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台湾调整大陆作品引进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台湾调整大陆作品引进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暑假,台湾的印刻文化出版社准备重新推出已故作家木心的文集。

之所以说重新推出,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的洪范、雄狮文艺、元尊等出版社分别推出过木心的一些作品。笔者见过几本当时的出版品,制作水平很高,业内人反映也很不错,可惜并没有引起广大回响,算是叫好而不叫座的产品。

今天来看,纯文学卖不好似乎是常态,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纯文学作品是最畅销的图书类型之一。

木心作品重新在台出版之所以值得拿出来谈一谈,是因为除了极少数作者,绝大多数大陆作家的作品在台湾推出繁体字版后,销售状况都很普通。

举个例子,台湾的馥林出版社在六七年前曾经密集推出过大陆非常知名与畅销作家的作品,如韩寒、梁晓声、易中天、王强、张洁,销售状况却都不怎么理想。

无独有偶,其他台湾出版社推出的大陆重量级作家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也大多是叫好不叫座。

这种情况,一直到最近一两年才开始被打破。台湾出版业者改换了一个新的类型进行引进,将小说暂且放下,改为引进散文、杂文或小品文。

回头仔细深思,早在几年前被引进台湾的大陆作家,作品畅销热卖的,几乎都是散文,如杨绛、余秋雨、章诒和、余杰等。或许是台湾的出版人也发现了这个销售趋势(散文强而小说弱),于是改变策略,将重心放在散文、评论文章而非小说。

调整后作品的销售状况是否真的大幅提升还不清楚,但社会影响力却有了大幅度提升,开始有媒体或文化人或读者讨论这些大陆作家所写的散文随笔,甚至邀请这些作家到台湾座谈或举办活动。

笔者的观察是,大陆作家的小说之所以无法引起广大回响,主要原因在于作品本身牵涉到太多具体生活细节的描述,与台湾读者有一定的隔阂,以致于业内人士虽然喜欢,但一般读者却缺少兴趣。

评论或散文则略为不同,特别是评论文章,处理的主题是大陆现代的发展状况,更多着重在分析与探索,能让台湾的读者更快且全面地掌握大陆发展的状况,了解大陆社会关心的话题与问题,且免去了阅读许多细节。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了解为何韩寒的小说在台湾没有引起回响但其散文集出版后却有颇多评论。

也就是说,台湾社会将当代大陆作家的散文与评论文章,当作一窥大陆社会发展的管道,满足了台湾民众想要了解对岸这个已经成为巨大经济体,貌似我们很熟悉但却有很多不同以及不为我们所知的社会的发展型态与变化。

也因此,木心作品文集在台湾推出繁体字版是有其象征意义的,除了代表一个社会每隔十年二十年,就应该重新审视一部作品是否应该改版重出,也代表台湾社会想更多地了解大陆作家的作品。

说来有趣,木心虽然是大陆作家却长年旅居海外,且作品其实首先是在台湾出版发行,后来才因为陈丹青先生对大陆市场的引介而引爆木心热,这股木心热又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热潮而飘洋过海来到台湾,点燃了台湾出版人对于重新出版木心作品的热情。

木心作品的传播途径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代表着台湾业者的出版选题已经受到了大陆文化热潮的影响。此一现象也表明,两岸文学与文化交流互动的稳定发展,而这个交流互动的影响模式往往会以令人意外的方式登场。更值得关切的是,未来旅居海外的华人作家将如何影响两岸的文学作品的开展与引介?!

无论木心文集在台的重新出版,还是大陆作家作品引进台湾模式的调整,都显示出两岸出版人热切而积极地想找到可以让两岸交流互动的稳定桥梁,拉近两岸读者了解彼此社会的距离。这是好事,两岸若能多一些理解就能少一些误解,对于两岸和平交流非常重要,影响力不可小觑。而这或许是两岸出版人在赢利之余,放在内心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