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重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重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城市发展、人口膨胀带动农村转化为城市,也要求城市具有更大的居住空间、活动空间甚至是现代化的生活场所,因此势必会影响到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明确城市建设应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发掘出发的原则,它的合理性便是要分析的主题。

关键词:城市;传统文化;自然

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确立给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明确和丰富了以文化内涵为中心的建设概念。了解城市的历史不只是博物馆里的特殊时刻,让"围"起来的历史"流"入公共生活,让历史走出庄重玻璃盒子,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不经意的一瞥,让地方的人情世故,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五味六觉成为历史的名城的一部分。

一?城市建设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

1982年以前,尽管我国事实上已经存在着数以百计的古城,并保存着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优秀的古建筑和非常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但由于没有将其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对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部门仅限于文物管理部门,还不能影响和干预城市建设的总方针,难以形成系统。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确立之后,城市建设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弘扬为基点来开发、建设城市,即从文化角度研究城市的生长过程,比单纯地从物质计划原则来规划、建设城市,增加了深层次的、更有益于拓展人类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涵。

1. 城市建设的文化主体

人们通过对名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更为深入地认识了城市的本质。而在此之前,城市的主题文化很不明确,文化古迹、古建筑未被作为重要的城市特色构件提到一个相应的重要地位上来,更谈不上要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使城市出现了趋同现象。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提出,使这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找到了拓展新城市空间的途径。这一途径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越。西安以“唐城”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三唐工程”、环城公园、钟鼓楼广场等重大建设项目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形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价值升华;首都北京,尽管建筑界对它的新建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尖税的批评,但就单体建筑而言,近年来在保护古都风貌的总原则下还是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使那些企图以“现代化”的名义大肆进行“建设性破坏”的房地产商受到了某些限制和制约。

“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引入,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保护了一大批极其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乡、名村,而且也使许多中小城市从建设方式的困惑中走出来,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明确了城市建设应从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保护和发掘出发的原则,从而在街道风貌、建筑形象的塑造上找到了一条可持续深入研究的正确途径。如河南安阳,以“殷商文化”为名城规划建设的主题,在建筑创作、雕塑、壁画与环境艺术等方面,都在寻找“殷商文化”研究与城市建设的结合点。这种寻找无论是在文化史研究上,还是在实用技术美学上,都将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

2. 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前瞻性

城市规划人的关键是表现在预见性方面。许多危机都是由决策之初埋下的隐患引起的,都是可预见的,只因出于行政干预或者出于私心,决策者就丧失了预见力。预见、预测是规划师最重要的思维中心。城市建设的每个步骤都将成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伏笔”。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名城里,当决定将第一幢高层建筑矗立在传统民居聚集区时,规划师应该立刻深思,旧城的恶性循环是否将由此开始;当重要设施选址之初,规划师的职责就是迅速判断这一选址伴随而来的是影响了哪些城市职能,甚至完全改变了城市的哪些运行方式。例如: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广场的扩建——扩建的原因是交通的阻塞严重,在原有的基础稍作加宽,随后马路两旁的建筑完成,结果是不到十年的时间交通阻塞的现象比原有的扩建前更严重,可能若干年后又要再次扩建,可以说周边建筑均要拆除。因此,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必须是慎之又慎的,而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结论,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该汲取的真理。

而且,我们对城市发展的规律并没有完全认识,许多信息并没有全部被破译或识别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与历史文化名城有关的决策就要更加谨慎。例如,苏州具有水网与路网相叠加的城市结构体系,我们是否已经弄清了这一历史成因的全部信息呢?大量地填河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至今并没有一份完整的、详尽的论证报告。这些问题亟待领导者和规划专家们一道审慎地去研究,必要时还要进行科学模拟实验。只有认真地探讨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每一细节,并具有英明的远见,才能使名城建设真正走向科学的、量化的正轨。

二?新城建设与旧城保护,并非截然对立

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过程中必定形成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结构逻辑性,并将其反映在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应传承、拓展这些历史结构逻辑和文化体系。

在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平遥,记者曾问几位年轻人:“平遥在古城边上建设了新城,有不少很现代的建筑,为什么古城内不这么做?”年轻人答:“古城里面盖新楼,就破坏了,就不是平遥了。”“难道平遥就不发展了?”年轻人答:“平遥这么大,要发展,完全可以到古城外面发展。”年轻人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个基本常识:要做好名城的保护工作,就必须在城市规划上做到新旧分开、新旧两利,而不是新旧叠加、新旧矛盾。 可是,环顾国内各大历史文化名城,许多城市的规划都是以旧城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发展的。以历史古城开封为例,在建筑、文化等多方面均具有参考性,但是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内大兴土木,拓宽街道,把历史留给我们的宝库二十年内基本上翻盖一新,许多市民骄傲的说我们已经搬进新式楼房了,换言之,开封的旅游价值是与日剧下,现在可参观的大多是后建内容,古城的保护并不会阻碍城市的发展,但由于城市规划单一以古城为市中心区,又将城市的主要功能不断向中心区集中,使得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愈发尖锐。

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例:青岛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固然与它濒临大海有重要关系,但不可忽视,青岛的建筑非常有特色,且与大海构成和谐。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大片有特色的建筑群,有几条有特色的景观大道,这个城市就不谈不上美,当然也谈不上乐居。

四?开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新局面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正如火如荼,但新的理论和发展模式却从来没有明确地被提出过,更没有被广泛的传播、从目前我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看,反映出来的并不全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更多的是文化素质方面的问题。例如,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可是从破坏城市总体格局和文物保护单位,到不断增加首都不该有的职能从而造成人口的爆炸……哪一个问题的本质不是文化问题呢?!这种有文化和没文化、高层次文化与低层次文化、真文化与假文化的斗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果能够认真地考虑一下梁思成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保护北京城的意见;如果不拆除北京城墙而另外建一个新北京城;如果北京不过多地把所有的中心职能都集中起来……现在保护这座名城就容易得多。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决策部门的文化意识、知识水准。

反思一下近代中国,文化扭曲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反映得更为突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所有真理中最浅显的一个,可是一遇到具体需要保护文化古迹时,要向一些名城的主管单位说明这一基本道理却十分艰难。事实证明,宣传民族文化的意义、宣传保护古建筑和一切古文化遗产的意义,仍然是今后一个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 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2] 中国住宅概说 刘敦桢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

[3] 中日居住文化:中日传统城市住宅的比较 曹炜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