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哈尔滨市中考语文命题问题设计例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是哈尔滨市课程改革之后首届毕业生参加的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同时也是高级中学选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试。这次考试既是对哈尔滨市课改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引领课改继续深化的风向标。为了在考试时更好地体现区分度,在中考试卷中对问题的设计就必然要体现出梯度来。下面我就2007年语文中考试卷中一些典型题说一下命题的思路及设计意图。
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一要充分体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二要充分体现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四要发挥语文学业毕业考试的正确导向功能。也就是说,试卷不出偏题、怪题,注重对考生语文知识,尤其是语文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测试及其潜质的发现。
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字音、字形、成语运用、名著阅读、修改病句、提炼信息、语言运用、古诗文默写8道小题。在这些题中,更侧重于引导学生把握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规律。如试卷中的前3题,每一个错误选项的错误类型都是不一样的,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分类进行归纳整理,其余的小题也一样。例如第4小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对名著中重点人物重点情节的了解,不考查文学常识,也不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这道题的错误选项是这样设计的:
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选项中的“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本书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而且学生在历史课上也学过相关内容,体现了知识的整合,同时在学生学过的课文《隆中对》中也有这样的描写:“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所以说这道题不是一道难题,但导向性非常强,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第5小题是积累与运用部分中通过率不太高的一道题。原题如下: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①、②、③、④处,有两处存在语序不当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只许调整语序,不得增减字数。)
历史常给人以警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①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②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呢?假如当初蔡桓公听从扁鹊的劝告,又何至于③一命呜呼,病入膏肓呢?反过来说,假如当初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实行变法的建议,又何以能称雄于六国呢?假如当初唐太宗听不进魏征的逆耳忠言,又何来“贞观之治”呢?由此可见,④善纳人言者,昌;不善纳人言者,亡。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而这种语序的错误是病句中最简单的一种错误。一般来说只有两种情况:逻辑性错误与照应性错误。其中句③的错误属于逻辑性错误(人应该先病后死),而句④的错误属于照应性错误,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注意总结出这些规律来,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6题是从整张试卷来看通过率比较低的一道题:
请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能概括内容且语言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开设的汉语课程在海外一些国家的大学、中学落户之后,又开始走进普通小学课堂。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在欧洲,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开始逐渐向中东欧国家扩展。5月16日,我国“汉办”在欧洲设立的第一家小学汉语课堂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六区基础学校举行开幕仪式,中国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和捷克教育部官员亲自到场剪彩。在开幕仪式上,霍玉珍大使说,希望将汉语课堂从布拉格六区推广到整个布拉格,进而推广到整个捷克。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提炼信息能力的一道题。结合学生在七年级第一单元中所学到的新闻的有关知识,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则新闻的第一句话是导语部分,也就是对整则新闻内容的概括。将导语进行缩写,就会得出“汉语课程走进小学课堂”这一结论来。但当我们对此进行辨析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个表达非常不完整的句子,从这句话会让人感觉以前的小学不学汉语,这样继续阅读,会发现这则新闻告诉我们小学开设汉语的地方是在捷克。这样,完整阅读的学生会知道这则新闻的中心事件是“汉语走进捷克小学课堂”。能答到这一点的学生大脑中进行的思维过程当然比第一种学生要完整,那他们得到的分数自然也不能等同。
阅读部分选取4篇文章,其中文言文选自课内,现代文阅读选自课外,课外现代文文体为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各一篇。试题注重对篇章的综合理解能力的考查,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设置了词句理解(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5题、第18题、第19题、第21题)、文意把握(第12题、第22题)、信息筛选(第17题、第20题)、内容探究(第16题、第24题)、写法揣摩(第23题)、分析比较(第25题)、综合理解(第26题)等能力考查题,分别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感悟和价值取向,并按照难度比例设计试题。
文言文和说明文部分没有设计难题,前者是囿于初中生的知识厚度与文化积淀,后者则是由于它在教材中及日常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不大。难题出现在记叙文和议论文中,这也是因为这两类文章是我们平时教学的重点。靠这两类文章体现区分度,也是符合我们语文教学规律的。
《被遗忘的稻草》一文格调积极向上,作者借助那一垛稻草的命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揭示生命的意义,更让学生了解到生命价值的体现可以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分析这篇散文的时候,可以看到这篇散文明显的有两条线索:一是这垛稻草被人遗忘了,而另一条就是这垛稻草不甘心被遗忘。如果能找到这两条线索,那么整个文章的内容便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其中第一条线索是浅层的,而第二条线索则需要深入进行理解才能把握住。因此问题的设计就要帮助学生找出这两条线索来。其中设计的17题就是围绕第一条线索展开的,而后4道题则是围绕第二条线索设计的。因此从难度上看后面的题也要高于前面的题。例如第20题:
文章第⑥段写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稻草都在盼望些什么。
这道题是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题,它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整个文本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答案设计为:“盼望被发现,盼望被利用,盼望实现自身价值。”这3个盼望明显是3个层次的理解,逐层深入,每多答出来一点就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加深了一个层次,只有答出最后一层意思,才算是把这篇文章完全读懂了。这样的问题能体现出不同的学生在头脑中不同的思维过程,区分度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再如第21题:
作者在文章结尾写“腐草中已伸出了一朵油菜花”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围绕着前面最深一层的意思设计的问题,答案设计为:“表明那垛稻草虽已腐烂,却滋养了新的生命,它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自身价值。”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需要完全深入地理解文本之后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答案。由此可见,林林总总的散文虽然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进而探究文章的主旨,在此基础上来答题,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低头与昂首》一文,由我们身边的小事谈起,浅显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告诉学生为人处事中最基本的原则。这篇文章读起来并不难懂,中心论点也比较突出,学生很容易就会把文章结尾处“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这句话作为中心论点提炼出来,但如果这样就算读懂文章的话,这篇议论文就没有任何区分度了。其实在每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背后都有一个说理群来支撑,也就是作者的论证过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心论点背后的东西。事实上,这篇文章不仅仅论述了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既要低头又要昂首,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时候应该低头,什么时候需要昂首,低头不能低过什么程度,昂首不能超过什么限度,这才是作者论述的关键所在。所以在问题设计的时候,我们设计了第25题“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谦虚但不能放弃尊严,自尊但不能看低别人”这个道理。为了让学生更灵活、更深入地把握这一问题,我们还设计了第26题:
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也在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机动灵活地把握低头与昂首的尺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赞同他们的做法,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可以反对他们的做法,认为他们即便靠这种低声下气成功了,也是一个扭曲的灵魂,不是一个大气的人,他们两个人最终的结局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学生还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他们两个当初也没有“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他们是用表面的低头来掩饰内心的昂首,他们的内心中从未有过“逆来顺受”的想法,否则也不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了。这3种观点当然有高下之分(我个人认为能答出来第3种观点的学生对问题的把握更透彻,更有深度),但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说从整体上深入把握文章才是阅读和分析文章的根本。
以上是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问题设计意图,希望能对教师和学生今年的复习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2005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命题员,2007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命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