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西方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文献的基础上,讨论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基本情况及其决定因素。该关系不仅有利于残障儿童的社会能力发展,还对其健全兄弟姐妹在自我控制、社交技巧、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重要影响。还从儒家思想和独生子女政策等方面探讨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特殊性及其研究价值,并指出目前中西方研究普遍存在样本量小、研究对象单一、研究面较窄、缺乏纵向跟踪分析等研究缺陷。

关键词: 残障儿童; 健全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关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5906

兄弟姐妹关系通常是人们经历的最复杂和最长久的一种家庭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辈亲缘间的感情建立方式主要透过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得相互间知识、观点、态度、信仰和感受的交流与分享。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特殊情况,兄弟姐妹关系在他们的童年发展阶段有着独特的意义。 和普通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尤其是有语言障碍、沟通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往往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与外界同龄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但这种社交体验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学习、必不可缺的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兄弟姐妹的相处能帮助这些儿童在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下获得自然的社交学习经验。兄弟姐妹关系对于残障儿童来说,不仅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亲情连结,更是有助于他们掌握社会技巧和建立自我概念的良好的同辈互动关系。与此同时,残障儿童也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尽管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及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西方关于残障群体的家庭研究却长期以来只把关注点放在残障儿童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对兄弟姐妹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研究。直到最近10年,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研究才逐渐增多。因此,本文试图强调研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研究及其实践意义。首先对兄弟姐妹关系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框架进行介绍,然后对相关的西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基本情况、决定因素和该关系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未来在相关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一、定义与理论框架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教授Cicirelli提出的定义,兄弟姐妹关系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兄弟或姐妹从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彼此分享知识、观点、态度、看法和感受的各种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总和。[1]兄弟姐妹关系在人的一生中随着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差异性特点。例如,童年时期的兄弟姐妹关系会较为密切,相互陪伴或竞争、嫉妒的情形较常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进入成年期的兄弟姐妹会各自发展出独立的个性和生活。这个阶段,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因为彼此的工作发展、社交建立和新家庭的组成而逐渐疏远,直到迈入中老年阶段后,这种相对疏离的兄弟姐妹关系才会因为各自子女的离开(组成新家庭)而重新变得密切。

由鲍文(Murray Bowen)提出的家庭系统理论是第一个对家庭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讨论的理论。该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解释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2]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而不同的子系统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有的子系统强调的是个体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包括单个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个性等的特征都可以被视为“个体化”的子系统。而子系统也可以是指双向型的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属于“双向型”的子系统。此外,三向或四向型的多元家庭关系,如兄弟姐妹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可以被当作子系统。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不管是“个体化”“双向型”,还是“多向型”的子系统,他们之间都存在关联并相互影响。[2]因此,如果以残障儿童为主体,健全兄弟姐妹的特征(“个体化”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都可能会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以及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同样,如果从健全兄弟姐妹的角度出发,残障儿童的残障情况、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双向型”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也同样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础上,Olson, Sprenkle 和 Russell进一步提出了家庭内聚力理论。[3]这个理论探讨了家庭系统底下的家庭行为,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结不仅是影响个体未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家庭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理论的提出也进一步印证了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对其自身发展、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乃至其家庭功能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二、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

关系研究现状(一)相关期刊文献情况概述为了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主要针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数据库PSYCHINFO中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论文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以“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和“兄弟姐妹影响”为关键词组,在PSYCHINFO进行搜索,有162篇文献初步符合关键词条件。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取的论文内容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对这162篇论文进行了第二轮筛选。被选取的文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研究对象为残障儿童,研究内容为关于兄弟姐妹关系或兄弟姐妹对相互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在2002年至2015年间发表,须为期刊论文,论文为英文文献。

通过筛选,有43篇文献满足上述五点要求。本研究最终选取该43篇论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被检索的文献中,论文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类别的残障儿童,包括自闭症、智障、学习障碍、听障、视障、脊椎裂、缺失综合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和长期病患者。部分论文尝试比较健全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差异。[4-6]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残障儿童的发展特性对于其健全兄弟姐妹成长的影响或对其兄弟姐妹关系的影响。例如,有文献对智障儿童的兄弟姐妹与肢体障碍儿童或长期病患儿童的兄弟姐妹进行了比较。[7]

部分文献是定量分析,主要收集了来自健全兄弟姐妹或其父母的观点。[8-10]只有少数论文同时收集了来自教师的观点。[7,11]目前,只有2篇论文是对全部家庭成员进行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12-13]在43篇论文中,有24篇来自美国,其他论文分别来自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14-16](二)相关期刊文献结果分析1. 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方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亲近、密切,而这种兄弟姐妹关系对于他们各自的成长也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7]然而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和普通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17]只有一份研究明确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会对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带来负面效应。[18]

许多人认为,残障儿童自身的功能缺陷对于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会产生影响。[18]事实上,这种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单单因为“残障”这个事实本身。许多西方研究发现,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与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个人层面上,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年龄差异和性别影响都是决定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例如,如果较年长的兄弟/姐妹有残障情况,那兄弟姐妹在相处中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反之,如果残障儿童是家中较年幼的弟妹,则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更容易得到照顾,并且更容易与其他兄弟姐妹和谐相处。[15]此外,年龄相近或性别不同的兄弟姐妹可能更容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19-21]相比之下,如果各个兄弟姐妹性别相同,则健全儿童更容易对其残障的兄弟姐妹产生同情并建立更亲密的关系。[22]部分研究还发现,残障儿童的残障程度、行为问题和沟通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23]

当从家庭层面分析兄弟姐妹关系时,许多研究发现,父母对待不同子女的不同态度、家庭人数、父母的焦虑程度、父母的婚姻压力、父母的教养技巧以及父母对不同子女的负面比较都是影响其子女之间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9,24]而从社会层面上分析,没有研究发现同龄伙伴效应对兄弟姐妹关系有明显影响。[5]部分研究则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现存西方文献在研究个体和家庭因素方面的发现与家庭系统理论底下关于子系统的观点相一致。[25]

事实上,兄弟姐妹关系并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残障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经历不同的兄弟姐妹关系变化。[24]Waite-Jones 和 Madill指出,在儿童后期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前期发展阶段,由于健全兄弟姐妹对于残障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变化,而残障兄弟姐妹的问题行为又逐渐增多,因此,在这两个阶段里,兄弟姐妹之间可能更容易产生紧张关系。[26]2. 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的影响研究发现,智障或自闭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例如,Knott、 Lewis 和 William 指出,健全兄弟姐妹在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儿童的社交学习和社会模仿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27]与自闭症儿童相比,唐氏综合症儿童更容易在与兄弟姐妹互动的过程中产生模仿行为。而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却会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以行为模仿的方式吸引健全兄弟姐妹的注意力,并借此学习社交互动。

总的来说,残障儿童与健全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不管是高度亲密还是存在较多冲突,这些互动方式均有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社会能力。其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别因素会对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关系融洽或是否产生矛盾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在儿童阶段,性别相同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关系亲密,而性别相异的兄弟姐妹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7]3. 兄弟姐妹关系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残障儿童对健全儿童的成长既可能带来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正面影响方面,有研究发现,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比起其他儿童更早熟,成长得也更快。他们在兄弟姐妹关系中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锻炼了更强的能力、学习了更多的社会技巧、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且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28-30]一些健全儿童通过帮助残障兄弟姐妹也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而在负面影响方面,尽管有研究指出,残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不会对健全儿童的成长带来效应,部分学者则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同龄伙伴相比,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行为问题或有更高机会患上抑郁症。[31-33]这些健全兄弟姐妹可能相对较不容易察觉自身情绪以及较不愿意表达自我情感。[34]此外,Waite-Jones 和 Madill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受访的健全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家庭不同于“正常”家庭。[13]这些健全儿童认为,自己在与残障兄弟姐妹的相处过程中曾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并承认因为照顾残障兄弟姐妹而牺牲了自己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时间。他们还认为,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把残障兄弟姐妹的情况充分地告诉他们。其他研究也提到,健全兄弟姐妹受到残障儿童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任务和照顾责任、缺少自由做事情的机会、产生亲子关系紧张、存在自我适应困难以及出现在学校表现较差的情况。[34-35]

结合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不难看出,当残障儿童作为家庭中的子系统出现障碍时,该子系统将无可避免地对其他子系统(如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健康、健全兄弟姐妹的能力发展、亲子关系等)以及家庭功能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三、研究中国残障儿童兄弟

姐妹关系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兄弟姐妹关系的亚洲研究仍然比较少。而探讨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文献在亚洲学术领域更是较少得到关注。由于社会背景、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现存的西方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亚洲国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虽然近年来在某些亚洲国家或地区都有少数研究尝试探索兄弟姐妹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但和西方国家相比,亚洲的研究仍然非常不足,现存研究的样本数量也较小,而且研究的对象也基本以普通儿童为主。因此,针对“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文化现象在这些兄弟姐妹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满意情况”等问题,现存的亚洲研究暂时仍无法提供有效解答。

和西方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也同样强调该关系的亲密度和内聚力。例如,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曾用“手足”来形容兄弟姐妹关系中密不可分的亲缘、社会和情感连结。然而,和西方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是,受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还涉及责任和照顾。根据儒家思想当中的五伦原则,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主要包括了五种: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人们对父母的孝顺、对家人的照顾以及对兄长教诲的尊重和服从都属于儒家伦理原则中强调的内容。由此而见,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在传统儒家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下,不仅仅重视手足之间的相处情谊,更是强调兄弟姐妹间因亲缘而形成的、应相互付诸的照顾责任。由于文化观导致的差异性,现存的西方研究的发现未必能很好地反映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特征除了受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在1979至2014年间以控制国家人口为目的,颁布实施了限制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在过去的30多年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兄弟姐妹关系在新一代的中国家庭中已逐渐消失。为了对生育有残障子女的家庭给予政策照顾,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有残障儿童的城市家庭申请再生第二胎。因此,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儿童,许多的残障儿童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许多选择了生育第二胎的残障儿童家庭中,残障儿童的出生从某种程度上是其健全兄弟姐妹获得生命的原因。在特殊的时代和政策背景影响下,残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多了一份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生命体验。但是,这种独特的家庭现象究竟如何对残障儿童、健全儿童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处和成长产生影响,迄今仍无法从现存研究里找到清晰的答案。

此外,中国目前许多关于残障儿童的家庭研究和康复实务工作,都习惯把重点落在残障儿童本身或是承担主要养育角色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健全兄弟姐妹和残障儿童在共同生活、相处和成长中对各自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事实上,健全兄弟姐妹作为家庭中的成员,他们也在残障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与残障儿童之间的相处关系不仅对其自身成长存在影响,也对维持整个家庭关系的健康、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需要有更多的中国研究对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从事康复实务工作的特殊教师、治疗师和社工更全面地了解残障儿童的家庭系统功能、残障儿童及其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最终制定出有效的家庭干预方案。

四、现存西方研究的不足之处

及未来中西方研究趋势虽然现存的西方研究为残障康复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参考资料,并帮助了康复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残障家庭的各方面需求,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部分研究由于采集的样本数目太少,而无法较好地分析残障儿童兄弟姐妹之间因年龄差距、出生顺序等因素对他们相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21]许多研究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只采集了父母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的观点未必能准确反映残障儿童和其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情况。父母的观点也无法代表健全子女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此外,大部分的研究都倾向于选择中级阶层、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欧美白人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较少有研究考虑到不同文化、种族、阶层等背景因素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而一些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基因特征、就业情况和父母的个性特点等如何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产生影响也仍未能在现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分析。最后,绝大部分的西方研究只局限于研究某一个成长阶段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过程的特征,从纵向比较残障儿童在不同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和特点。[27]

鉴于上述的不足之处,未来的西方研究需要继续从多系统、多层面(个人、家庭、社会系统)进一步深入研究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在样本收集的过程中,样本数目应该增多,以尽可能使数据结果能代表整个研究群体的观点。而研究中样本对象的选择应全面考虑不同的个体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情况等。为确保所收集的样本材料能准确反映所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除了收集父母的观点,还可考虑同时收集残障儿童、健全儿童、其他家庭成员、儿童同龄伙伴以及学校老师的观点。未来的西方研究还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和现象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西方学者还可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的观点进行更多纵向研究,从而探索残障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关系与纵向发展过程的互动。

而中国大陆未来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的研究,除了可以借鉴西方的研究经验和研究目标以外,还应关注本土社会经济背景、政策文化、传统家庭观、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对该问题可能产生的独特影响,并对其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些研究将对中国残障群体家庭康复服务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CICIRELLI, VICTOR.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J].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91, 16:291-310.

[2]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 New York: Aronson, 1978.

[3]OLSON D, SPREKLE D, RUSSELL C.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dimensions, family typ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Family process, 1979, 18:3-27.

[4]BEGUM G, BLACHER J. The siblings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1, 32(5): 1580-1588.

[5]FINDLER L, VARDI A.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 47(1): 1-12.

[6]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03, 9(4): 365-396.

[7]FLOYD F J, PURCELL S E, RICHARDSON S S, 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9,114(2): 110-127.

[8]RIVERS J W, STONEMAN Z. Sibling relationships when a child has autism: marital stress and support coping[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3, 33(4): 383-394.

[9]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for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7(1): 73.

[10]HOSSEINKHANZADEH A A, ESAPOOR M, YEGANEH T, et al. A study of the family cohesion in families with mentally disable childre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84: 749-753.

[11]LOBATO D, KAO B, PLANTE W,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1, 52(6): 696-703.

[12]KAO B, ROMERO-BOSCH L, PLANTE W, et al. The experiences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12, 38(4): 545-552.

[13]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14]BARR J, MCLEOD S. They never see how hard it is to be me: siblings observations of strangers, peers and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12, 12(2): 162-171.

[15]MURLROY S, ROBERTSON L, AIBERTI K, et al. The impact of having a sibling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arental perspectives in two disorder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8, 52(3): 216-229.

[16]SCELLES R, BOUTEYRE E, DAYAN C, et al. Support groups for sisters and bro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2, 182(2): 249-261.

[17]DYKE P, MULROY S, LEONARD H.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Acta paediatrica, 2009, 98(1): 23.

[18]PETALAS M A, HASTINGS R P, NASH S, et al.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 siblings who have a brother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12, 37(4): 303-314.

[19]BEGUN A L.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989, 93: 566-574.

[20]BELLIN M H, RICE K M. Individual, family, and pe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families of youths with spina bifida[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9, 23(1): 39-47.

[21]BURKE P.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disabled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by associ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0, 40(6): 1681-1699.

[22]MONICA C, PAT G.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siblings[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2003, 108(4): 234-244.

[23]RIVERS J W, STONEMAN C. Child temperaments, 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8, 38: 1740-1750.

[24]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1(1): 73-91.

[25]JOINSON C, OCALLAGHAN F J, OSBORNE J P, et al.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epilepsy in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3, 33(2): 335-344.

[26]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27]KNOTT F, LEWIS C, WILLIAM T. Sibling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 over 12 month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2007, 37: 1987-1995.

[28]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12, 9(4): 365-396.

[29]CUSKELLY M, GUNN P.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ho have a sibling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6, 50(12): 917-925.

[30]NAVARAUSCKAS H, SAMPAIO I B, URBINI M P, et al. ‘Ei, du também estou aqui!’: aspectos psicológicos da percepo de irmos frente à presena de uma criana comp aralisia cerebral no núcleo familiar[J]. Estudos de psicologia, 2008, 27(4): 505-513.

[31]RODRIGUE J R, GEFFKEN G K, MORGAN S B.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of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665-674.

[32]GOLD N. Depress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siblings of boy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147-163.

[33]MCCABE H, BARNES R E. Autism in a family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 of sibling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12, 59(2): 197-207.

[34]LOBATO D J, KAO B T, PLANTE W. Latino sibling knowledge and adjustment to chronic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5, 19(4): 625-632.

[35]ORSMOND G I, SELTZER M M.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e gendered nature of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