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课对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课对农村医学专业诊断学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学费全免,中职学校入学门槛较低。由于学生多为未成年人,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诊断学是农村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在医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刚接触到临床课程,很多疾病是闻所未闻或似曾相识。诊断学却牵涉到这些疾病诊断的蛛丝马迹,对他们来说是雾里看花。诊断学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达要领只能人云亦云。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引入对重难点的掌握、操作的规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创设情境

诊断学教学通常采取讲授法,好处是具有系统性,对学生的整体理解有很大帮助。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信息量很大、要掌握的内容多,有喘不过气的感觉。微课课程则在10分钟“注意力模式”内,学习者能完全集中注意力,不易走神。比如在讲解“呼吸困难”章节时,引入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肺水肿病人发作视频,配合肺底湿罗音、双肺密布湿罗音和哮鸣音,再加上咳粉红色泡沫痰的表现,学生就记住了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并且能够鉴别。创设情境,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解决了教学医院缺乏,见习机会少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实践操作规范

体格检查是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技能考核的项目,每项操作均需规范、熟练。在分组练习中常会不断示范练习给学生,我们将每个项目体检分解小项做出微课,让学生拷贝到手机或平板电脑里。实验课前、课堂中观看,对照练习。同时增加教师巡视指导时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微课化整为零,减少了实训难度,增强了实训效果。如在开设心脏体检的实训课时,分解为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个微课内容,分别制定各自的评分标准,边示范边讲解;近距离拍摄,避免了学生因为围观而引起的视觉阻碍;内容少,减少了对理论的恐惧;动作规范,保证了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快速学习教学内容,就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反复多遍的练习。

三、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性强的影片,学生们最喜欢。以病例分析的思维脉络,根据一个病例编写脚本,找一些学生当演员,拍成微视频给学生分析。同时又让他们参与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来了。通过扮演及观看,强化了理论内容,不知不觉间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如在问诊教学中,一个急性上腹痛2小时就诊的病人,从问诊获悉其既往有上腹闷疼病史十多年了,多为饥饿时出现,进餐或进食后缓解;每于秋冬及冬春转季时出现,服用胃药能缓解。符合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特点,马上联想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次疼痛剧烈波及全腹、按压腹部坚如木板,是十二指肠合并穿孔。做微课设计一个病例分析过程,整个思路,抽丝剥茧像一个侦探片,这样的开场生动形象又有趣味性,摆脱了枯燥的说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学活动。可以针对一个概念、一项操作、一组练习等来阐述,可以辅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它避免了课堂教学不必要的重复,并且可以随时暂停学习,重复播放。练习的评讲也很适合微课,在评讲练习时常会碰到部分学生没听明白,需要反复解释。微课能告知解题思路、解释难点,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对号入座,选择相应章节详细观看。在对学生已经完成微课布置的课后练习评价后,能把握哪些授课内容可以简要提示,哪些内容需要精讲、细讲。微课以知识点为单位,有难有易,视频课程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五、构建学习平台

微课体现了教学内容某个片段的教学过程,并且还具有布置相关练习的作用。微课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微课资源并非只是让学生自己去看,还提供了交互平台,即教学支持系统。QQ群和微信群使师生有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统一解答或一对一的解答,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个平台的建立还能促使学生养成移动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移动学习的优势是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利用零碎时间充分地安排学习。现在的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机,他们的手机除了用来通话外,最常用的功能是QQ和微信,还有看新闻、看小说、下载软件及购物等。学生可以应用智能手机在坐车、休息、闲聊等闲暇时学习微课,既能用最少的时间来查缺、补漏、强化知识,又能在QQ群和微信群里问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的问题可以到网络找解决的办法。微课是短时间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简短、完整的学习活动,是教育信息化的体现,突破时空限制。在微课课堂中,教师主要针对特定的知识点或者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目标性较强,方便使用。微课短小精悍,资源多样,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养成移动学习、继续学习的习惯。这对学校网络管理和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应加强微课的开发,建立微课程团队协作机制,丰富微课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郑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