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某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专项检测鉴定实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某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专项检测鉴定实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近年来,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工程质量问题,出现裂缝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由于裂缝产生的诱因多,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某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得出结论,提出处理意见,为从事此类鉴定工作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裂缝;原因;鉴定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该厂房系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φ480沉管灌注桩基,抗震设防烈度按七度进行抗震设计,楼、屋面采用现浇梁板体系,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二层及屋面梁板强度等级为C35,隔墙砌体采用轻质砖M10混合砂浆砌筑,轻质砖为膨胀珍珠岩空心砌块,厂房高度8.82m,其柱距、跨度大多为6m,建筑面积3081m2,于1996年10月竣工。

该厂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2层A~G×3~9楼面多处出现裂缝。其楼板系多跨现浇混凝土连续单向板,板跨大多为2.0m;楼面设计均布活荷载7.5kN/m2, A~1/C×6~7与E~G×8~9轴板厚均为150mm,其余为120mm;A~1/C×6~7与E~G×8~9轴板配筋为φ12@200双层双向受力筋,其余均为分离式配筋:φ10@150(跨中受力筋)、支座受力筋大多为φ8@200,局部为φ10@125,分布筋φ8@200:框架横梁宽度与高度分别为b×h=400×600~450×1000mm2,框架纵梁大多为b×h=250×600~250×800 mm2;楼面次梁大多为b×h=250×500mm2。

2检测鉴定

2.1现场检测与结果

经现场勘察,该厂房的结构布置与设计图纸相符,受鉴楼面已堆放大量零配件,主要为纸制品,裂缝分布位置见下图1,目前存在的裂缝数量逾25条,这些裂缝大部分位于板中,大多裂缝为两端细中间宽,呈枣核状,通过对部分楼板进行渗水试验证实,裂缝大多已经贯穿。

为评估这些裂缝的危害,观测了该厂房的整体倾斜,还抽检了该楼2层3根梁的混凝土强度、4块板的板厚、配筋及裂缝宽度。实测结果表明,该厂房的2个测点倾斜均为0.001,远小于GB50007-2011限值0.004;抽检梁的混凝土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抽检板的板厚及配筋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抽检了受鉴楼板明显开裂部位的裂缝宽度,最大板面裂缝宽度为0.36mm, 超过了GB50144-2008限值0.3mm。

2.2裂缝原因分析

通过全面勘察,这些楼板裂缝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 裂缝分布缺乏规律性:从板的结构受力角度看,这些裂缝并不遵从板结构受力后内力的性质及分布规律的特点。在板的受荷拉应力很小或没有拉应力的区域存在开裂,有的甚至裂缝很重。从裂缝形态上看,有的平行支座,有的斜向走向,缝的中部开裂得深,向两端渐细。

(2)裂缝具有通透性:这些裂缝有相当数量贯穿楼板截面,上下通透,板面浇水从板底渗出。

(3)裂缝形状上宽下窄:根据该通透性裂缝,可以看出裂缝在板的上表面的宽度明显比板的下表面宽度大。

分析上述裂缝特点说明一个问题,这些裂缝的产生与板的结构受荷无关,即与板的承载能力无关。

同时,对该厂房2层抽检楼板按现有实测的结果进行复核,验算结果表明,抽检楼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均满足楼面均布活荷载7.5kN/㎡要求。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受鉴楼板裂缝与超载有关的可能。

对于一个典型的受弯构件楼板来说,不可能在受压区产生受拉裂缝。而裂缝确实是由于某种拉应力超过了该区混凝土抗拉强度后产生的,而这种拉应力既然不是板上的荷载作用的结果,那么这种拉应力有可能来源于混凝土的收缩,当收缩受到边界条件约束则在板的平面内产生收缩应力,使板处于平面内受拉状态。这种内部收缩应力在该区域上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表现为开裂。因为混凝土本身的不均匀性,而导致裂缝形态的不规律性和通透性。同时由于板的不同区域配筋位置、数量不同,钢筋对裂缝发生及开展的约束不同,也影响了裂缝的本身形态,以致形成板上表面受压区裂缝开展得宽,板下表面开裂得细。

混凝土硬化收缩是其本身的属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楼板都会产生这种开裂,这与工程材料和生产工艺有关,比如水泥品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骨料品种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收缩。通过对该厂房受鉴部位梁、板采用的水泥出厂质量检测报告分析,可知该工程采用的是42.5R普通硅酸盐早强水泥(R型水泥)3d抗压强度平均值达28.1MPa,不仅远大于国家标准(GB 175-1999)&(GB 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42.5R的3d抗压强度22.0MPa,亦远大于(GB 175-1999)普通硅酸盐水泥52.5R的3d抗压强度27.0MPa;同时,按(GB 175-1999)&(GB 175-2007),42.5普通硅酸盐水泥80μm方孔筛余量≤10%,而其混凝土采用水泥80μm筛余实测值为3.4%,说明其细度极高。早强水泥早期水化快、早期收缩大。越细的水泥需水量越大,水化热越大,开裂敏感性越大。

此外,该厂房楼板大多采用分离式配筋,虽符合设计时施行的89系列规范要求;但该厂房2层受鉴楼板分离式配筋之板顶面中部约1/3区域无钢筋,形成薄弱部位,以致因混凝土收缩在现浇楼板内引起过大的约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

2.3鉴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鉴于该厂房2层受鉴部位楼板裂缝主要系混凝土早期收缩所致,宽度相对较小,且暂不影响结构承载力。据此,根据GB50144—2008第2.5条判断,该裂缝目前并非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但对其耐久性有一定影响,应尽快进行有效处理。

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14裂缝修补技术”对受鉴楼板现存裂缝进行修复。因该楼板现存贯通透裂缝,建议在板下裂缝处抹胶封闭,板上做3mm~5mm聚合物抗渗砂浆抹面,然后在其上做10mm防裂保护砂浆。保护砂浆宜掺IJ512减缩剂和阻裂纤维。3结语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有外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为裂缝处理提出可靠意见。同时,应从设计阶段,针对结构、材料特点,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各构件安全、稳定性,提高工程质量,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GB50144—200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5]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6]JGJ 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7]刁学优.鲍自均.既有建筑结构鉴定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8]韩继云.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固改造技术与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