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常态下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常态下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旅游业也迎来新的发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为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章通过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问题分析,发现存在游信息化程度低、旅游环境恶劣、旅游设施建设水平不高、旅游人才缺乏、旅游营销滞后等问题。郑州需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抓好旅游环境建设、优化旅游设施建设、加强旅游目的地人才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等方面着手,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 郑州 新常态

一、新常态下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分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之后,很多地方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或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等国家战略落实,对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也是河南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拥有包括自然山水、宗教、武术、历史文化、根亲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近年,郑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旅游收入逐步增加,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已势在必行。

新的旅游常态主要指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客户端应用的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旅游业大数据的汇集、研究、分析,新《旅游法》、《国民休闲计划》的实施等等。同时,《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在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基础上,提出“商、养、学、闲、情、奇”作为新的旅游拓展要素。随着旅游新常态的变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服务、产品、营销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政府和投资者对郑州市旅游目的地现状有了全面的认识和全局性的把握,同时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提供了依据。

二、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问题分析

郑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增长快,交通优越,在国家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信息化程度低。

郑州市旅游网站大多数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的信息传递模式上,旅游信息匮乏。旅游企业涉足旅游电子商务的较少,缺乏功能完善并能充分为旅游企业服务的旅游网站。潜在旅游者无法及时获悉旅游景区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旅游景区在网上咨询和交流,直接影响到郑州市旅游业的市场拓展。

(二)旅游环境恶劣。

郑州近年的环境质量恶化。雾霾成为影响入境游客的主要原因。2015年河南省前三季度环境质量状况检测中,郑州排倒数第二。由于长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郑州市某些区旅游地当地居民商业意识浓重,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低。2012年少林寺出现摘牌危机,由于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被国家旅游局责令“限期整改”。

(三)旅游设施建设水平不高。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郑州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好,但机场国际航线较少,城市交通较为堵塞,这些制约了国际游客人数的增长,影响了游客的旅游活动。旅游服务设施远远跟不上旅游接待需求。旅游企业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待完善等情况。

(四)旅游人才缺乏。

郑州市旅游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和文化程度偏低,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对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人才重视不够。对各种岗位缺乏必要的任职资格规定,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发挥得不够充分。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教育手段与设施落后,教育培训渠道、方式单一。

(五)旅游营销滞后。

郑州在我国众多国际旅游目的地中的地位不明显。在全国旅游入境接待中,河南省排名处于中等偏后的位置,而郑州在河南省旅游接待排名中,并不居于首位。很多入境游客从郑州上空飞过,但不在郑州停留。郑州拥有一定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营销,特别是海外营销滞后。同时,居民旅游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假日化以及追求参与性的趋势更加突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郑州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郑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途径

(一)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进行郑州旅游的信息化建设,保障郑州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加大管理部门对旅游信息化的投入,进一步优化旅游经营环境,明确各交易主体间的法律地位,规范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和经营活动行为。

旅游企业需要建设旅游专网和旅游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旅游信息,扩大旅游网络交易量。发掘自身在旅游信息服罩械淖饔茫发挥咨询顾问的功能,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旅游项目选择,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二)抓好旅游环境建设。

1.生态环境建设。郑州市政府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做好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设置环境监测点时时监测环境情况,对于工业污染、施工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污染等进行严格控制和整治。引导市民低碳出行,加快研发能源替代逐步推进郑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还应坚持依靠当地群众。

2.人文环境建设。做好民俗文化环境建设、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景区环境建设。制定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加大对民俗文化发掘整理的人才投入。举办公众旅游意识提升活动,将公众旅游意识提升纳入到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工程中来,在全市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氛围。采取措施避免游客及旅游活动引起的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弱化、庸俗化。采用社区共建方法,使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旅游规划、实施和管理中来,建立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当地居民利益的良胜循环机制,使社区成员当地居民能分享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抓好旅游景区环境建设工作,包括景区的内外部环境和景区周边外部环境的保护。对景区工作人员、商贩等要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做好垃圾的处理,污水的排放,使景区自然环境和谐舒适。

(三)优化旅游设施建设

1.交通设施建设。在机场建设方面,配合郑州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优势,开辟通往(或增加班次)“一带一路”国内各节点城市的支线航班或包机航班。加快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开辟、增加通向周边各主要旅游景区(如:龙门石窟、云台山、殷墟博物院、太行山旅游度假区等)的旅游专线服务,完善、增加通向郑州市各主要旅游景点(如:少林寺、黄帝故里、康百万庄园等)的公共交通线路和班次,完善旅游交通换乘枢纽及场、站建设项目。

2.住宿设施规划建议。在郑州住宿业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以形成一个地域分布均衡,高、中、低档次旅游饭店配置合理,地域特色鲜明的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在较偏僻及新开发的旅游区,应加强住宿设施的建设。丰富旅游住宿设施类型并规划建设经济型酒店、青年旅馆、寺庙住宿、窑洞民俗住宿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各种专项服务功能的旅游住宿设施。

3.旅游社建议。做强做大旅行社个体建立并逐步完善旅行批发商制度。在外部经营上,利用郑州空港发展的机遇的机会,开辟新的国际旅游市场。在内部管理上,提高导游服务意识和“诚信待客”的经营理念,塑造优良的旅行社形象。同时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杜绝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建议。做好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单线旅游产品和整合旅游产品、旅游信息咨询、各种通讯服务、网络查询、旅游纠纷调解、紧急救助、旅游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等项目。在游客集散中心附近,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旅游商品及餐饮服务设施,发售各种专题旅游交通地图和旅游咨询手册。

(四)加强旅游人才建设。

构建全面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旅游培训中心,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主要从事旅游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常规培训,组织部分高层次人员的能力提升培训。逐i建立完善的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完善教育培训内容,开拓教育培训渠道,丰富教育培训方式。培育旅游业人才市场。设立旅游人才市场,通过人才交易会更好的在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吸引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和旅游院校或专业在旅游人才市场设置展位。

(五)提升旅游营销系统。

1.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渠道的通畅需要整个郑州旅游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互联网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也是郑州旅游营销应当采取的一个重要渠道。做好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的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

2.以旅行社及景区为核心的企事业系统营销渠道。以旅行社及景区为核心,构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营销渠道体系组合而成的企事业系统营销渠道,使得渠道多元化和延伸化。

3.政府行政关系营销渠道。政府参与营销,能够增加郑州旅游信息对外传递的深度和广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扩大郑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四、结论

郑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应该从旅游信息化、旅游环境建设、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人才建设、旅游营销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企业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化平台搭建;通过生态环境建O和人文环境建设抓好旅游环境建设。通过交通、住宿、旅游社、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优化旅游设施建设;通过构建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旅游业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旅游目的地人才建设;通过网络营销、旅行社及景区为核心的企事业系统营销渠道、政府行政关系营销渠道,全面提升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

参考文献:

[1]窦志萍.“景城一体化”城市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以昆明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0).

[2]陈燕军.济宁市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D].青岛大学,2012.

[3]邢丽涛,罗陈晨.产业论坛-新常态下的旅游新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5-1-16.

[4]周贺来.郑州市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建设对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