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触摸文化的温度 打造生命的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触摸文化的温度 打造生命的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11月初,带着基本成形的《城市的标志》教学设计,我们来到日坛校区做试讲。《城市的标志》是北京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张抗抗。文章主要讲述了现代化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或“克隆兄弟”,失去了特有的个性、活力和灵性。而城市中的树以其无可复制的特点及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城市的标志,最终作者发出“以心爱树”的呼唤。

因为教案烂熟于心,课上得相当顺利。来听课的刘飞校长始终认真投入地听着、记着,一下课就把我们请到他的办公室,和我们交流起来。刘校长是芳草地课程体系建构的第一人,芳草课程――那个涂满色彩、填满文字、充满魔力的神秘球体,在芳草大家庭中已经开花结果。校长在听取了我们的备课思考后说:“这篇文章,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看得出来,老师在挖掘、理解教材的时候,下了一番功夫,课上给了孩子很多东西。但是学生到底读懂了多少?他们能不能真正明白文章结尾这段话呢?”

的确,文章的结尾部分一直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作者这样写道: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只剩下了树,用汁液和绿荫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在冷冰冰的建筑和街道中,它是最有耐心与人相伴的鲜活生命;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

一个多月来,我们一直被这富有深意的文字所困扰:为什么树在维持着这座城池的性格,在滋润着这城市中芸芸众生干涸的心灵?为什么在日益趋同的城市形状中,它是唯一不可被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呢?难道树真的不可移植?难道重庆的辣、山西的醋不是标志?难道北京的故宫、南京的长江大桥不是标志?难道东北的二人转、安徽的黄梅戏不是标志?……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做老师的自己尚且不明白,又怎么给孩子讲得清楚呢?记得刘校长是这样说的:语文课堂,不能把给学生讲懂作为结局,因为他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让他带着问题和思考走向生活,也许大学毕业时,也许在工作以后,忽然有一天他想起小学老师讲的一篇文章、一个人物、一个道理,他弄明白啦。这才是积淀的力量,这才是生命的课堂……

刘校长的一番话语点醒了我。芳草课程的方向是什么?芳草语文知行课堂的精髓是什么?我想,关注生命的发展,这就是语文知行课堂的精髓。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明确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是“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和“促进生命”的。

当放下了纠结在内心的一个个问题,站在新的高度来读文章,课文的脉络竟渐渐清晰,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也越来越明确。当我们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读《城市的标志》时,自然会产生“为什么要以树为城市的标志”这样的问题。而今天我们不是普通的读者,而是站在生命的课堂,进行着“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和“促进生命”的社会活动。我们将引领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来展开阅读。恰恰文学以个性为美,以独特为美,以自然为美,以丰富为美。在这篇文章里,树就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代表着人的精神追求。没有人能阻止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城市的雷同、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的是物欲横流和冷漠自私。这样的城市带给人的是内心的孤独与压抑,生活的单调与方向的迷失。而树是丰富多彩的,是实实在在的,是属于自然的。

教育不也如此吗?当我们抛却了一切的模式、框架,去真正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触摸文化温度打造生命的课堂,我们就找到了心灵的家园,那里芳草茵茵、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