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设计史论课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设计史论课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设计史论课几乎是全国所有艺术设计专业都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基础课和理论课,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准,拓展学生的视野。但是,该课程的作用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如能利用合理的方法、形式来启迪设计实践和设计思维,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就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大大有益于设计实践。作者经过考察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整理和总结出一些教学要点、方法,希望能对设计史论课的教授者和学习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设计史论 课程教学 设计思维

设计史论课几乎是全国所有艺术设计专业都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尽管不同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培养要求对其有不同的提法,如中国工艺美术史、西方设计史、现代设计史等,但其作用和重要程度都是大家一致认可的。设计史论课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修为、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了解整个人类设计历史中所有重要的设计流派、风格和人物等。对教师或学生而言,如能利用合理的方法、形式来启迪设计思维,服务设计实践,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设计史论课可培养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设计思维,有人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打破条条框框、天马行空式的创意,其实不然。笔者通过设计实践和教学发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故首先应具备的思维能力是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所谓历史,具有很强的时间线性特征,特别强调不同时期、流派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既有很好的系统性,又有很强的逻辑性,这是其他专业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表面来看,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大都是根据时间或地域进行的常规论述,几乎全部是名词、年代、人名、地名等的简单罗列,会使学生有枯燥之感。但如果教授目的和方法有与之相符合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则可让学生体味到其中的乐趣。所以,教学中应有三个层次并逐步实现。

第一,有效告知学生教材中所列的时代、代表人物、风格、流派等已知内容,并能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这是最基本的教学目的。

第二,在学生充分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的前提下,通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了解经典设计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其中的成因和规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指导后续设计实践课程的学习。

第三,教师不仅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设计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明确自己所处的历史位置和历史责任,以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在设计史上占一席之地。这是最重要的目的,也是设计史课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二、课程知识的拓展可培养联想和发散思维

设计史无论怎样去学习、理解,毕竟还是历史,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并非孤立存在,受同一时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故事性、趣味性地讲授任何设计风格、流派、作品以及人物的同时,如果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不能客观、详实地分析其中的设计潮流、设计理念和思想、受众人群和功能实现等内容,整个课程会显得很单薄、单调,缺乏吸引力,学生则更加缺乏拓展思考的意愿。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有非常广博的知识,除整个设计历史之外,还应具有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宗教等多方面的拓展知识,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整个课程变得“丰满”,从而增强其趣味性和吸引力。这种有益的知识拓展,也符合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的特点。如果教师能够在课程中安排更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来丰富某些知识点,一方面,会激发他们去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信息越多,其思维亦越活跃。

三、利用反证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所谓“反证法”,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反例来质疑教科书上或是已经形成共识的结论,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对学生所提倡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是重点培养方向之一。

例如,笔者在讲到金字塔这一建筑奇迹时,当问及金字塔的功能,学生几乎无一例外都认同教材上的结论。但是当我将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具体的数据以及金字塔太多“神奇”的特征一一列举,后又通过与世界其他古代陵墓建筑从时代背景、外观形式、客观数据等方面进行比对后,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其设计目的、意义、功能的思考,也启迪他们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学会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当笔者把这种形式不断地应用到各章节的教学后,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们不仅能够主动地看书、查找资料,去怀疑相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而且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上,也能比较主动地去收集资料并分析问题,论证结论。如果将这种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就能有效激活他们的想象力,为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用理性的、逻辑的思维进行论证,得到的结论要客观、要有事实根据。特别是不能简单、抽象地加入主观的意识,否者会适得其反。

四、紧抓“功能决定形式”的本质,培养学生明辨主次的思维能力

繁复的文字内容、清晰的时间线索,往往会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过于明确而掩盖了设计的本质内容。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而言,设计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设计实践,其中所隐含的本质内容又是“功能决定形式”,这能帮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明确自己的主要方向。纵观整个设计史,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成功、传世的设计作品都很好地满足了某项功能的需要或填补了某项空白。所以,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应是流水账式的照本宣科,死扣年代、人名、地名等内容,一定要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教学和讨论。如此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专业课上的设计实践,这才是设计史课程应达到的目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明辨主次的能力,在设计实践中避免出现“偏题”“跑题”的现象。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设计艺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认识到,所谓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渊博的历史知识、扎实的功底之上,而且并非只有在有限的专业课程中才能训练和培养。设计史论课应该紧紧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四年所有的课程,不能时有时无,时轻时重。而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并积极投身教学的实践、思考和研究。

作者单位:杨高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邱琳,武汉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