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ECFA对两岸经贸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ECFA对两岸经贸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岸关系是台湾生存发展的命脉,也是亚太地区繁荣与大定的关键所在。其中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关系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有关两岸人民利益、争议较小的议题。在大陆与台湾均面临经济转型的重要关键点,如何调整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化两岸之互动,实为未来成功的重要关键。 两岸签署ecfa可以建立两岸稳定的经贸合作架构,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转变,开启两岸良性互动的机制;强化台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台湾经济稳定成长。推动台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营运总部,帮助台湾面对竞争、开创新局。

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台湾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台湾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两岸贸易占台湾对外贸易比重平均约为3成,其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总额比重达4成左右,目前大陆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及出超地区。另外,大陆也是台湾对外投资最重要的地区,根据相关部分统计,截至2009年底,政府核准台商赴大陆投资案件总金额逾820多亿美元,占历年台湾对外投资总额比重将近6成(56.8%)。从趋势来看,自2002年以来,两岸双边贸易一直维持两位数成长,特别是在2002~2004年间,涨幅更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3、4年来,两岸双边贸易之成长速度已减缓,尤其是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成长幅度缩小的现象更为明显。究其原因,除了受到大陆宏观调控政策紧缩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之外,主要是台湾产品出口竞争力出现问题。因此,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从2002年间的12.9%逐年下降,到2009年(1~9月)时只有8.4%。全球金融危机对台湾出口贸易的扩张不利,可说是非战之罪,在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逐渐降低,所呈现的出口竞争力减弱的问题,不能不重视面对。东协十国与大陆经济整合形成的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开始全面运作,该区域内的双边贸易,90%以上产品适用零关税,台湾不是该组织缔约成员,无法享受零关税待遇,出口贸易受到歧视,竞争力处于劣势,成长动力有可能因而进一步减弱。

2010年6月29日台湾与大陆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简称ECFA)意味着“大交流”的格局在形成。两岸经济合作的方式从大陆仅从事单纯的加工贸易领域扩展到双向投资,并且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各种壁垒的消除,未来强劲的中国需求将成为台湾产品和服务的终端市场,一个全新的合作产业链正在两岸形成,台湾经济也将走向“大陆依存时代”。本文首先介绍海峡两岸贸易的现状,ECFA的相关内容,并进而分析ECFA对两岸经贸方式的影响。

海峡两岸贸易现状

1.两岸贸易渐回温,不确定风险仍在

全球发生金融危机迄今,两岸贸易往来已逐渐回温,根据海关进出口贸易资料,2010年1~5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的贸易总额达613.3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成长68.1%,其中出口473.0亿美元,成长69.0%,进口140.3亿美元,成长65.3%,贸易顺差332.8亿美元,增长70.6%;另外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比重由4月之44.2%略降为5月的43.8%,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台湾经济最重要的部分。

根据台湾国贸局数据可以看出,大陆在今年1~9月为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合计总贸易量占台湾整体对外贸易的近21%,为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大陆商务部数据,台湾目前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台湾也是大陆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虽然目前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表现较好,但未来两岸贸易仍充满不确定风险因素,包括:1.欧洲希腊债信危机是否继续恶化,进而冲击大陆从台湾输入产品加工后再出口到欧洲的成长;2.大陆打压房市的紧缩政策是否持续,进而影响大陆内需市场的形成,造成台湾对大陆出口成长的减缓;3.南北韩紧张情势是否继续扩大,促使韩元大幅贬值,进而影响台湾产品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这三项不确定因素都将牵动未来两岸贸易的成长力度。

大陆即将在今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2大经济体,其强大消费能力,足以支撑成为“世界市场”,加上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已宣布,增加人民币汇率之波动区间,预计将吸引全球更多资金流入大陆市场,未来一旦人民币逐步升值后,因进口货品价格变得便宜,将加速“世界市场”形成,这将成为继续带动台湾出口成长的主要动力来源。

2.东协(10国)加一生效后,台湾货品在中国大陆面临考验

2010今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10国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绝大多数货物贸易降为零关税,货物贸易已实现无门坎的自由往来,这将重创没有在10+1里,却又和东协、中国大陆经贸极为密切的台湾,尤其以出口为主的塑化业和纺织业的冲击最深。

(1)进口市场占有率:东协在大陆的进口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10.3%增至今年的11.1%,增加0.8%;而台湾的进口市场占有率则由去年8.2%增至今年的8.6%,增加0.4%,可以看出东协(10国)加一生效后,东协货品在大陆市场之进口市场占有率优于台湾。

(2)进口增长率率:今年1~5月大陆自东协进口金额达590.1亿美元,成长70.2%,自台湾进口金额为459.6亿美元,成长66.7%,显示东协(10国)加一生效后,东协在大陆市场进口成长高于台湾。

(3)前10大货品:今年1~5月大陆前10大进口货品中,自东协进口的电机设备、塑料制品、有机化学、钢铁、铜及其制品、人造纤维、矿物燃料、无机化学品等7项货品,分别成长61.4%、47.6%、95.7%、45.8%、72.2%、40.9%、120.2%,优于台湾成长的59.5%、44.9%、85.4%、5.6%、68.3%、13.5%、10.9%;而台湾仅光学产品、机械用具及无机化学品等3项货品分别成长122.9%、120.3%、58.5%,优于东协成长之92.8%、53.7%、50.8%。

从大陆进口来源观察,2005年东协-大陆FTA开始降税,大陆自东协进口值首度超越台湾,2008年已达1,169亿美元。大陆自台湾及东协10国进口分析,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东协(10国)加一生效后,台湾货品在中国大陆已面临严峻考验,而ECFA是台湾加入亚洲区域合作的入场券,它能够帮助台湾解除面对出口竞争力被大幅削弱的威胁。

ECFA对两岸经贸合作的影响

ECFA相对于与港澳CEPA而言,增加了投资合作和经济合作等两项内容,投资合作包括建立投资保障机制、提高投资透明度、减少相互投资限制和促进投资便利化等,双方将在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就具体内容进行磋商并尽快达成协议。经济合作则涵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合作、贸易促进与贸易便利化、海关合作、电子商务、重大专案合作以及中小企业合作等等。这充分说明ECFA是较全面完整的区域合作协议,符合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方向,对未来乃至东亚区域的经济整合,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ECFA不仅填补了制度安排层面的一项空白,也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合作的内容,为进一步扩大合作提供了条件。根据目前ECFA的内容,未来经济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8点:

1.协助经济转型

ECFA的作用不只在于关税减让,ECFA真正的利益应该是有助于两岸经济的成功转型。大陆目前正处在第三阶段的全球化,由出口导向转向于内需推动,需要外来的资金、技术,以提升其技术并促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要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应用新科技,建立品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而台湾则探寻由代工走向品牌,由追求成本下降到价值提升。台湾在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在高技术和中等技术产业化等知识产品制造领域拥有良好的基础;大陆不仅具有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和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且近年来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运用方面也有后来居上之势;香港则是两岸科技合作和产业升级的服务平台,主要优势是提供知识型服务,包括支持两岸科技生产和产业化的商业模式、科技融资、知识产权交易和专业服务等等,可以为ECFA实施后的两岸产业整合提供更大的支持。ECFA消除了高科技产品贸易和投资的障碍,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也会鼓励科技转移和运用,相信ECFA实施后科技合作和产业升级步伐将不断加快,这将大大提升整个大中华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总体素质。

2.促成经贸制度化,推动两岸经贸合作模式从出口导向逐步转向内外源平衡

ECFA下主要是建立一个市场协商的机制,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双方所面临的问题。过去两岸虽然经贸往来密切,但一直欠缺一个完整的沟通平台。而ECFA可进一步将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ECFA规定未来需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处理相关问题。事实上在5次江陈会,除了ECFA之外,两岸已签署了13项协议;未来可以ECFA为平台,将双方的贸易、投资等相关问题一并解决。

当前大陆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出口导向向内需主导的战略转型,ECFA正好适应和配合了这一划时代的转变。台湾产品长期以来深受大陆消费者的欢迎,台湾对ECFA的一个重要期望是提升台湾产品在全球最具有潜力的大陆内销市场的占有率,而这一内销市场在未来20年将至少扩大6倍,大可媲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台湾未来的经济成长,实有赖于大陆这一正在高速扩张的市场腹地的配合。ECFA为台湾最重产品进入大陆市场提供了方便,将进一步提升台湾最终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香港在协助台湾扩展大陆内销市场方面可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香港可为台商提供新商业模式,科技运用和分销服务,协助台商解决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与台商一通扩展大陆内销市场,另一方面,香港一直是台湾产品转口大陆的主要平台,香港来自台湾的转口货物中,有88%是用于再转口到大陆,若加上离岸贸易,由香港分销到大陆内销市场的台湾产品数量,应不亚于台湾本土企业。在ECFA正式运作之后,香港的分销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这有利于台湾协力拓展大陆内销市场,的经贸合作,也将朝着出口和内销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创造贸易利益

贸易是台湾经济的动脉,成长的动力。在区域化持续加温下,对于台湾出口所产生的竞争压力就愈大。所以台湾必须寻求突破,寻求结盟的对象。至于台湾在选择建构区域贸易的对象时,当然是优先考虑主要出口国家。所以自然是以首要出口市场及最大顺差来源的大陆为首选。在大陆与东协FTA生效后,未来大陆将会与更多的国家进行合作。相对于邻国的重大进展,倘若台湾没有积极的动作,未来台湾产品在大陆市场将面临非常严酷的考验。而且不但台湾出口会受到影响,对于仰赖由台湾进口半成品的台商企业而言,若是大陆关税不调降,势必会迫使台商向其他地区采购,不但会降低与台湾的连接,也会影响到台湾企业在大陆扩展版图的能量。

其次从大陆的角度而言,大陆近年来也非常积极地展开对外结盟,在2003年与香港签署CEPA之后,中国先后与东协、澳门、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纽西兰、秘鲁及哥斯达黎加签署了FTA,除了与哥斯达黎加FTA外,其他FTA均已生效。大陆参与区域整合的动机,除了经济的考虑外,也有稳定天然资源、强化对外关系等多重考虑因素。

而在目前大陆所签署FTA的对象外,除了东协整体外,其他国家的经济规模均远不及台湾。所以由经济的角度观察,台湾是大陆优先考虑的因素。特别是与目前大陆FTA对象相比,台湾与大陆经贸往来最频繁,产业分工最为密切,当然双方签署FTA的效益也较大。

4.使更好地切入全球供应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目前,在全球供应链中已经建立了明确和有效的分工合作关系,即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大陆)出口,ECFA不但对已经形成的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而且将从如下两个方面扩大和强化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提升区域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经济优势。货物贸易始终是区域合作的核心内容,而零关税下的原产地规划是货物贸易自由化的支柱。与港澳CEPA和东协加一采用单边产值含量标准(即规定香港和东盟生产的货物中,如果本地附加价值比重高于30%,即可以零关税出口到内地,反之亦然)不同,ECFA在原产地规则上采用国际通用的区域产值含金量(RVC)标准和累计规则,即任何一方货物中的两岸附加价值超过一定比重,即可享受关税优惠。在这一标准下,如果台湾利用大陆提供的原产材料,加工制造成货物并向大陆出口,大陆原产材料的价值将会被计入台湾货物的附加价值,反之亦然。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标准不但有利于推进两岸自由贸易,也有利于两岸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深化产业内的分工和合作,提升产业结构的效率和水平。

二是大幅降低全球供应链的成本。大陆及台湾目前关税结构,工业产品平均关税为9.58%,而台湾则为4.5%。调降关税能地大大降低关税成本。在ECFA启动之初,双方均考虑到基于两岸经贸互动的密切及特殊性,除了按照货品贸易协议减让关税外,有必要实施早收计划。

目前ECFA不但早收包括农工业,亦涵盖服务业。在协议生效后,早收计划的这些产品中每年逾十亿美元的关税将在两年内分三次降至零,随着两岸贸易量的迅速扩大未来节省的关税数量还会继续增加,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两岸产业链的成本竞争力。

5.贸易规则创造公平环境

产业在发展阶段面临外国产品的进口竞争,需有相关贸易救济措施(进口防卫、反倾销、反补贴),提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贸易规则的制度,目的并不是保护产业,而是提供给产业一个稳定的基础,公平的环境。

事实上中国大陆及台湾深受外国的反倾销等措施的不公平待遇,对此应有很深的体会。未来通过ECFA协商来确定贸易规则,在达到提供两岸产业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两岸贸易往来过多限制的目标。

6.标准制定深化经贸利益

标准对于贸易影响很大,健全且透明的产业标准制度有助于促进贸易,但若是产业标准过于繁琐且不一致,反而会形成贸易障碍。未来透过两岸合作,可以增加信息透明度,调和中央与地方的落差,减少不必要的认验证程序和项目。并且针对新兴产品的标准合作,制订共通标准,以透过可预期、透明与一致的基础,提升两岸往来的确定性,才能进一步深化ECFA市场开放的效益。

7.投资保障确保权益

产业在进行投资时,由于必然会面对不确定性,因此对投资环境之稳定性与可预测性有高度需求。ECFA中已经把促进投资合作列为未来重要合作项目,未来将建立投资便利化机制,以及投资保护(投保协议)机制。另外投资便利化机制可以协助解决产业面对的投资障碍,降低审批时间与不确定因素。

其次投保协议的洽签,可以使科技产业与政府的投资权利争议(如征收、合约争议、环保要求等),均可能跳过双方司法制度,在第三地,透过国际仲裁程序迅速解决,提升裁判可预测性、明确性与时间效率。

8.产业合作开创新领域

ECFA讨论重点,应不只局限在贸易及投资层面,而应考虑在全球产业版图变迁及产业发展趋势,强化产业合作。两岸产业交流合作重点包括产业共同研发、共同生产、产销合作、共同投资,甚至还包括两岸跨国企业营运管理、产业集资、金融服务、仓储转运等方面合作。特别是目前全球各国均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例如太阳能、生技、绿能以及其他科技产业,两岸在此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两岸过去经贸往来密切,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地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此对于擅长代工的台湾企业而言,无疑是提供了最佳的机会。不过现在中国劳力密集产业面临生存压力,逐渐由“世界工厂”转型成为“世界市场”,并由出口扩张改为内需市场推动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台湾代工产业面临生存的压力,双方均必须调整。

两岸签署ECFA可以建立两岸稳定的经贸合作架构,开启两岸良性互动的机制;强化台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台湾经济稳定成长;推动台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营运总部,帮助台湾面对竞争、开创新局。

总而言之,ECFA在扩大贸易和投资流量的同时,将强化全球供应链,实现内外源经济平衡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促进两岸的经济结构转变和能量积聚。ECFA无疑是两岸经贸的高速公路,台湾可以藉由ECFA搭上中国经济成长的快车,顺势扩张中国内需市场,并打造自有品牌。透过ECFA改变两岸产业分工模式,创造下一阶段的产业升级; 至于大陆在强调内需导向的策略下,也可以藉由ECFA进一步深化其在东亚分工链之地位,强化其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