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学生的发展为《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的基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学生的发展为《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的基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生活课程及相应的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广大一线教师对此欢欣鼓舞,表现出极高的认同度。实验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在课程标准修订前期的实验调查中,一线教师对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认同度高达90%以上,这对一门新增加的课程而言是出人意料的。这同时表明:尽管本课程为新设,但由于充分汲取并创造性整合了小学低年级原有课程中的积极因素,适应了新时期学生、教师、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康德认为,要承认人“是目的的本身,不能仅仅当作手段使用”,是“尊严的对象”。“人,总之一切理性动物,是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的,我们必须在一切行动中,不管这行动是对他自己的,还是对其他理性动物的,永远把他当作目的看待”。道德教育应把人当作目的看待,发展其主体性,使其成为健全自律的公民。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的真实发展为目的,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一、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强调品德生活课程教学的真实性,因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活动,课堂上的活动尽管有时是预设的课堂情境,但是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能是教师想当然的、虚拟的设计。比如在实现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时,教师讲到同学们之间要互帮互助,互相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就应该创造这样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只关心自己喜欢的学生,而忽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教师分组讨论,有的学生就是没有人理,也没有发言的机会,我想这样的课堂氛围,无论教师说的多好,还是会有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愉快地学”,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中,片面地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不能真正塑造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课堂内容的生活性,不能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而大谈什么大道理,比如课程标准中要求课程内容“能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在课堂中教师讲解诚实,完全可以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诚实的问题进行真诚的沟通,比如自己的作业是否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是否又抄作业的现象,一堂课如果能够解决一个学生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自省,这才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永远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什么课堂教学评比,什么知识的掌握的情况。

二、师生对话的平等性

课程实施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不是教师单向的灌输,它是两个以上平等主体的语言交流活动。“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见,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4]要形成对话意识,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教师不能总以师者的姿态,对学生耳提面命,在对话中,学生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灌输的对象。总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必须尊重教育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平等自由参与的机会,让个体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完善。

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十年来,还有很多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的问,学生满堂的答,很少有学生的问,教师的答。教师的问,也很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多是学生不加思考,就可以随口回答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依然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的地位并没有从课堂形式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好像是活动课了,学生可以回答问题了,不是满堂灌了,其实学生根本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学生没有自主思考问题,提问问题的自由。课堂上的问,课堂上的答,全都控制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学生没有思考的自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不是对等的。

三、课程实施的生活性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不能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5]无论是道德还是德育,都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除此以外再无其他意义。德育就是为了一个人德性的养成,德性本质上是一种“获得性品质”,是在实践中作为人的具体存在形态――人格的表征。是德育在生活侧面的一种对人性的观照。德性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绵延,才能保持其以人格为特质的稳定特性。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才能启发学生德性的生成。否则,离开生活世界的德育注定是失败的。

学生进入学校,长期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文化氛围,久而久之成为天经地义的道理,学生认同自己被动的角色和客体的地位,因而也就容易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失去了主体性。在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主体性,一方面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有课堂的自,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创造情景,让学生体验主体角色;另一方面,学生在课程教育实践中,亲身体验,学会自主地进行思想信息的沟通,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相互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展示自己,识别别人。这实际上是一次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好机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少年,只要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

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综合课,要求培养学生彼此互动的能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真正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问题空间,学生只是把教师留的问题,挑一个人出来回答一下就可以了。

教育是否能够真实地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而是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把握了课程的任务和目标,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专业素质。无论在何种模式中,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秀教师的教育行为都有高度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季湄译.蒙泰梭利幼儿教育手册[M],台湾,桂冠出版社,1994:7.

[3] 康德.西方哲学原著选集[Z](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317.

[4]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5]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 .中国教育学刊,1999(3)

[6] B. A.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