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三导教学”模式的建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生物“课堂三导教学”模式的建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课堂三导教学"模式包含"导学、导疑、导练"三个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和探究,教师当堂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评价,进而建立紧张、有序、高效、和谐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课堂三导";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91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生物学课堂教学一直采用原苏联凯诺夫建立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进行,这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随着新教改的全面推进,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参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实现不同发展状况的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也是21世纪教育目标"确保人的潜力能够得以充分释放,个人体内深藏的如珍宝般的天赋得以挖掘"的要求。为此,作为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变教学策略、方法和学法,即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改模式--"课堂三导教学"模式。以下就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三导教学"模式谈谈体会。

一、"课堂三导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现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知识形式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认为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的概念、原理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指导角色,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去探究和发现,师生协作,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活动。

2、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他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

3、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加涅认为学生的"学"才是获得学习结果的内因,教师的"教"只是外因,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根据人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多个环节,推断出相应的九个教学事件构成:引起注意、告诉学习者目标、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学习表现、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和迁移。他特别强调指出以上九个事件的展开是可能性最大、最合乎逻辑的顺序,但非机械刻板地在每堂课中都要提供全部事件。

二、"课堂三导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

"课堂三导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导学、导疑、导练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的内容,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疑难点进行精心设计。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导学环节

本环节教师在课堂或课前首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明确本课应该掌握那些内容,达到什么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课文并完成一定的预习作业,初步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借助多媒体、图书等工具搜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针对学生通过讨论还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导学,学生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的了解,还较好地培养了自学能力、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植物的主要类群时》在课前展示了导学目标后,动员学生课前预习,鼓励他们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则通过导学诊断环节师生交流各种类群的绿色植物的分布和最基本的特征,特别谈到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上,把学生带进多姿多彩而神秘的植物界,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跃跃欲试的探究精神,大量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二)导疑环节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知识迁移的重要环节。而导疑的关键又是问题探究。教师对导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综合提出新的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并指导学生以独立或合作方式加以理解,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导疑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启发思维的手段,选准知识与智能的结合点,要善于发问,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巧设情境,分层设疑,达到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其推旧知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有层次性、梯度性、渐进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导练环节

本环节一方面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对探索性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强化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巩固,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从而优化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同时用板书法、树枝法、填图法、列表法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口、笔对所学的主要内容或重难点进行梳理、评价、概括,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提升作用。本环节习题的设计要紧扣课文内容,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不能出现偏、难、繁、杂的问题。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抽查或面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及时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点评鼓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导练达到查缺补漏、巩固知识,转化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三导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

1、在课堂上教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要时间和学习方式选择权交给学生。

2、教学中坚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指导到位,作用到位。

课堂教学的精髓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师的导。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既不能"放羊"教学,也不能絮絮叨叨地重复教育。在学生自学时,要注意全班巡视,特别是学困生的指导,收集学生存在的个性与共性,以便导疑环节释疑解难。

3、在讲析过程坚持"三讲"与"三不讲"原则:

学生自学讨论后还不懂的问题、易混易错的问题、隐含在教材中的学科思维方法,师一定要讲,即"三讲";"三不讲"指学生自学前不讲,学生自学能懂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总之,"课堂三导教学"模式重点突出"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变"灌"为"导";变"教"为"学";变"讲"为"练";变"传授知识"为主为"传授方法和培养能力"为主,从而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极大地降低了老师的无效劳动,有利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