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政治主体性教育策略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提倡主体性教育是对“学讲方式”模式中学生地位的肯定。文章首先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依据,接着分析了伪主体性教育的表现特征,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政治课堂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策略。
从哲学角度而言,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有从事工作的主体以及客体。高中政治教学同样也要关注主体性教育。现在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正在大力推行的“学讲计划”正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一计划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性。现分析如下:
一、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依据从教育的真谛出发,教育是受教育者的舞台。不论是罗杰斯的“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还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大批的教育家所提出教育理念不论在表述上有什么不同,无一例外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的地位进行了明确定位,要求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育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以生为本”,学生就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哲学的、教育的理论都给主体性教育的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持。
二、伪主体性教育的表现特征当下的教育教学,“满堂灌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虽然依旧存在,但已经越来越少了,教师们已经能够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主体观念的错误性,学生才是主体的教育真谛。但是由于教师认识的肤浅或者是偏差,对于主体性教育的本质把握不够,就出现了“伪主体性教育”。其主要表现特征归纳起来就是:形似而神不似。所谓形似,就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看起来学生活动很多,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争相发言。所谓神不似,就是教师只学会了课堂的外在,而没有把握这种教育的实质,主体性教育虽然表现为学生的参与度高,但是由于教师的固有观念还是没有根本改变,所以教师只是把原来需要自己讲授的知识点设计成了一个个问题,引领学生去讨论。之所以说其是“伪主体性教育”,关键是这种课堂其实还是教师的,不是学生的。
三、政治课堂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策略(1)教师的执教理念要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思维。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有的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不自觉地犯“以我为主”的毛病,这不是教师的故意行为,而是传统习惯使然。还有的政治教师对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两个都是“主”,教学过程中到底怎么调和?
(2)注重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主体特征。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也是关键性的环节,这一过程是最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方面,在教师的备课环节上,教师就要由原来的备教法向备学法上转变,由备教材到备学生上转变,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处处先想着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站在学生的视角,“代为之思”,才能在确定重难点时不偏颇,这时确定的课堂的重点和难点才真正是学生的重难点,而不是教师的。另一方面,备课时站在学生的角度还不够,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还是课堂。课堂教学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方式上,“二八定律”运用于教学上,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的时间要占80%,教师的点拨讲解只能占20%;学生通过自主和互助就能掌握的知识占80%,只有20%的知识需要教师的讲解才能懂。徐州教育局正大力推行的“学讲计划”正是遵循了这一定律,课堂主要交给学生,由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助学等方式解决凭借自身的能力可以解决的大多数问题,着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了课堂,提高了实效。
(3)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成长性主体特征。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时间交给了学生,内容交给了学生就是终极目标了吗?不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主体特征的表现,教师如果不能注重其成长性的主体特征,那么就可能会落入伪主体性教育。学习市场经济部分,就要让学生明白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以及经济全球化给一个企业甚至是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成长之路奠定基础。政治教师在实施“学讲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重视思维的启发、智慧的点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致力于把学生塑造为未来社会中的精英,这才是政治教学的终极使命。
政治教学要致力于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策略,要在“学讲方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下,结合校情甚至班情,寻找更为合理的操作步骤。主体性教育不是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教育的真谛,是对学生生长过程的呵护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