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中有“品德”,信步走“社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中有“品德”,信步走“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品德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能明辨是非,知感善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教育应当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笔者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切实做好以下几点,能使品德与社会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教材为根本,以实践为导行

“品德与社会”,顾名思义是“品德”与“社会”两者的有机统一。“品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下的孩子们,整天接受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却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对孩子的一生来说,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所以,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我们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的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应切实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宋代朱熹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任何理论教材都不如现实具体,教师用理论来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的不足。笔者以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冀教版)第一单元第四课“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 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通过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集相关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科技要为人类社会造福。 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社会实践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在教学中实行实践性教育,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品德教育的明智选择,是顺应时展的。

二、鼓励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冀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追寻人类文明足迹”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搜集调查、课堂交流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文明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这些人类的伟大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成为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其良好品德的行成。

三、寓教于行,潜移默化,指导良好品德养成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注意力相对来说不够集中,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入理解课本知识。这种方法更易引起W生情感上的共鸣。将课本知识和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蕴藏于情境之中,达到一种情理交融的状态。同时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教师的角色正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社会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四、教师应以身作则,立德树人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如何“自身硬”,怎样为学生做好榜样?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才能引领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把握好教育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以鲜活的事例感染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要突出理论的科学性,在形式上要注意内容表达的生动性,这样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震撼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人无德不立,教无道不兴。”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授业”者,还应该是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传道”者。

总之,作为品德与社会老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教育痕迹,真正做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达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芬.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8).

[2]侯华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探索与思考[J].教育科学,2016(22).

[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