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教学和儿童心灵启发联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教育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儿童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其它科目的教育一样,有能力、有责任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在音乐活动中有素质能力上的差异。老师要细心、反复地观察儿童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儿童在接受音乐教育时的一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做好教育工作。因此,要使者乐教育完成促进儿童发展的任务,老师应当熟悉儿童教育的原理、原则、方法,把握儿童教育的特点,还必须熟悉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的特点,即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儿童教育的交融,是具有音乐艺术特色的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儿童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儿童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儿童具有喜怒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音乐能激励幼儿的感情,触及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获得审美感受。孩子对音乐天然地热爱和向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在以往的儿童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有失公正的地方,老师们偏爱那些模仿力强,很会领悟老师意图的儿童,把他们归为能力强、有才艺的一类,对他们另眼相看,指导得更为详尽,而一些所谓“能力差”的儿童,老师总认为他们是很难“开窍”的,就听之任之,放手不管了。这样就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个极端,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二、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音乐是听觉艺术,儿童要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儿童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要让儿童通过听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鸟叫、蛙鸣、脚步声、流水声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和节奏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准备一些木棒,先敲敲桌面,再敲敲玻璃杯子,让他们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让该子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声音。反复在生活中、在课内外,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如早上时欣赏优美的乐曲,能陶冶情操,使孩子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儿童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动作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对音乐的喜爱,对音乐的感受力,还是音乐节奏的掌握方面,都会大有改观。
三、让每个儿童大胆地表现自己,在音乐活动中动起来。
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儿童参与唱歌、音乐欣赏、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其进行教育。“儿童艺术的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他们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深刻地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其中,儿童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大胆、无拘无束地表现出的童心、童趣,是成人无法想象的。音乐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幻想、意识超前。孩子们在音乐的感召下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我在教孩子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教给他们半个动作,因为我的双手在弹琴,可孩子们却随着音乐边唱边拍手,伸出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不教自会,可爱极了。又如歌曲《两只老虎》,我让孩子们自己创编歌词动作,孩子们有的唱:“两只小兔,两只小兔,蹦蹦跳……”有的唱:“两只乌龟,两只乌龟,爬得慢……”在音乐活动《美丽的草原》中,孩子们一会儿像在草原上快马加鞭,一会儿像抱起小羊轻轻地抚摸,一会儿又像飞翔的鸟儿摆动翅膀。在舞蹈《小花猫》中,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感觉自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在跳舞,投入地表现着自己,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创意。
孩子天生喜欢随着歌曲音乐做动作,我们要给每个孩子鼓励和夸奖,给每个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帮助他们协调四肢的动作,和他们共同创编歌曲、小律动、小舞蹈,给他们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在掌声中享受音乐给自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音乐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而培养孩子音乐能力的方法很多,我们应当根据各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相信当音乐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当孩子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时,我们给他们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能让他们享用一生、快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