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指导大学生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在明确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自如应对面试和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揭示职业生涯管理对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 大学生 就业影响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曾一度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性的跨越”的“扩招”,其弊端日益显现,即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这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笔者力图从职业生涯管理与学生就业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职业生涯管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内涵

职业生涯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从欧美国家职业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些国家一般都能够充分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来开展工作,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并使其具备职业选择的能力。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管理学说传入中国后,该理论在本土化方面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关于职业生涯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界定。简单来说,“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这整个历程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连续的,它包含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大学生成长,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它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过程。

二、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特征

高校职业生涯管理与中学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独特性。大学生可以通过量表工具等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自我定位,以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等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具有独特性。

第二,发展性。人的职业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包括了生涯目标的确定、措施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等全过程。其理论不只是协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规划好未来职业发展历程。

第三,动态性。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是大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而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总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个人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因此,职业生涯管理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必须是一种动态管理,以适应情况的变化并且贯穿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三、高校职业生涯管理对就业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中,职业生涯管理包括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职业锚等理论,它对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自如地应对面试和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一)明确就业方向

长期接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育的学生,大多数人在进入高校后并不知道自己以后究竟要干什么,没有目标,没有任何职业理想。因此,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高校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职业道路。“职业理想是个人在深刻、准确的分析职业自我并在充分明确职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源于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职业期望。”一旦学生树立了职业理想,明确了发展方向,就会逐渐增强自身的职业意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才能确定实现职业理想的就业途径和方式。

(二)做好就业准备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谋业意识。“谋业意识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树立一种职业是要谋划、是要提前规划准备的意识。”高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管理系统讲授社会职业和个性特点的基本知识。在“自我认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我的性格、气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职业认知”的教学中关注当代职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掌握职业认知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对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内涵、素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上述基本知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大学生确定择业目标,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从而为就业成功奠定基础。

(三)自如地应对面试

就业的过程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检验,而面试则是对一个人仪表气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最直接的考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面试所要求的良好心理素质,或不会推销自己,就盲目地去参加面试,失去了一个个良好的就业机会。职业生涯管理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会在面试时推销自己,使学生明白应“努力发挥优势,从容回答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有个人的见解和特色,充分展示优雅的气质、从容的风度和机智的品格”。这样,赢得了自荐好感,往往也就达到了求职目标的一半。另一方面,加强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的信誉的培养,使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不急功近利,吹嘘自己,做到真诚、诚信、与人为善。

(四)做好心理调试与职场适应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迅速变迁,高校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更复杂,影响因素更加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职业生涯管理更加突显其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即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做好心理调试,适应职场。

首先,教育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理性的择业观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高校应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适当的心理预期,不要期望值过高;教育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国家需要第一的理念,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就业,从基层做起,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

其次,指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就业成功和挫折。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而也往往面临着如焦虑、自卑、懦弱、压抑、苦闷等心理压力与冲突。

此外,引导大学生了解初涉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教育学生一旦从业,就应当以真诚、愉悦、负责的态度工作,善待他人,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综上所述,高校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的灵活运用,贯穿高校就业教育的始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为就业作充分准备,并根据各方面分析,结合自己的职业锚类型,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而且在引导学生自如应对面试和就业适应方面也起到了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济.历史性的跨越――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7-11.

[2]廖泉文.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发展[J].新资本,2004(6).

[3]王德胜.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4]孙江林.大学生择业智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的成果,课题名称“高校生涯管理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课题编号:201203173。

作者简介:

王紫薇(1980- ),河北承德市人,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已从事高职教育10年。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