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干旱地区整地抗旱造林效果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干旱地区整地抗旱造林效果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丘陵沟壑和硬梁地相对集中的准格尔旗为试验地点,采取鱼鳞坑和水平沟的整地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并在鱼鳞坑整地区域设置径流小区,观测其蓄水保土性能,从而研究整地对抗旱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干旱地区整地造林

中图分类号: S342 文献标识码: A

整地是实施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林木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得到改善,造成利于林木生长发育的立地因子良性组合,并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良好效果。合理的整地技术规格,对于促进苗木成活和生长,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减轻干旱及风沙危害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鄂尔多斯地区的环境特点,研究整地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所起的抗旱作用。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选在准格尔旗的丘陵沟壑和硬梁地集中区,该区地处晋、陕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接连处,地理位置为N39°16′~40°20′,E110°05′~111°27′之间,为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2~8.7℃,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升高。年温差由北向南为71.1~68.1℃。日温差为12.5~14.l℃。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炎热而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剧烈。1月平均气温在-10.8~12.9℃,极端最低温度为-32.8℃,7月平均气温在25~29℃,极端最高温度39℃。年降雨少而集中,多在7~9三个月。降雨年季变化大,最低年仅142.5mm,最高年为636.5mm。年平均为400mm。蒸发量年均2093mm。年均湿润度0.3~0.34。受季节风影响,夏季多偏南或偏东风,晚秋至初春多西北风。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的选择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设置固定观测地。选定丘陵沟壑和硬梁地立地相对集中的准格尔旗作为试验地。

2.2 整地方法

(1) 鱼鳞坑整地

坑穴为近似半圆形的破土面,坑穴间排列成三角形。挖坑时先把表土堆在上方,把生土堆在坑的下方,将熟土或表土再填入坑底,坑穴的下方外缘用生土做成半环状土埂,埂高20~25cm。坑穴的月牙角要制成斜沟(引水沟),以蓄积雨水。坑内侧做成蓄水沟与引水沟连通。

(2) 水平沟整地

整地方向沿山坡登高线进行。水平沟断面形式采用梯形水平沟。水平沟的设置为品字形,利于保持水土。挖沟时用底土培埂,表土用于内侧植树斜面的填盖,以保证植苗部位有较好的肥力条件。

2.3 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整地方式主要是鱼鳞坑、水平沟两种方式,并在鱼鳞坑整地区域设置径流观测小区。调查研究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设置径流观测小区,研究整地对降低径流、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2) 在雨后15h和雨后10d,对比整地区域与对照区内栽植坑内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采用“HH2土壤水分速测仪”测定0~20cm土层的土壤容积含水量,进一步分析研究整地措施对抗旱造林时在蓄水保墒方面所起的作用。

(3) 不同年份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株行距的栽植坑内土层厚度变化情况,分析整地对抗旱造林所起的作用。

(4) 调查不同年份下苗木的生长量,分析整地后苗木生长状况的变化情况,从而总结不同整地方式对苗木生长所起的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整地抗旱措施蓄水保土性能分析

我国干旱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带,可以说每一种合理的整地措施都具一定水土保持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水土保持简易工程。整地是实施生物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基础,它能够促进林木生长,郁闭成林,避免林地直接遭受雨水冲刷,合理的整地措施与林木一起发挥较好的蓄水保土效果。以鱼鳞坑为例,分析整地措施对林地蓄水保土的功效。

通过鱼鳞坑整地,径流模数为397.56 m3/km2・a,冲刷量为42.5而对照区分别为1559.79 m3/km2・a,341.7 m3/km2・a,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鱼鳞坑整地区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和径流带走的泥沙量明显少于对照区域,即没有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从测定结果来看,对照区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是鱼鳞坑整地的3.92倍,单位面积内径流带走泥沙量是鱼鳞坑的8.04倍,由此可见,鱼鳞坑整地的蓄水保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每一个鱼鳞坑都能形成一定的积水容积,将坡面的雨水径流贮藏起来,使干旱区有限的自然降水补给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径流损失,相对提高林木的抗旱能力。

从整地区域与未整地区域的地表物质机械组成来看,整地区域地表细粒物质所占比重比较大,整地区域0.01~0.005、0.005~0.001、

2.3 不同整地方式苗木生长状况分析

苗木长势的主要衡量指标是苗高、地径、当年生长量、成活率等。为了调查不同整地方式对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选取这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如下:鱼鳞坑整地区苗高、地径、当年生长量、成活率分别为103.08cm、29.66cm、24.15cm、94%;水平沟整地区91.50cm、21.62cm、25.07cm、92%;对照区为69.90cm、14.62cm、19.85cm、74.67%。

从这个结果来看,鱼鳞坑整地的区域,苗高、地径、当年生长量和造林成活率分别比对照区域高33.81cm、15.04mm、4.30cm和19.33%,水平沟整地分别比对照区高出21.6cm、7.00mm、5.22cm和17.33%。由此可见,整地区域苗木长势明显优于未整地区域,而且造林成活率也显著提高。结合前面蓄水保土性能和土壤含水量的分析,说明经过整地后,林地的立地条件得到改善,向有利于林木生长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整地是提高抗旱的一项重要措施。

4 结论

(1) 采取整地措施,能够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地表的冲刷量。从径流场的观测结果看,对照区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地表径流量是鱼鳞坑整地的3.92倍,单位面积内径流带走泥沙量是鱼鳞坑的8.04倍,由此可见,鱼鳞坑整地的蓄水保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 从栽植穴内土壤水分的测定结果看,整地区域土壤水分含量大幅度提高,栽植坑内土壤平均含水率均比对照区高8~9%,从而相对提高抗旱性。

(3) 从苗木长势来看,整地区域苗木长势优对照区。由调查结果知,鱼鳞坑整地的区域,苗高、地径还、当年生长量和造林成活率分别比对照区域高33.81cm、15.04mm、4.30cm和19.33%,水平沟整地分别比对照区高出21.6cm、7.00mm、5.22cm和17.33%。

(4) 合理的整地措施,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土作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与林木一起产生水土保持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玉林.五种抗旱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2003(01).

[2] 韩蕊莲,景维杰等.黄土高原人工整地与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08).

[3] 田有月.汇集径流整地在抗旱造林中的作用[J],青海农林科技,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