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风神绰约 超然脱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神绰约 超然脱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魏晋时期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玄学兴起,并取代儒学的地位。这样品评人物不再以道德、操守、气节等儒家标准为主要内容,而开始转向人的才情、气质、格调等。进而又扩大到人物的容貌、言行、举止与精神状态。由于事关人物品藻定位,书法获得了更大的重视,东晋四大家族王、谢、庾、郗门中书家辈出。同时在尚新奇、好妍美,以风神绰约超然脱俗为高的品藻风气影响下,书法在创造性上获得了巨大发展。其中,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的代表性书家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最著名的书迹,当首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时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等42人,于三月三日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为祓禊盛会,诸人饮酒赋诗,王羲之为之作诗序,即《兰亭序》草稿。兰亭序作为行书体,已全无前代书家的古拙之气,笔法与结字皆精巧严密,也是王羲之传世作品中在风格上作为秀美新妍的一件,是开拓后代新风的杰作。下面谈谈其主要的笔法特点。

1.点画包括斜点、竖点和平点等

斜点如“寄”字,尖锋轻落笔,用力向侧向按笔,转锋向左上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意连下笔。竖点如“察”字,锋轻落起笔,调转笔锋向下稍行即驻,行笔略弯,回锋向上蓄势,向左出锋,意连下笔。平点如“流”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铺毫,行笔略弯,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意连下笔。

相向点如“舆”字,左点收笔出锋呼应右点,两点中间无论有无笔画间隔,都宜相向且彼此呼应。还有纵连点如“於”字,横连点如“丝”等,都变化万千,各具姿态。

2.横画包括长横、左尖横、下挑横等

长横如“不”字,尖锋轻落起笔,提笔折锋后向右行笔,至末端,取势上抑,略向右下按笔回锋收笔。左尖横如“形”字尖锋轻落,折锋引笔右上行,至右端提锋翻笔,向左藏锋收笔。下挑横如“言”字,露锋斜落纸,折中锋引笔右上行,至右端略按笔回锋蓄势,向左下出锋。

3.竖画包括悬针竖、垂露竖、曲头竖、带钩竖等

悬针竖如“毕”字,逆锋轻落起笔,顺势右下稍按,将笔锋调中后向下行笔,边提笔边出锋。垂露竖如“引”字,露锋起笔,向右稍按即转中锋,向下行笔至竖画末端稍驻,即向左上回锋收笔。曲头竖如“曲”字,尖锋入纸,顺势向右下方略行,转锋向下直行或稍带弯势。带钩竖如“仰”字,带锋轻落起笔,转笔以中锋向下行笔,行笔至竖画末端回锋蓄势,向左方勾出,钩势平且锐。

4.撇画包括短撇、平撇、斜撇、带钩撇、曲头撇等

短撇如“作”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右下按,翻锋折笔以中锋向左下快行,撇势陡峭,将笔力送至撇尖。平撇如“和”字,撇势平坦,轻锋逆落,顺势右按,回锋蓄势,向左下快行撇出。斜撇如“合”字,顺锋切入纸,撇头稍大,转中锋向左下行笔,边行边提,收笔力送撇尖。带钩撇如“咸”字,露锋起笔,顺势引笔中锋向下行笔,略带弯势,至收笔处回锋蓄势即向上出锋,意在连写下笔。曲头撇如“今”字,露锋起笔,顺势弯行作曲头,折锋转势向左下行笔。

5.捺画

捺画是兰亭序中一个极具活力,又富有灵性的笔画,在构字中起关键的平衡作用。

斜捺如“及”字,顺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下边行边按,或直或微弯,收至捺角处按笔稍重,随后提笔回锋收笔。平捺如“趣”字,逆锋起笔,折笔向下稍顿,提笔转中锋向右下徐徐行笔,取势平坦,至捺脚稍驻蓄势,提笔向右捺出。反捺如“眩怀)”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向左上回锋收笔,捺脚或方或圆。

6.钩画

钩画在兰亭序中变化较多,其形态或上或下,或明或暗,或转或折,姿态百出,各尽其妙。

横钩如“室”字,露锋轻落起笔,顺势向下略弯,折笔转中锋向右行笔,至钩处向右下顿笔,转锋沿原路回锋蓄势,向左下勾出。斜钩如“哉”字,尖锋轻落起笔,顺势向右略按笔,转笔调中锋向右下作微弯行笔,至钩处轻顿,回锋稍驻蓄势,用力向卜勾出。

卧钩如“悲”字,顺锋起笔,向右下边行边按,作横弯势行笔,至钩处回锋驻笔蓄势,向左上用力勾出。竖弯钩如“^(观)”字,藏锋逆入,转锋向F,中锋行笔,至弯处向右圆折,边行边按向右行笔,至钩处回锋蓄势,向上略偏左钩出。横折纵钩如“猓ㄆ)”字,尖锋轻落纸,顺势向右上行,笔画渐粗,顿折调中锋向下行笔,弯势向里收敛,至下部弯势要向外展开,回锋向上勾出。

7.折画

折画书写时应注意折者顿而有方,转者转而圆润。折画包括横折、竖折、斜折等。

横折如“日”字,露锋起笔,按横法作横画,至折锋处顿笔,然后用中锋下行作竖,收笔时回锋。竖折如“山”字,尖锋落笔,顺势略按笔,转锋向下中锋行笔,至折处回锋转折向右行笔至,末端微昂即向右下按顿,以圆笔收尾。斜折如“妄”字,露锋起笔,折笔以中锋向左下行笔,顿提回锋向右下边按边行,稍顿后回锋收笔。

除了《兰亭序》以外,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都是其行草书中的经典名帖。这几帖。行草相杂,字形欹侧生姿,章法动荡不定,中、写中带有强烈的即兴性,在用笔上,极具巧心,精美细腻,中、侧锋并用,圆转、翻折兼施。点画形态变化多端,极具其自身语言的丰富性,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风格形式,这些都是构成其奇伟洒脱风格的重要因素。

我在创作中,最常用的就是行草相杂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作品《苏轼临江仙》中表现较明显。这幅作品除了追求行书兰亭序的笔法外,还杂以《丧乱帖》《二谢帖》以及《十七帖》等帖的艺术风格,尤其注重线条变化,墨色变化,在用笔上偶尔夸张二王的侧锋绞转,增强字结构的大开大合,以赢得视觉冲击效果,努力达到风神绰约,超然脱俗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