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六个一”加快黔中新区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个一”加快黔中新区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月9日,由江苏赛联信息产业研究院院长祁晓荔(左二)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到平坝县黔中IT产业园进行考察。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富杰(右二),平坝县委副书记、县长陶文彩(右一),平坝县委常委、黔中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冷朝阳(左一)陪同代表团考察。(平坝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大讨论活动,形成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黔党发15号文件的生动局面和喜人态势。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黔中新区)开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的创新平台和重要抓手,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和评议的热点。如何把握来之不易、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成功打造一个高起点、高水平、高品味、产城互动的黔中新区,真正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善于谋划、勇于突破的现实课题和历史使命。

坚持一个前提

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只有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不可否认,现实条件下,要在欠发达地区打造一座高水平的产业新城,我们面临规划未确定、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差等重重困难,此外,还存在少数人怀疑、甚至反对的声音,还存在个别部门观望、消极等待的现象,还存在观点不统一、过程不配合、甚至中阻梗等问题。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区建设的“力”和“速”,削弱了个别部门和少数干部的信心决心。所以,新区建设必须首先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全部心思集中到中央、省、市对黔中新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到黔中新区作为黔中经济区和贵安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敢于担当;统一到努力将黔中新区打造成“智慧之城、生态之都”的目标定位上来,敢于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统一到努力形成广泛参与、人人支持、齐心协力、团结奋战的浓厚氛围上来,消除杂音;统一到举全县、乃至全省之力,集中加快推进道路、水电、通讯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上来,不畏条件艰苦、不怕矛盾突出,穷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最快速度。

国发2号文件已将贵安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突破性的优惠政策;黔党发15号文件已明确黔中新区作为贵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启动区;《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战略规划》已将黔中新区定位为继贵阳老城区和金阳新区之后区域中心城市的第三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可以说句句量身定做、字字真金白银,这是坚定我们信心的基石。

遵循一个规律

规划引领 科学决策

规划是龙头,是纲领。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黔中新区未来发展品味的有无和品质的优劣。要把黔中新区打造成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称赞的时代样板新城,必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进行规划,严格按规划科学决策,遵循和体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拍脑袋决策、脯保证”。在城市的设计理念上,要崇尚“人本主义”,从环境优美、通行便捷、功能配套等方面科学规划,注入新的时尚理念。譬如:人们在花园式的道路通畅上下班,下车后不用打伞遮阳挡雨就能进家,居民可以到体验中心购物、阅读、休闲等。一定要体现大手笔和管长远,不因规划缺失而经常翻挖重埋、拆撤异建、退二进三;在城市建筑风格上,目前不少新建城市都忽略了自身建筑风格,造型单调,高度相仿,街区挤密划一,没有整体设计感。一定要注重对城市核心区、景观区等重要节点的建筑,从造型、色彩、外立面、建筑顶部等作出全方位美学设计,力求“一幢建筑一个景点、一片群楼一个景区”。源于生态资源的珍稀性,可将黔中新区难得的七座内湖,打造成各具魅力的“黔中·印象七星”。应考虑引进大型旅游公司,打造融优美田园风光、生态园艺经济、幽静生态庄园为一体、“田、园、城”相结合的现代都市田园板块。所以,做前期工作一定要舍得花钱,按照“须富规划、宁穷建设”的理念,积极委托国内乃至国际理念前沿、设计高端的设计单位和规划队伍,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同时,跟进做好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完善水电、通讯、环保、道路等各个专项规划,力争应有的规划门类齐全、层级清楚。

打好一个基础

配套先行 为水修渠

要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当务之急是加大园区配套设施体系建设,筑巢引凤,为水修渠。确保两到三年时间,实现水、电、路、气、邮、通讯通达,扎扎实实为项目落地、企业入住、居民生活提供保障,特别要按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原则,做好城市内学校、医院、广场、购物、商务、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当前,一定要千方百计加快路网建设,尽快实现新区与贵阳市在道路上的无缝对接,并尽快将新区与外部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空港连接起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新区招商引资承载力。同时,结合区域地理现状,通过向山要地、梯次场平、多层建房的立体化土地利用模式,统一设计和建设,集中建成一批标准化厂房。

完善一个体系

搭建平台 保障有力

目前,园区建设模式大都单一,基本上都是狭隘、简单意义上的“筑巢引凤”模式,即由政府规划一块地,再成立一个管委会,明确几个或几十个人负责园区建设管理;至于园区“几通一平”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钱从何而来,基本无招。政府无钱、银行难贷、民间难融是普遍的现象。如何破解这种困难局面:一是搭建宽阔的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建立省级园区一级财政和金融机构。按照税收分流、中央地方分税的原则,属市、县留存部分全部用于园区封闭运行、滚动发展。严格实现园区土地收益全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立母公司+子公司、担保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多种投融资平台,通过发行证券、基金、股权合作等多渠道融资。大胆采取BT、BOT、TOT等模式“筑巢引凤”。二是搭建要素支撑平台,大力实施“工业梯田”工程,对一些荒坡、荒地、丘陵,实施连片整体开发,用足用活低丘缓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试点政策。三是搭建一个体制机制平台,在行政管理上,采取“多头进入、统一管理”的模式,上级政府的税收、土地、环保、建设、公安等部门可直接在新区内设立分支机构,由园区管委会统筹新区内各开发公司、各管理分局、派驻机构等资源,实现“上下一条线、新区一盘棋”。行政许可的委托或授权要充分到位,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原则,减少层级,高效服务。

开放一个窗口

招商引资 借船出海

招商引资是新区建设的“生命线”、“立区之本”、“活区之源”,对刚刚成立的园区来说,更是直接关系到其生存与成败。一是突出特色。对黔中新区来说,就是要始终坚持将新区打造成以IT信息产业为主的“智慧之城、生态之都”的目标定位,努力引进IT产业上下游高端产业和重点项目,努力形成以信息技术、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特色IT产业。二是坚持重点,就是狠抓“规划”招商和“产业”招商,用科学的规划和配套的产业指导招商引资工作,避免想进就进、避免小打小闹。三是要创新园区招商模式,坚持招商与选商相结合,采取专业化招商、驻点招商、上门招商、以商邀商等有效做法,努力与浙江、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对接,大力推进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力度。特别要抓住与江苏合作打造“中国贵州—江苏慧谷”的契机,努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东西合作共建的示范园区,打造提升黔中新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实现一个目的

富惠利民 构建和谐

无论是新建产业园区还是打造城市新区,根本目的都是富民、惠民、利民。特别是在征地拆迁、林地使用过程中,所有补偿费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要把产业发展与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把城市打造与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结合起来,把农民进城与提供教育、医疗等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农民房屋赔付标准要在一比一的基础上量力尽力提高;安置要以小区化集中安置为主,选址尽量在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地段,每家农户可通过分得股份的形式享有商业铺面的收益权,能够对外经营。在农民转向市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用足用活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黔中新区的孕育、成长恰逢国发2号文件和黔党发15号文件相继出台之际,这是历史与事件的碰撞,是机遇与发展的结合,必将对新区建设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只要我们坚持“六个一”,不争论折腾、不扯皮推诿、不懈怠麻痹,憋足一口劲,拧成一股绳,一以贯之、一如既往、一抓到底,一定能够让黔中新区从“经济洼地”迈入“经济高地”。(作者系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