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南宋村的困惑与盼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宋村的困惑与盼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周洋当爸爸了,等你们来喝酒。”电话那头,周洋父亲周春生喜洋洋的笑容仿佛就在眼前。春节前闹洞房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新的生命已经诞生,时间快得不容人思考。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空气中也充盈着喜悦的味道。在憧憬一年收成的时候,远方的南宋村,会是什么光景呢?江苏省兴化市南宋村,作为一个留守的样本已被多次报道,带着希望,笔者决定再次前行。

丰收

从中堡镇到南宋村,约8公里。车在乡村公路上颠簸,空气中弥漫着水乡特有的甜味,让那颠簸也显得恍如在水中行船。车窗外白鹭时而飞起,时而缓缓落于河塘中,脖子一伸一缩地寻觅着食物。远处,是成片的草黄色稻田,正等待着收割;近处,一片片荷叶竖立,骄傲地等人来收获那深藏水下的白嫩白嫩的藕。“新爸爸”周洋早早等在村口,因为他家的鱼塘8点准时开捕,他想让笔者分享收获的喜悦。深一脚浅一脚走在田埂上,鞋很快便被露水打湿。三里路的距离,走到鱼塘,鞋子早已沾满泥泞。

周家的鱼塘占地90亩,是南宋村单体面积最大的,视野足够开阔。周春生开动投饵机给鱼儿喂食,饵料定点投向沉在水中的900平方米大网。不一会,水面上鱼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赶着争食。柴油机声由远及近,两条收鱼的机驳船停靠在鱼塘外的河边,五六个黝黑的壮汉跳上了岸。“起网!”听到周春生的吆喝,岸边的人开始用力拽绳子,原本沉在水中的渔网,逐渐露出水面,鱼儿纷纷往外逃窜。空间太小,互相挤撞的鱼儿大多又被撞向网中央,其中一些只能直直地空中跳,再重重落下。“这一网,起码有三四万斤。”周洋兴奋地说,收鱼的老板昨天打电话,要9000斤草鱼。说话间,渔网已经收口,几万斤鱼黑压压地在网内涌动。大伙慢慢往岸边拉拽,生怕把渔网扯坏。

突然,渔网似乎被什么东西挂住了。“会不会是去年打下的木桩?”有人嘀咕了一句。周春生已经忍不住脱下了外套,准备下水排除障碍。就在这时,拉拽的人稍微调整了角度,渔网又缓缓向前。网内的鱼,拥挤得更厉害了。

两名捉鱼高手穿上黑色橡胶衣,等渔网一靠岸,便跳入水中,从拥挤的鱼堆中挑选个头中意的草鱼,动作娴熟得令人惊讶――手一探入水中,便有一条草鱼飞起,被抛入事先准备好的小渔网内。其他几位壮汉也没闲着,用网兜将鱼捞到箩筐里,一筐筐过秤。“386斤”“398斤”“400斤”……收鱼的老板坐在磅秤旁记录着。周洋递了一圈烟,也坐了下来,认真记着每筐鱼的重量。一条逃生欲望特别强的草鱼跳出箩筐,在泥地里挣扎着。捡起来一过磅,三斤六两。“似乎小了点。”老板的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

苦恼

“去年草鱼每斤6块多,今年只有4块多,亏大了。”周洋并没有注意到老板的表情,自顾自地嘀咕着。周春生并不太在乎鱼价下跌,因为今年鱼的产量高,完全可以弥补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

老板猛吸了口烟,向周春生招招手,两人到屋里商量事情去了。没几分钟,周春生皱着眉头走了出来,对捉鱼的人说:“别挑了,等会儿。”

原来,老板嫌草鱼偏小,准备只收3000斤。“怎么能说话不算数?起网会伤着鱼,你让我们怎么办?”周洋有点急。经过多番讨价还价,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收7000斤。一大半入网的鱼儿,又被重新放回塘中。

原本丰收的场景,差点闹得不欢而散。而这种丰收后的苦恼和不快,竟在南宋村传开了。

回村路上,笔者碰到宋子豪的奶奶,正独自在摘棉花。子豪的父母长期在镇江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爷爷在附近的沙沟镇打零工,家里的农活,全落在60多岁的奶奶身上。

去年棉花4块多一斤,今年只有3块钱。“多大的工啊?从种棉花钵到现在,隔几天就要打一次农药,今年亏大了。”奶奶一边说一边叹气。今年她种了5亩地,4亩多种了棉花。

种田大户宋德于的情况也不乐观。63岁的他和老伴承包了23亩地,其中8亩种棉花,目前还没人上门收购。3亩水稻还没成熟,价格也没数。好在玉米比去年每斤上涨了5分钱,给了宋德于少许安慰。“如果种田能赚到钱,谁愿意往城里跑?”周洋对此愤愤不平。本想守着故乡、守着鱼塘,但收入没保障,他日渐心慌。“养鱼风险太大,外出打工,多少还能赚个纯利润。”周洋说。

乡愁

是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谁不想把家乡建设好,让家乡和外面的世界同样精彩。暑假期间,很多留守的孩子被接到父母打工的城里去,他们又是怎么理解农村和城市的呢?

笔者找到中堡镇中心校校长祭德华,他爽快地答应配合记者做一次小型调查,让那些到外地过暑假的孩子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六(1)班作文水平较高,就找他们班。”

40多分钟后,十多篇即时作文就放到了笔者面前。通过一篇篇文章,孩子们向笔者敞开了心扉。“浙江很大,但有的地方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大卡车呼啸而过,排放的尾气可想而知……相比起来,家乡的空气好多了……如果城里空气好一点的话,我或许愿意到那里生活。”学生沈高丽写道。“暑假我去了昆山,那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家住在马路边,好恐怖,一不小心,出门就会碰上急来急往的车。我也不能随便出门,因为人生地不熟,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学生苏灵欣写道。

“爸爸妈妈在苏州,那里没有湛蓝的天空,没有新鲜的空气……虽然在苏州穿得好、吃得好,但是没有玩伴,我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家写作业,再也不想去那儿了。”学生罗玉成写道。

“在上海每天早上起来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又不能出去玩,只能在家看电视。农村的早晨没有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只有清脆悦耳的鸟鸣……还是农村好。希望爸爸妈妈暑假能回来陪我。”学生房雨婷写道。

大多数孩子都羡慕城里的物质生活,但真正去了城里,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想回家,盼望父母能回农村和他们团聚。而留守的妇女,又何尝不盼望丈夫在家多住些时日呢?

47岁的谭玉华站在家门口一人多高的草垛上,接着邻居陈春旺递上来的黄豆秆,用力码好。“丈夫是木匠,在哈尔滨打工,他不愿意我出去。”谭玉华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道,儿子在无锡上班,27岁了,刚结婚还没房子,“一套房要70万元,我们还要苦多少年哦。”

“男人不在家,她不容易啊,一个人哪忙得过来。”66岁的陈春旺说,谭玉华一年苦到头,也只有万把块钱收入。如果附近有个工厂,她或许就能找到份工作,外出打工的人也会回来不少。

求解

问过南宋好多村民“怎么解决留守问题”,他们能想到的,就是希望附近有工厂。笔者与中堡镇和兴化市多位领导沟通,他们均表示,搞村办工厂的做法已经过时,关键要看农村如何转型、农民如何职业化。至于怎么转,他们一筹莫展。

回南京的路上,笔者路过了六合区竹镇的“巴布洛生态谷”。国庆前刚开园的生态谷,是一家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和绿色健康食品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综合体。距离南京城区80公里,地处六合区的“边角料”,这里原来散居着4个自然村的1000多户农民。经过5年的建设,农民全部集中居住,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生态谷也初步开发出现代旅游观光葡萄产业园、现代都市牧场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园。

国庆期间,自驾游旅客蜂拥而至。尽管每车要交200元门票,7天仍涌来近20万人次。游客在这里钓鱼、挖藕、喂养牛羊、欣赏美景、品味美食,忙坏了公司员工,也乐坏了当地村民。生态谷因此成为黄金周期间,南京新增景点最亮的一家。

江苏永鸿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生态谷的投资方。公司董事长胡鸿飞说,通过拆迁安置,当地农民每家获得了十几万元至几十万元的一次性补偿。农民不仅能获得固定的土地租赁费,还能在生态谷里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目前已经让1000多位中老年农民重新就业,还吸引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来。”

54岁的李庆凤是金竹村人,正和20多名中老年妇女在葡萄架下除草,身着统一的印有“巴布洛”字样的背心。“除草每天60元,每天8小时。”在她看来,她也算有了份工作。

李庆凤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南京、镇江工作,月收入有四五千元。“赚得多,花得也多,如果能在家附近工作,哪怕少赚点,也是划算的。”虽然33岁的大儿子还没成家,但李庆凤已经开始考虑孙辈的教育问题。“现在小孩都很聪明,教什么会什么,可我们什么都不会,最好由他们的父母亲自教。”至于做木匠的丈夫,现在每天在镇里有200元收入,李庆凤却非常羡慕生态谷的保安。“保安每月工资两千多,不算高,但很固定,还包吃包住。如果有机会,我会让两个儿子回来应聘。”

聊着聊着,李庆凤抱怨起来:“以前有地种时,粮食蔬菜基本不用买,现在没地种了,从锅底到锅上都要花钱,还得交物业管理费。”“现在的生活与以前比,你更乐意哪种?”笔者问道。李庆凤愣了一下,琢磨了十几秒,坚定地说:“还是现在的好。”李庆凤说,以前农村又脏又乱,不仅辛苦,收入还没保障,“不管哪种生活,没有养懒汉的。”

勤劳的中国农民,不管是外出的,还是留守的,都不是懒汉。巴布洛生态谷改变了金竹村的生态和李庆凤的生活,能改变南宋村和周洋的吗?胡鸿飞表示,愿意到南宋村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