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笔下的亲情为何不能打动我(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写亲人的细节,不能仅在某个时间的某件事中捕捉,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多个阶段,幼儿、儿童、青少年,在那些阶段,有时会发现父母关爱的方式变了,写到作文里,各阶段同样不能少了细节。有些同学写了这方面的文章,也有细节,不过仍缺少感染力。问题在哪儿?
来看作文《在臂膀和脊背中的爱》,标题中“臂膀”“脊背”是两个细节,代表两个阶段:幼时和少年时。作者想通过不同阶段父亲的不同表现,来表达“父爱其实一直没变”这个主题。来看他怎么写幼时:“小的时候,爸爸为了哄我,不让我哭闹,一夜未眠。就这样,我在爸爸的臂膀间,酣睡着。”细节有,却一笔带过。
接下来的两个阶段,写得极简单,连细节也没了:“渐渐长大后,由于不听话,爸爸也曾经打过我,我也曾经怨过他”;“不过后来,爸爸总是在我生气的时候,想方设法逗我,然后跟我讲道理”。
最后写了中学阶段,为表现父爱方式的转变,把臂膀换成脊背:“雨越下越大了,我坐在爸爸的电动车上,和他穿同一件雨衣。把头靠在他的脊背,感觉温暖了许多。‘冷不,把手放在我口袋里。’爸爸的声音被雨声覆盖了不少,我还是能清楚地听见。”脊背这个细节写得具体,有感染力。这一幕单独来看,不错,能让人感受到脊背上沉默却温暖的父爱。但仅这一幕还不至于让人感动,因为,从全文来看,没有写出父爱的变化过程。有人说,前面几个阶段不是写了吗?是写了,但写得不成功。
写分阶段的作文时,第一,要写细节;第二,要详写细节;第三,对同一细节或几个细节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要对比着写。
第一阶段提到爸爸用手臂抱“我”,那么手臂就是细节,不能一笔带过,下面各阶段的细节,都要跟它作对比。既然确定手臂是细节,那么第二阶段仍要对比着臂――因为不听话,爸爸的手臂伸出来打了“我”。再后来,遇到问题时爸爸开始跟“我”讲道理,这时也要把手臂对比着前两个阶段写――这时的手臂呢,是伸出来搂搂我的肩,还是摸摸我的头?都要描写出来。到了中学,手臂换成了脊背,那么脊背上的爱与臂弯里又有何不同?把种种对比写出来,你会发现父爱由外显到内敛的变化,文章的感染力也就更强了。
来看作家赵丽宏的《挥手》,其中写到三个阶段父亲的挥手。第一阶段,“我”考取郊区住宿初中,路程远,父亲送“我”去,回去的时候,写到挥手的细节,很细致:“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但那时父亲年轻,也没什么不顺利,一切显得平常,这时的细节描写还不感人。
第二阶段,“我”下乡插队,当时父亲被怀疑有政治问题,行动不自由,只能送“我”到车站。仍对比着写挥手的细节,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父亲挥手时没忍住,眼里有泪花了:“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这泪是因为自己人生遭遇困境,还是怕儿子到乡下受苦,或因不能像第一次那样把儿子送到目的地?大概都有吧。从无泪到有泪,两个时期同一细节的对比,看得出父亲处于逆境的隐忍、父爱的深沉,文章开始有了感人的力量。
第三阶段,“我”开始搞创作,为了支持“我”,年事已高的父亲甚至拄着拐杖到现场看“我”签售,这时仍旧写了挥手:“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唉,父亲,他还是来了,他已经在一边站了很久。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的。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这次的挥手,不同于第二次的眼里有泪花,他手里多了根拐杖:父亲老了。这时亲情也达到顶峰:岁月再无情,也不能够阻碍永恒的父爱。
三次不同阶段的挥手,看到的是:境遇会变,人会老去,父爱一直都没变。
同学们以后在写多个阶段亲情的不同表现时,可尝试用对比写同一细节的方法,在对比中看到父母外在的变化,然后读懂他们永恒不变的内核――爱。
“猜猜谜”答案(续):
5.谜底:框
小贴士:“枕”字的左边是“木”;“开口”别解为“口”字开了道口子,即“匚”;“直”扣“丨”;“真心”别解为“真”字的中心,为“三”。
6.谜底:述
小贴士:“述”字差一点就是“迷”字了;“述”字有“点”着“迷”。
7.谜底:杯
小贴士:“不”字出头是“木”,后面跟着个“不”字便组成“杯”字。
8.谜底:夕
小贴士:“夕”字添一笔是“歹”字,加一倍是“多”字。
9.谜底:辛
小贴士:“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献赤心”别解为“赤”字把中心“一”献给“六十”,便构成“辛”字。
10.谜底:寨
小贴士:“冰”扣“水”,“寒”字的“水(冫)”融化了;“柳”字的初头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