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教育。当前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实际却收效甚微。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1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上实现了学校“楼房化”,但部分学校存在没有与之配备的教育教学设备。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投入到教学设备的资金非常有限,致使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受阻。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教师在没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边远、小型的学校电脑室和语音室等设备空缺,即使有电脑的学校,部分上不了网,教学得不到新信息,这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特别是“形象工程”更加加大了偏远地区与公路沿线学校的差距。

2 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

3 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与办学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两极分化严重。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而相对薄弱,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和文化素质偏低,教师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落后。地处偏避、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从而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的现象。白天只有上课的时间,还要抢时间改作业,晚上才有时间备课。没有机会进修学习,大部分教师只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使部分教师因此而工作作风散漫,得过且过。新分配教师因条件原因,一般最多两年就调离。同时,体育、英语、音乐等专业教师缺乏严重,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因素。

4 家长思想观念陈旧。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各方面迁就子女,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部分偏远山区家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如对男孩子袒护有加,学习上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对女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如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以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约占50%)、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学生安全管理上,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二、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国家、地方政府要加快推进整合农村优质教学资源、惠民公办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多方筹资加大教育投入等方面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农村的孩子接受到与城镇孩子平等的教育。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努力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持续稳定且能大幅度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找准问题的切入口,解决问题。

1 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在当今社会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农村学校教师的思想容易发生波动,因此,要加强对教师思想道德的引导和教育,宣扬“正气”,消灭“邪风”。通过学先进、立榜样等方法帮助教师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不良思潮并及时解决。教师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而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这是值得注重的。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如何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心理方面的疏导,解放思想,让教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同时,努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新信息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2 积极争取资助,加大办学投入。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思想素质等软件具备了,需要良好的硬件来运行。虽然农村小学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学校可每学期从有限的资金中有计划地加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逐年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外来资金的资助,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确保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3 健全农村小学人事管理制度。激活管理机制,落实农村教师优惠政策。以解决低龄儿童集中就读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小学建设,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教育吸引学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一是加强对农村小学的帮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教师流动和培训为切入点,均衡城乡教师队伍素质,落实对口帮扶。从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三是强化农村教育的制度管理,制定农村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以“示范性学校”建设为契机,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五是强化农村教育宣传,广泛宣扬农村教育的新成绩,宣传农村教育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真正让更多的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得以张扬,品德受到传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之目的。

4 创建“家长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帮扶。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

总之,农村小学的教育具有特殊性和长远性,保持农村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也是复杂多样,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只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农村小学的教育得到改善则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西宁市前营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