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学生在校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学生在校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创业热情扑面而来的时候,作为实施创业教育的学校管理者和满怀激情亲身参与创业的在校学生,都应清醒的认识到,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对于在校生来讲,校内创业面临着从内部自身到外部环境的多种困难与挑战,同时这些日渐显现的共性问题也在考验着创业参与者的勇气和智慧。

关键词:高职学生在校创业;问题与对策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给予了广泛认同。在2010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表明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而在这一大环境下,旨在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广大高职院校也正在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创业浪潮。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职学生的创业激情不断升温,各院校也都尽可能的通过各项政策扶持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例如设置创业学院(二级学院)、兴建创业教育园、与地方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合作开展SYB创业课程培训等。这些举措表明,创业思想在高职院校已深入人心,高职学生在校创业已经从一种“课余活动”转变为涉及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教学常态。

然而,当创业热情扑面而来的时候,作为实施创业教育的学校管理者和满怀激情亲身参与创业的在校学生,都应清醒的认识到,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对于在校生来讲,校内创业面临着从内部自身到外部环境的多种困难与挑战,同时这些日渐显现的共性问题也在考验着创业参与者的勇气和智慧。

创业学生内部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于创业知识的储备与提升

敢于创业是一种激情、勇气的体现,而创业之路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创业者的理性与智慧,创业学生缺的不是激情,而是一系列与创业相关的实用知识,主要包括创业项目定位、营销知识、沟通技巧、与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如果进行电子商务项目的话,还需要计算机、网银、网站设计等知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而当前大多数校内创业学生恰恰缺乏这样的准备,很多都是盲目上阵,在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无法很好的解决。

这就需要院校创业教育相关部门为学生配备优秀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在创业前制定科学实用的培训课程,让学生先进行阶段性的系统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并在创业项目开展过程中定期进行项目指导,提升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合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2.对于创业动机的把握

高职学生进行创业主要源于两种动机,一种是对物质的追求:希望通过创业获得好于以往的物质生活,能够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并自立于社会;另一种则是精神追求,这类学生往往有一个较高的理想目标,希望通过创业能使自己达到这个理想境界。两种动机各有侧重,难分对错,但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影响创业的效果。前一类学生往往会在创业过程中将物质目标盲目放大,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从而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客户资源;而后一类学生则比较容易理想化,为了追求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忽视基础性工作,比如资金的积累、团队的打造等,出现这种情况也会导致项目的夭折。

可见,对自身创业动机的把握极为重要,特别是在创业初期,“物质”和“精神”的天枰不能轻易倒向一边,在校创业的学生应该将“经验的积累”作为创业实践的目标重点。毕竟,创业初期的第一手经验会成为创业者今后工作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3.对于创业团队的打造

创业团队是指在创业初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才能互补、责任共担,愿为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奋斗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在创业初期,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资金、经验、时间、精力有限,单靠个人力量很难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创业初期的必要保障,当然,在创业项目进一步发展乃至未来建立企业的过程中,团队建设更是至关重要。在创业初期,教师的指导方向和团队自身建设主要应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加强团队成员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集体责任感的培养;第二,根据成员能力特点,分岗位互补性发展;第三,建立明确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团队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创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创业学生在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会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在校创业的高职学生一般有两种创业模式,一种是进入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园”进行店面操作的实体化模式,另一种是以宿舍或校内工作室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对这两种现有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学生在创业外部环境中面临的几点问题:

1.校内市场的特殊性

在校内进行创业,项目所针对的客户主体自然是学生,学生市场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学习和生活用品,比如电子产品、书籍、食品、服装以及围绕此类消费品展开的维修、保养等服务性消费;其次,学生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对商品性价比要求很高,同时也对售后服务有较高的要求;而最重要、最现实的问题则在于以上两个问题所导致的校内市场的创业项目同类化竞争。

所以,根据校内消费市场的特点,创业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合理指导下,预先进行目标消费群的梳理和定位,确定符合团队能力的项目,并与其它相似项目进行各有侧重的错位式发展,尽力达到各个项目共存共赢的效果。

2.商品物流和仓储等条件的限制

不管是实体店模式还是电子商务模式,商品的进出物流渠道和库存备货都是正常经营的必要保障,但是学校毕竟是进行秩序化、规范化管理的教学单位,不可能允许货品随意进出校园和随意堆放,这样的突出矛盾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创业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具备条件的院校只要在校园内开辟合适的空间,建立一个固定的物流仓库,实行物流车辆和货品的统一进出和管理,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当然,如果可能的话,这个方案甚至可以细化成一个创业项目,由学生团队进行经营与管理。

3.协调创业活动与正常学业的关系

创业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业活动和日常学习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创业活动在时间、人员、精力分配方面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必然与学校正常开展的教学活动产生矛盾,而要正确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唯一的方法就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对创业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一方面,灵活调整教学时间,通过“小班化教学”保证学生对所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配套改革创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专业实习计划,延长学生正常参与创业活动的时间,总之,为保证学业与创业的齐头并进,学校应该摈弃模棱两可的态度,尽快将各项事关创业学生利益的政策制度化、长效化。而作为参与创业活动的在校学生,首先应具备超越一般的毅力和勇气,做好面对各种压力的准备,其次团队成员应科学分工,制定合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尽力做到两者兼顾。

万事开头难,创业意味着事业的起步,千头万绪亦须逐一梳理。对于创业活动的每一个参与者来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进步、成长的过程,相信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能收获比结果更为宝贵的经验积累!

参考文献:

[1]陆建洪.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 职业技

术, 2010, (02) .

[2]刘一鸣.高职院校需加强创业教育[J]. 当代职业教育,

2010, (01)

[3]董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 中国经

贸导刊, 2010, (13)

作者简介:

刘芳,职称:助教/助工,职务:创业教育干事

工作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