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新形势下,和谐校园的构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着手,论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必然要求。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实际上就是“构建和谐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由众多单元组成,只有各单元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把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进而推进整个社会和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项系统性工作。而和谐校园的构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和谐现状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模式从形式上来看,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从当前大学生新的发展状态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真正切入到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中去,能否解决学生真实所需的问题,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和谐的地方。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模式,工作思路死板、工作内容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手法单一。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的形势下,这样的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局面。“构建和谐校园”的提出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在工作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宽松育人环境,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使大学生不仅仅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还能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以“构建和谐校园”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睦、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高校的各项建设和工作中时时体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含义,才能把构建和谐校园真正落到实处,也只有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学校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目标。

(一)“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全员育人为平台。

构建和谐校园应创造全员育人氛围,以全员育人为平台,全面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凸显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方法,坚持全员育人,创造并综合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服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坚持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强调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协调,这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的新思考,更是对全面配置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新探索。教书育人就是要构建和谐课堂环境,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民主、自由、合作、进取的教学氛围中个性得以张扬,好奇心和求知欲得以满足,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培养,做到未教书先育人,使教书与育人得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发挥高校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传道,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管理育人就是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搭建师生交际的平台,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增加管理育人的“人情味”,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服务育人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一改以前“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做好保障。这就需要广大教育者认清自己的责任,在对被教育者进行教育时深入思考育人方式,寻求最佳育人方法,以达到理想的、全面的育人效果。

(二)“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

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在强调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自觉、自主、自立、自由等个性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营造“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排斥全面发展,因为大学生的共性以个性发展为前提,个性发展又以共性为目标,个性发展是在共性基础上更高层次的飞跃。思想教育要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还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更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三)“构建和谐校园”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为重心。

环境是人的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条件,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出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应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校园环境是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一个优美、整洁、高品味的环境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它能使人精神振奋、陶冶情操,使人积极向上,这正应了“大学即文化”这句话。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幽雅、舒适、安全、卫生的自然环境会使学生心情愉悦,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激发自信和上进心;而人文环境则着重营造平等、民主、尊重的文化氛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人文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避免简单说教的尴尬,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且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课堂”的重要作用会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的效果。

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和本质,不断创新维护稳定工作的思路,找准维护稳定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地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保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使整个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进程中的促进、和谐作用,这不仅能改善过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尴尬”局面,而且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高国安,刘允正.以德治国方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4]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汪荣有.青年道德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7]牟红红,丁慧民,张敬师.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有效沟通[J].现代企业教育,2007,(1).

[8]梁建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