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总结提高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包括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强化防微意识,控制毒率;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等内容,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原蚕区;蚕种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72-01

近年来,蚕桑生产逐年萎缩,饲养量下降,蚕种供过于求,严重影响桑蚕制种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用种单位对蚕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蚕种生产的原蚕区来说,必须规范桑园管理,重视以防微为中心的消毒防病,狠抓技术关键环节,强化内部质量管理等措施,才能使蚕种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实现蚕种的优质、高产、无毒,才能凭质量争取市场,取得用户信赖。

1 加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

1.1 桑园品种良种化

为了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首先必须选择叶质较好的桑树。

1.2 合理施肥

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一般年平均施菜籽饼3 750 kg/hm2、复合肥2 625 kg/hm2、尿素375 kg/hm2,同时根据各田块的土壤养分测定情况,增施部分磷、钾肥,部分田块进行牛粪、酒糟等轮施。

1.3 控制桑园的株、条数,提高桑叶质量

桑园以中低干桑为主,密度保持在1.2万株/hm2左右,总条数控制在12万~15万条/hm2,有利于通风透气,桑树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桑叶营养得到提高,并及时摘心。

1.4 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食下传染

桑树害虫既能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又易与家蚕发生交叉感染。目前,我国已发现野蚕、桑毛虫、桑尺蠖、桑螟等20多种能感染家蚕的野外昆虫。研究表明,保持合理的桑园密度,能有效降低家蚕微粒子病发病率。同时,为了防止家蚕食下被感染的桑叶而发病,在用叶前15 d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等防治[1-2]。积极做好夏伐、冬伐桑园清园和封园工作,降低害虫基数。通过长、短效农药兼用,严格控制虫情,防止病源的交叉传染,并积极做好除草工作。

2 强化防微意识,控制毒率

2.1 建立稳定安全的原蚕基地

原蚕区必须选择有一定养蚕设施、环境未受污染、无微粒子病、桑园集中成片且立地条件好、蚕区相对独立的村,养蚕户不得将原蚕和普通蚕进行混养。原蚕区在饲养普通蚕时必须统一发放全检无毒种[1-2]。

2.2 完善防微配套设备,改进消毒方法

原蚕区一是要有用于浸渍蚕匾等各种蚕具的消毒池;二是要有远离蚕室、桑园的蚕沙坑;三是要有蚕室、贮桑室及环境消毒的喷雾器。采取“三消一洗”的办法,用漂白粉、消特灵、甲醛等对蚕匾、蚕网、折簇等蚕具浸渍10~15 min,然后密封保湿30 min以上,要将多种药品进行交叉使用[1-2]。

2.3 统一消毒,净化原蚕区环境

原蚕区是蚕种生产第一车间,蚕前对原蚕区蚕室、蚕台、蚕网、折簇等用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抽检无毒后方能养蚕。蚕后做好“回山”消毒。

2.4 规范防微操作

一是“三洗手”。即采桑、调桑、给桑前洗手;除沙后洗手;选蚕后洗手。二是“二换鞋”。即进蚕室要换鞋;进贮桑室要换鞋。蚕室、贮桑室门前有消毒袋。三是“三勤”。即勤除沙,小蚕做好起除、眠除,大蚕隔天除沙;勤隔沙,多撒新鲜石灰粉;勤搞蚕室、贮桑室、过道等的地面消毒。四是“二及时”。即及时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弱小蚕;及时处理蚕沙,除沙后把蚕沙投入蚕沙坑,盖上薄膜,严防扩散污染[1-2]。

2.5 搞好预知检查,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在消毒前,对原蚕区土样、蚕具灰尘样等进行检验,了解病源分布情况,便于针对性消毒。其次,收蚁后逐张逐个卵圈,剔出一半做样进行检查,发现带毒原种及时淘汰。再次,对迟眠、弱小、病死、不结茧蚕进行镜检,发现有微粒子病作丝茧育处理。最后,镜检苗末蛾,及时淘汰有毒蛾[1-2]。

2.6 抓好叶面消毒,杜绝病从口入

全龄桑叶采用叶面消毒和喷防微灵相结合的办法。1~3龄全用0.25%~0.30%有效氯的消特灵液浸渍的桑叶,4~5龄全用喷洒防微灵桑叶,在5~7 d有效期内采叶喂蚕,可治疗蚕期微粒子病。

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一是合理催青,确保孵化齐一;二是精管细养,大蚕、小蚕的蚕座要保持稀疏均匀,良桑饱食,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目的温湿度;三是精心饲养日系品种,安排技术好、责任心强、蚕室条件好、桑叶质量好的农户饲养;四是簇中管理。上簇后至售茧时一定要保持目的温湿度,特别是上簇后4~6 d化蛹阶段必须使温度保持在24 ℃,要加强通风换气排湿,防治缩尾蛹、闷头蛹。五是抓好小蚕共育,养好小蚕一半收[1-2]。

4 注重生产中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在原种催青时剔除杂色,不符合本品种形状的卵圈。二是养蚕期间,要勤观察,发现不符合本品种斑纹、体色的个体坚决淘汰。三是选茧时,淘汰不符合该品种性状各类型种茧。四是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削茧、鉴蛹时间,组织工作责任心强,技术娴熟的人员进行初鉴、复鉴,降低鉴蛹错误率。五是在制种前对雄蛹匾集中一次复鉴、排查,要求准确率更高,因为在捉雄蛾时受人力,工作量限制,加之雄蛾活拨,不易淘汰雄蛹匾内的纯对。做好雌蛹室提早感光,及时抢雄蛾,坚决淘汰纯对,加强雄蛾管理,专人负责,专室专用,明确区分不同品种,不同雄蛾的分室冷藏,防止差错。六是浴消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批蚕种剔除纯对卵圈及杂色卵[3-4]。

5 参考文献

[1] 吕茂楠.优质蚕种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307-308.

[2] 韦廷秀.狠抓蚕种生产管理 争创名牌蚕种[J].广西蚕业,2002,39(4):28-32.

[3] 罗琼.关于大型原蚕小蚕共育的优势及做法[J].大观周刊,2012(34):222-223.

[4] 陈龙.蚕种浴消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措施[J].四川蚕业,2012,40(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