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水\人和谐共居的经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最佳实践区 城\水\人和谐共居的经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为了展示这个主题,上海世博会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城市最佳实践区,这将是世博会最大的场馆。组织者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区域中,看到世界各地的城市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2009年5月。上海世博会发出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征集公告,最后收到了106个城市自荐案例和上百个国际组织推荐的案例。

经过来自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组织的专家评选,有40多个城市的55个案例入选进入实践区。

天津的海水淡化和利用水平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杭州申报的案例《以西湖为核心“五水共导”治水实践造就“品质杭州”》也位列其中。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是国内外生态的、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在这里,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科技文化的神奇与魅力不时让人啧喷称赞。城市未来的美好生活令人陶醉和幢憬。

上海:国际都市的水乡风情

作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上海市历史、文化、商贸、经济似乎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她位于长江之箭与弧形海岸线的搭接处,背靠太湖,面临东海,北挟长江口,南濒杭州湾,城内有黄浦江和苏州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历代人民在这里编织出江河湖海的秀美图案,绘就了水乡都市的别样风情。

上海的历史人文已经与水难以割舍地纠结了数千年。如今站在石湖荡的杨柳岸边,坐在朱家角的石拱桥头,行走在金泽、枫泾、南翔、练塘的水边街巷,小桥,流水,飞雨,人家,梦一般的江南水乡,诗一般的古典风情,断断续续,若隐若现,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一片片净土,润泽着浮躁的心田。

上海的城镇浸润了千百年来的水文化。近年来,位于淀山湖畔、具有千年历史的朱家角镇,正式启动了以“古”文化、“水”文化旅游为核心,以休闲度假和生态居住为特色的朱家角中心镇建设。这里水文化底蕴深厚,保留有明清特色的古镇、古街、古桥以及粉墙黛瓦的临水民居,拥有童天和药号、泰安桥以及江南名园课植园等20多处景点。经过3―5年的开发,朱家角镇将建成展示上海历史文化,凸现水乡特色风貌,生态环境一流,人水和谐相依的小城镇样板。

上海的园林景观,更是因水而美、因水而活、因水而秀。无论是古典型的,还是现代式的,都能从中体会到因水成景、以水造景、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巧妙。具有300年历史的松江醉白池,以一泓池水为中心,池周古树参天,楼、堂、轩、榭错落有致,草堂跨于池上,廊亭依水,鱼乐池中。

而具有450年历史的南翔古猗园,更是以“十亩之园”的规模,建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园、南翔壁6个景区,以绿竹依依、曲水幽静、建筑典雅、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以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

建于500年前的嘉定秋霞圃,有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塘、以邑庙等4个景区48个景点,以亭台楼阁,华池曲径,茂林修竹,低栏板桥,断岸滴泉,假山奇洞,几乎囊括了园林艺术的全部元素,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为江南古典园林精品。

临水而居,与水为邻,是人类诗意的精神家园。如今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随着人水和谐共处的新型人水关系的不断调整,水文化理念逐步扎根于人们的思维之中。河流自然化、人文化给人们以教育、以熏陶、以舒适的生活,水与波、光与影、绿树与湖泊、鲜花与河流的生态和谐人居环境不再是梦。

成都“活水公园”赚足人气

在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案例展示中,主题为“活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的成都活水公园,以平面布局独特的“鱼”形轮廓,喻示人类与水和自,然的“鱼水”关系。活水公园模型包括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模拟自然森林群落、环境教育中心等设施,同时,四川特有的植被及太阳神鸟、川西小筑等历史文化元素为活水公园增色不少。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污水如何通过大自然修复,变成清澈的活水:最佳实践区的雨水将被收集进地下蓄水池,再流经前置处理池、芙蓉花形的水雕塑、鱼鳞般的植物塘床等工序,通过一系列沉淀、吸收的生物和化学过程逐渐得到净化。在“鱼”的尾部,清洁的水通过臭氧氧化塔进行消毒处理后将流入亲水空间,这里会设置互动感应喷泉,只要大家脚踩“键盘”,便能自己指挥一场喷泉秀,人们可以尽情接触洁净的喷泉,切身体验水嬗变的神奇过程。

该展例将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永久保留的案例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实物建设形式亮相世博会的案例之一。1998年建成的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首座以展示“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为主要内容、以水保护为主题的生态公园,曾获联合国人居奖。

声名显赫的成都活水公园的诞生,却是源于成都府南河岸的严重污染。

府南河使成都城双流环抱,多少年来被称为城市的“翡翠项链”。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府南河遭到严重污染,河水里满是化工原料、生活垃圾……整座城市弥漫着腐朽、酸臭的味道,府南河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臭水沟”。

1993年起,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4年后,在耗资27亿元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尾声之际,美国水保护协会创始人贝西-达蒙(Besty Damon)向成都市政府建议,在府南河边修建一个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公园,为这项大型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成都活水公园由此诞生。

无论雨天还是晴天,成都活水公园总是浸透了潮湿的味道。

公园不大,但拥有森林般极好的环境。人们可以看到城市里罕见的鸟和虫,青葱色的蕨类植物:一个山坡下有标志写着“有蛇出没,请注意”。

成都府南河在一旁缓缓流动,部分河水穿过这个鱼形的公园,从鱼嘴开始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植物塘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最终经过大自然的洗礼重归府南河,水由浊变清。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成都活水公园的休闲功能和教育示范意义远远大于它水处理的实际功能,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向城市的人们传达出一种自然、生态、和谐的人、水、城共生理念。

天津丰满的城骨感的水

从字面意思看,实在看不出天津也会喊“渴”;在现实生活中,水龙头里丰沛的水供应,也可能让天津城里的很多人对于水危机并没有直观的感觉,但事实上天津的人均水资源量为16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五分之一。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一直是天津城市建设和生活的主题。

严重缺水的现状促生了众多天津式的水资源开发项目: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就是其中主要一项。目前全国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3。

天津的海水淡化和利用水平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天津 生产的海水淡化装置已出口欧洲、中东地区,并先后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建设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天津北疆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的首套装置也已经在天津顺利投产。

推广城市再生水处理技术也是津门一景。仅天津大学三座再生水处理站1年就能节约30多万吨水。中水可以用做园林绿化、洗车、冲厕等水源,1吨中水的成本还不到自来水的一半。现在天津很多小区已经实现了自来水与再生水双供水系统。预计到2010年年底,全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87%,再生水利用率将达到20%以上。

节水型单位建设是天津的另一大手笔。

首先是节水型小区。被评为“新型节水小区”的梅江芳水园小区,每家都会安装3个水表:直饮水、自来水、再生水,三套管道供水系统可以让人们养成一水多用的习惯,自来水洗菜、洗澡,再生水冲厕。此外,小区的整个景观水系全部使用的是中水。除了梅江,天津改造了14个小区的节水器具,这样一年可以省出20万吨的水,小区还预留了多座收水井和蓄水池,并在停车场和人行道铺设了透水砖,雨水也可以及时地收集。现在新建小区节水型器具普及率已达到了100%,新建的节水型小区近20个。

景观用水也是城市用水的一大项。在津河王顶堤段,有一处人工瀑布很吸引人,其实它不仅是一处人造景观,还作为景观河道的曝气装置,有改善河道水质的作用。像这样有节水作用的景点,天津还会建造很多,比如建成以海河干流为中轴,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外环河等为循环的网状水系。通过自流、泵站等形式的水体循环,形成海河、外环河、津河等城市河道的水体交换,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工业用水的节约和回收利用更具有战略意义。被命名为“天津市节水型企业”的天津一汽夏利公司,从锅炉表面到车间浴池改造了五项节水项目,这样每年可节水24.24万吨,节约资金138.14万元。现在天津企业普遍节水20%左右,更高的有40%,还有不少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71%。

这就是今日的天津,由于对水的高效利用,而维持了人、水、城的另一种和谐。

杭州:晒湖之畔的品质人居

从8000年前“依海而居”,5000年前”依湿地而居”,到建城后“依湖而居”,以及现阶段向“依江而居”、“依河而居”。杭州,通过水的治理解决人水矛盾,实现了“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杭州有秀甲天下的西湖水、名扬中外的钱江潮,有“国之瑰宝”运河、“城市之肾”西溪,同时,杭州湾又连接着东海。所以,杭州是一座江、湖、河、海、溪“五水”并存的城市,从古代起就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宜居城市,如“人间天堂”、“生在苏杭”等。其中重要的支撑,也就是水的文化和意蕴了。

杭州馆有800―1000平方米,整体轮廓呈五边形,由一块块“五水青砖”围合而成。“五水青砖”,是由“五水”注八玻璃砖中而形成的。

展馆有五个入口,分别通向江、河、湖、海、溪五个体验区,进入体验区就像走进了立体电影院。如果站在西湖的体验区中,用3分钟时间,你就可以感受到四时西湖的变幻,春天的柳枝似乎会吹拂到你的脸上,冬天的雪片,会飘落到你的肩头。如果在钱江潮体验区,则会随着地面的起伏,感受到潮起潮落。

进入杭州馆参观,还可以进行现场互动,当一回“西子湖畔浣纱姑娘”,做一件个性化、高科技的丝绸织锦:看一段茶艺表演,品一品龙井茶香,感触一下“人间天堂”的品质人居生活的意境。

澳门:海洋文化下的节水战略

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端,三面环海,由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和澳门国际机场部分组成,其文化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但她的面积仅23.5平方公里,几乎没有淡水资源。就在30多年前,澳门常常备用数十艘水艇,每天轮流到珠海湾仔银坑装水,运回后由挑水妹子挨家挨户去送;往往供不应求。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澳门当局为解决水荒困境,向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在珠海建水库供水的请求;1958年,广东省政府根据澳门的请求,决定在珠海湾仔兴建竹仙洞、银坑两座水库储集雨水供给澳门使用。1959年,竹仙洞、银坑两座水库动工兴建,1960年3月和7月相继建成通水。虽然当时供水量很少,每日仅为7000立方米至1万立方米,但已较好解决了当时澳门用水问题,并由此开始了珠海对澳门供水的历史。然而由于人口增加、水资源污染、水质普遍下降的现实,珠澳两地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

为根本解决珠澳两地用水问题,珠海市委、市政府把目光投向了西江水。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的协助下,珠海选定了引水量丰沛、污染低、自净能力强的方案,即从西江磨刀门水道引水输向澳门,并于1984年10月成立了对澳门供水专营机构――珠海经济特区对澳门供水公司。

如今,珠海向澳门的年供原水已由最初的125万立方米上升至5400万立方米。

2004年,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捐赠首座饮用水喷泉“和丽女神喷泉”给本澳市民,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户外解渴的方便。2005年,由于“和丽女神喷泉”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澳门自来水决定赠送第二座“和丽女神喷泉”,服务本澳市民。第二座“和丽女神喷泉”座落于凼仔地堡街。这种集实用和景观双重功能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澳门的城市功能。

澳门与祖国血脉相连,具体到水领域,更是很明显地体现这一点。目前,澳门原水约有97%来自珠海。

在依托内地水源的同时,澳门自身也在积极开源节流。

据澳门港务局局长黄穗文介绍,澳门成立了在港务局领导下的”构建节水型社会工作小组”,工务局、民政总署、卫生局、新闻局、澳门自来水公司等都是小组成员,这个跨部门的小组承担起节水推动工作,并于2009年11月23日了未来15年的《澳门节水规划大纲》(咨询文本),向市民征集意见。

在节流方面,除了节水器具的普及,具体进行的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宣传教育,以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同时采用经济措施,引入新的水价机制进行市场调控。

澳门目前每日人均用水一直保持在160公升左右,这是完全可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用水量。无论怎样,澳门人都正在用他们的科技和智慧逐步改善着这座岛城水资源的被动状况,构建人、水、城的新型和谐关系。

香港竭力“悭水”成自觉习惯

今天的香港地区包括香港本岛、九龙、新界等岛屿,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香港自1841年开埠以来,一直为寻找足够的水源而烦恼。这个人烟稠密的工商业中心,在过去155年的历史中,在几乎完全欠缺天然资源的情况下,大部分时间内均饱受水源匮乏之苦。

水桶、人群,排成漫长的人龙慢慢地蠕动,看着水龙头的水一点一点断断续续滴进桶里,心里担忧着这桶水究竟还能熬多久。这一情景,并非是电影里 面的镜头。这一刻,时间定格在1963年的香港。

水荒,过去一直困扰着香港。“月光光,照得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这首民谣就是香港被水荒所困的真实写照。

在当时开源手段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市民必须先从节水八手:减少洗澡次数、两周洗头一次,一些学校取消体育课,减低学生在校的体力活动,以免增加洗澡次数。

1963年,香港政府制定法例,严禁市民浪费饮用水,违例者轻则罚款数百元至数千元、终止供水服务,重则要受牢狱之苦。1963~1964年间,因违反珍惜用水条例而被检控者,几乎每天都有。由于政府严厉执行罚则,使社会上的珍惜用水意识高涨,竭力”悭水”(节约用水)。

1963―1964年,香港社会节省用水的方法,可谓层出不穷。饭后或睡前以吃苹果代替刷牙;全港各地方社团纷纷举办各种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呼吁全港市民珍惜用水;医院由于每次外科手术均需使用大量淡水,遂宣布暂缓慢性疾病开刀手术:除煮食及医疗必要用水外,其余洁净用水,用井水或循环使用水的方法代替。

香港政府在供水问题上,进行过许多尝试。

首先是利用溪涧、井泉之水。这在香港开埠初年、人口很少时可以解决用水问题。

其次是修建水塘。为了发动大家广开水源,政府也鼓励私人办水务,因此出现了私人兴建的水塘。在兴建水塘的同时,政府也很重视对水塘周边地段的生态环境的规划,使附近的自然环境得以改观。如今,昔日的水塘已不再是港人的主要饮水渠道,但因其附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塘区已成为人们理想的休闲度假地。

第三个办法是利用海水。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海水淡化工程。第一座海水淡化厂于1970年兴建于青山道大榄涌水塘附近。此外,为减少对淡水的浪费,香港自1950年开始筹建海水冲厕系统,到1999年居民海水冲厕率已达78.6%。

第四种办法是引东江水入港。东江源出江西省南部,向西南经龙川、河源、惠阳和东莞,由虎门八海。引东江水入港的办法是:先将东江水引入深圳水库,再经两条横跨深圳河上的水管,将水输入木湖的接收水池,最后输入木湖抽水站,供港人使用。港人使用东江水的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为引水事宜,当时的港府曾多次与内地商议。

1989年,粤港双方签署长期供水协议。从1960年至今,港人使用东江水的数量逐年递增。至1996年,广东每年对港的供水量已占全港用水需求量的70%以上。目前,来自广东省的供水是香港最主要的水源,至此,香港的供水问题基本解决。

广州生态的“山城水田海”格局

为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中找到契合点,不断优化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从1996年起,广州就提出“建设高效舒适的城市环境”。其中,“高效”着眼的是工作环境,“舒适”侧重的是生活环境。

1999年,广州市委、市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并在2000年将其列入“十五”规划。“十五”期间,广州共投入800亿元改善环境。2003年,该市又提出推动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优化发展。2004年,广州市政府用了3年时间,投入50亿元资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青山绿地”工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2005年,又把城市发展实现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写入了“十一五”规划。

体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大手笔之一,就是广州要建集“山、城、水、田、海”于一体的生态都市,构筑“区域生态环廊”、“三纵四横”的生态主廊道,形成“山水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山水”,构建一体化城乡生态安全格局。

广州北部有成片的山林地区,中部是平原城市化地区,珠江横贯而过,东南部有广阔的水网农田和海域地区,“负山、通海、卧田”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态特征。经过上百个项目的建设,可以觅到这样一道轨迹:广州市突破了以往“云山珠水”的格局,突破了3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格局,放眼7000平方公里的大广州,形成了“山城水田海”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工程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臭涌”边紧闭20年的居民住宅窗户打开了:两年绿化了50个公园:绿地“氧吧”就在家门口:全市45座人行天桥成为城市空中花廊。从2004年起实施的“青山绿地”工程,利用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发展和郊外林地建设各类公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使市民出门50米至100米就有公园。2005年又投入1.1亿元,新建了黄村、永泰等13个公园,总面积达510亩,免费向市民开放。

目前,广州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区绿化、路网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保护区以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生态布局。如今,广州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5%,比10年前增加11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10.34平方米,增加12倍。

在森林营造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构想正在逐步实现,一道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带+林区+园林”的城市生态新体系正在形成。“十五”期间,广州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在特大城市的环境建设中闯出一条新路。2002年11月4日,广州捧得“迪拜改善国际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是联合国为表彰广州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的努力而颁发的。

从2007年开始,广州市在河涌治理方面又打出“亲水”城市品牌。

广州市政府还认识到,要整治河涌,当务之急就是保护湿地,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该突出“湿地生态城市”的理念。城市规划必须包括湿地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区湿地率(水面率)不低于10%,湿地占城市绿地面积比例应达50%;湿地环境、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应得到良好保护;城市景观建设要体现出亲水性。

因此广州城市建设“一号工程”的河涌治理,已从一开始的简单水利治理到越来越注重治理与文化、商业、生态特色的结合,这是绿色意识下生态城市建设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