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清新的夏天在最年轻的海子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清新的夏天在最年轻的海子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松坪沟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那就是:在那些色彩斑斓的水下,有着一座古老的城池。这座城池,就是叠溪古城,它原先位于世界上最大的一处古羌人的居所――四川茂县,在1933年的叠溪地震中,古城轰然沉没,陷落在美丽的海子里。然而羌人并没有因为古城的沉没而离开,他们始终崇拜着自然的力量并重新开始了他们的生活。

不是所有的风景都可以永远在原地等你,它们有着自己的命运,也许,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它们只是恰恰与你相遇,下一个瞬间便不复存在。就像松坪沟的海子,它如今的美艳也许很快就会在下一次地质变化中消逝得无踪无迹,而我们珍惜这种美的唯一方式,就是立即靠近它,将它的美收藏在我们的脑海中。

有人说,它是中国的亚特兰蒂斯。而事实上,它比亚特兰蒂斯更为真实。

这串珍珠项链般的海子群原本叫叠溪海子,形成于1933年的一场7.5级地震。在那场地震中,叠溪古城及附近21个村寨覆没,截岷江而天然成湖;而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我们现在看到的松坪沟海子群才真正形成。站在松坪沟海子群的面前,不得不感慨万千:在这里才算真正知道了何谓“沧海桑田”,这些美丽的海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许仅仅存在短暂的一瞬间,而下一瞬间它又将被未知的美丽或者别的什么所代替。

高原的天气总是说变就变,摸不透它的脾性,前一秒天晴下一秒就砸下雨点。而我们抵达时,恰逢松坪沟骤雨初歇,接近地面的地方,画出了两道叠在一起的彩虹,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彩虹的头儿,而青山之中一抹薄雾伸展开去,湖水湛蓝清澈。铺天盖地的绿,外加清新的风,将暑气撵得远远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大口呼吸,呼吸着夏日里这难得一遇的清凉空气。极目远眺,四周皆峰林环布,此处自成一个神秘的小世界。而这个小世界,随着我们的前进,渐渐以一种绝美的姿态展示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投宿在白腊寨,靠近白腊海。这白腊海分为上白腊海和下白蜡海,是根据海子与寨子的地理位置而定的,而计划的行程是沿着白蜡海往白石海方向一路往上。在向导的推荐下,一行人决定骑马前进,出于安全考虑,马的主人一直紧紧拽住缰绳替我们引路。

马在古羌人的眼中从来都是亲密的战友,直至现在,在茂县的很多地方,羌人仍然把马作为行走在高山上的重要交通工具。而这里的马虽然不能在大草原上自由奔腾,但常年攀爬几乎算不上路的山路,饮山泉、食野草,因此,颇有些羌人一样的野性味道。

即使在夏天,松坪沟的山,仍然带着几分秋色的味道,红黄绿三色的山,深深浅浅。穿过山便来到了白石海。

站在白石海边,放眼望去,湖面如镜。白石海又叫公棚海子,是松坪沟内水域面积最大的海子。白石海横卧于高耸的两山之间,就像是安放在五指山间的手掌,白色石头沿着湖边走成一个长长的圈,仿佛是上帝制作的白色画框,而画框里,群峰、碧树倒映在青色的水中,显得格外宁静。澄澈明净的海子,总让人有纵身跳下的冲动。当手指触到碧蓝的海子,那感觉只能用六个字来形容:透心凉,心飞扬。据当地人讲,天气变化的时候,这个海子的中心将出现一条深色水带将海水一分为二,世人称之为“海马路”。

海子的出水处是1933年地震的震中,此处岩层断裂巨石堆积,完整地保留着地震后的原貌。海水在地下石缝中流淌,淙淙声不绝于耳,水花飞溅,煞是好看。从巨石中飞流而下的海水,形成大小数十个瀑布。海子四周林木葱郁,天光水色浑然一体。

海子边立着的一块白色大石,就是大有来头的拴马石。传说这石头年年都在增长,是用来威慑海里那只不太安分的海马的。百石身上缠绕着一条条红色的绸子,那是羌族人心中最神圣的羌红。虽然绸子历经风雨多已褪色,但羌民们对白石的信仰却永不褪色。

湖畔木屋的深处,一位羌族老奶奶独自坐在阳光下熟稔地来回拉扯着捆在腰上的一股花线,那花线在阳光下泛着迷人的光泽。“老奶奶,你做的这个是什么呀?”我一边为她照相一边提问。老人的语气相当自豪:“这是羌人的五彩腰带,现在会做这个的人不多咯!”只见老奶奶十指翻飞,不一会儿,花线便成了精致的腰带。欣赏羌族人古老而精湛的民间手艺,也是此番旅行的重要乐趣。

在高原气候的影响下,这里的羌族男女老幼都有着黑红色的皮肤。他们的石碉房、碉楼都建在云雾袅绕的半山上,远远望去,如明珠般散落在云朵的怀抱中,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传说羌族人因为梦见神羊指引他们用白色石头抗击敌人,因此羌族人将白色石头和羊都奉为神物。所以,这里的房屋或者碉楼顶上都供奉着五块白石,这五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在大自然面前,羌族人始终保持着乐观与谦卑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质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羌族宗教仪式执行者在羌语中被称作“释比”、“许”等,充满了神秘色彩。

入夜,我们参加了羌族篝火萨朗。众人围坐一圈,中间的火架子上翻烤着全羊,油滴落在火焰上呲呲作响,香味引得人食指大动。而身穿明艳服装的羌族少女就在身边载歌载舞,让人愉快得几乎忘记今夕何夕。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也不行”。这个篝火萨朗是原生态无伴奏音乐会,男唱女和。跳舞的位置也颇有讲究,男前女后,围火塘一圈,在跳舞的过程中客人可以不断加入,不限人数,沿逆时针方向边歌边舞。一开始,先是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男子加快舞步,变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起来。舞至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我们也忍不住加入了舞蹈的行列,虽然显得手忙脚乱,内心却能体会到一种纯粹的快乐。

舞跳累了,少不得喝上几杯酒。来到羌寨,自然是要喝“咂酒”。咂酒是用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中,喝的时候用细竹竿子吸吮,喝的同时旁边还有一位羌族妇人拿着水壶往酒里加水,越喝味道越淡,但回味却相当悠长。咂酒时由在场最年长的人说祝酒词,然后才开始咂,按年长幼次序来,平辈可以一起咂,就是要多插几根竹管子,喝起来十分热闹。值得一提的是,羌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喜饮酒,但从不酒后滋事,极为克制。

酒喝足了,篝火也熄灭了,仰望夜空,我平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银河,不觉就看了半宿。叠溪古城沉没了,而它的子民仍然幸福地生活着,安眠在叠溪每个绚烂的苍穹下,在他们的心中,叠溪古城似乎从来没有沉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