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专项突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专项突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知识归纳】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试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测试板块,许多考生都把它视为“难点”,并为之失分。文言文阅读主要检测内容包括:①文言实词的理解;②文言虚词的理解;③文言句子的朗读和停顿;④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⑤文言文整体阅读与大意的把握;⑥诗词名句的默写与鉴赏;⑦古文化文体常识等。解答文言文阅读试题,既需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也要掌握一定的技法。文言文阅读常见的解题技法有:

一、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系统梳理重归纳,瞻前顾后看语境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和理解,我们要系统梳理、重点掌握常见实词的意思,尤其要注意积累和理解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则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不同用法,达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备战此考点,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

(1)迁移课内所学。应力求做到两点:①以“本”为本。前一个“本”指课文,后一个“本”指根本,这里强调一定要把有限精力用在“认真读好教科书”上。②要瞻前顾后、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有深意的句子。

(2)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应用三法:①与现代汉语比较,推敲文言词义。②分析字形,引申文言词义。③利用成语,类推文言词义。

二、诗文大意的把握和归纳――注重理解多训练,大胆表述展个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把握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并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易的课外文言文,能按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翻译文言语句;能评价作者的观点;能对古诗文作初步赏析。备战此考点,可采用如下方略。

(1)重点培养理解能力。大家平常就要切实读懂教科书上的文言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

(2)强化训练,熟悉题型。即通过强化性训练,把握试题的题型设置、解答的思路以及技巧。

(3)大胆表述,展现自我。解答主观开放性的语言表述题时,要拓展思路,善于联系自己以往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敢于对人物、事件、作者态度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力求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诗文名句的记诵和积累――用心识记常总结,善于思考勤动手

针对中考“诗文默写与运用”试题的考查类型及趋势,我们可运用如下方略备战此考点。

(1)注重平时积累。“诗文”的积累不仅要掌握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还应将学习范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一些著名诗文中的经典句子的积累。提倡理解性背诵,通过理解诗文的背景、主题和表达等各方面内容,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2)经常归纳总结。积累诗文时,可以从异同两大方面来进行总结,即对诗文的内容、语言、主题、作者以及创作时代等各方面进行归类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进行记忆。

(3)善用脑,勤动手。一定要加强诗文识记的基本功,勤于动手,将每一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避免出错。

【题型扫描】

一、词语释义

例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及见之 及:等到

C.趋焚之 趋:追逐

D.长必好之 好:喜欢

【解题指津】该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求找出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几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在课内大多学习过,根据语境来理解,“闻”“及”“好”的解释都是正确的,只有“趋”解释为“追逐”不当。这个词常见的意义是“快走”,如“趋炎附势”;再者就是“奔赴,趋向”,如“尝趋百里外”。但在这里同“促”,音cù,意为“急速,急忙”。

参考答案:C

二、停顿断句

例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庸夫/之怒也

B.弗敢/专也

C.臣未/尝闻也

D.下视/其辙

【解题指津】该题考查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这四个句子不是诗句,不存在对偶的问题,只能进行结构或意义上的划分,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来加以判别。

参考答案:B

三、理解翻译

例3.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解题指津】该题考查文言句的翻译,须重点理解“特”“恨”“解”“说”四个关键词。“特”是个古今异义的词,古义为“只,仅,不过”,今义为“特别,不同一般”;“恨”也是古今异义的词,古义为“遗憾”,今义为“仇恨”;“解”和“说”的意思分别为“理解”和“评说”。该句可以采用对应法(直译法)来翻译,即先把文言句的每一个字解释出来,然后用顺畅的语言连接起来。

参考答案: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四、名句记诵

例4.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相关语句。

雾凇沆砀, , 。

【解题指津】该题考查对古文名句的记诵和默写,内容是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这类记忆性默写的题目,如果平时注重积累,常读常诵,那么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句,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添字、漏字的现象。

参考答案: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