐感觉到作者对方山子境界的佩服,也引起他对旧事的记忆:先是背景交代,“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旨在与如今居深山的方山子做对应。又比较而得方山子的精悍之色尚在,这一点很不像山中之人的样子。在这段回忆中,动作描写同样很精短得当。“从”、“挟”、“怒马独出”、“一发得之”,不到两行的描写却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精悍之色自然地在读者脑海中浮现了。

第四段是背景描写,叙说方山子“世有勋阀”、“与公侯等”,却“独来穷山中”,表达世人对其的不解。

结尾段作者赞同方山子的做法,而方山子之异,与阳狂垢污的异人还不是一回事。“往往”以及前文中提到的“而岂山中之人哉”,都表明作者将两者划清了界限。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作法。苏轼借方山子表明自己的意向,也表露出对方山子的欣赏。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A.闾里之侠皆宗之 ( )

B.余既耸然异之( )

C.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

D.欲以此驰骋当世( )

2.用“/”给以下句子断句。

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3.翻译以下的句子:

(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3)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4.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年少时具有豪侠之气,终因驰骋当世之志未酬,晚年隐居山野,自得其乐。

B.作者有意识地对比方山子少壮和晚年两个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方山子对苏轼被贬的遭际不以为怪,其妻子奴婢也以苏轼能来家中做客感到得意。

D.作者写方山子弃功名利禄而自甘淡泊贫贱,未尝不是自悲不遇,这也可以说是作者在谪居黄州的郁闷心态的一种折射。

【参考答案】

1.A.推崇 B.惊异 C.遗留下来的样式 D.“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

2.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3.翻译:

(1)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2)(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3)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有所心得才会这样的吗?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