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庄子人心归本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庄子人心归本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庄子哲学的起点是关于天人关系的探索;基础是探究万物的无差别;最终目的是关于如何完成修道,恢复心的本来存在,本文指出未修道的人心与得道后的道心之间的区别,点明道乃万物本源,心依道而行,人心应该被还原为道心,归纳出解境之变、解心之塞、合于自然这三个步骤实现人心向道心的转变。

关键词 心理还原;人心;道心;道;境界

Zhuangzi’s exposition of achieving psychological restore

QIU YUAN一yuan

(Changfeng Party School,Changfeng, Anhui 231100 )

【Abstract】Zhuangzi's philosophy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Man; based on non-discrimination into all things; ultimate aim is to complete the convent on how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heart, 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difference that themind of man and the mind of Dao,Dao is the origin point, heart according to the opposite direction, people should be restored for the Dao, people's minds should upgrade to the mind of Dao.this article summed up the solution of habitat change,the solution of obstacles in the heart, a natural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three steps to achieve psychological restor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restore; the mind of man; the mind of Dao; Dao; realm

心的存在方式有两种即为人心和道心。人心者,内心混乱;道心者,内心虚明。人与生俱来的唯一且绝对的欲望即为如何生存。此欲望本身是不存在善与恶的,不存在逃避与面对,只是由于环境和条件的改变,欲望膨胀改变了心境,当我们滋养心神,转而修道,心便可回旋于道中,与道交感,实现心的复归,其过程理解实现由人心向道心的转化。

1 昏乱的人心

人世间的常人,内心汹涌着意欲。老子第十二章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攻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眼、耳、舌等器官有不同的欲望需求,而这些欲望所由的根源皆来自于人心,人心本质是希望自己所要的东西越多越好。“以人之情为欲多而不欲寡”( 《正论-荀子》 )。欲望在庄子看来,为附加之物,人在世上,所需要的只是一些可以维持生命的东西,比如吃饭穿衣。但如果刻意去追求山珍海味,华丽服饰,这就是欲望在作祟,欲望与本能是两个概念,本能之外强加于要求,对他物过于偏执,即为欲望。大致来说,如果一个人将欲望降低到基本程度,身心所受的束缚就相对少些,这样也会接近真正的自由。

道对于人心来说不可见,亦不可得。人心被欲望驱使、被私欲蒙蔽,嗜欲越深的人,他的精神也越浅钝,故庄子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天机浅,烦恼缠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人心不能安时处顺,常为哀乐之情所扰,不能静观万物。《无能子––质妄》云:“古今之人谓其所亲者,血属于是。情有所专焉,聚则相欢,离则相思,病则相忧,死则相哭”。现实中病的痛苦,死的无奈,令人陷入忧患之中。患的来源是肉躯,《老子》第十三章写道:“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的“患”,是人的情绪受外界影响,人心不能冷静,使人失去本真。人心最大的缺憾为容易受喜怒哀乐得失之情所扰,从而不能以清净无为的心面对祸福。他们时常处于人生的匆忙和无奈中,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焦虑不安,执迷于欲求。

人生来之时,心神清净,一尘不染,是为道心。但后来染了世间的情,道心受蔽,人心显现,从而执迷于众多欲求,被动听命,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不能“归真”得道。若得道,拥有道心,便可主动顺命,顺乎自然,无劳神之累。所以,人应归本道心,修道以恢复心本来面貌。

2 虚明的道心

在庄子的哲学中,道不仅仅是宇宙的本体,同时也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中将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自然境界中,人顺应,不知对事物作分别;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都以实现价值为目的,多为增加财产和名声实行“仁义”;在天地境界中,人们不仅实现了对社会的了解,也达到了对宇宙的认知,甚至忘记对事物作出分别。这个天地境界就是庄子所说的修道后必然的境界,修道成功之后,人心处于一种淡然无争的状态,心灵超然无待于万物,世间人情冷暖且放在心外,处于此境界中的人善于用宇宙中永恒和谐的秩序调整内心的秩序,化欲望为无。 “宗白华先生总是将宇宙最深真境与人生最深真境并举,又在其它场合说过人类最深心灵的节奏契合宇宙本体内部的节奏”。 [1]。

处于天地境界中的人,庄子称之为真人、圣人。圣人者,游外以宏内,无心以顺万物、淡然自若、坐忘而自得。“忘”即为万物齐一。庄子强调“我”与“非我”是相对的,不存在分别,世间万事万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彼因此而存在,此也因彼而存在,彼和此相对变化,道为中枢,彼的变化没有穷尽,此的变化也没有穷尽,是的变化和非的变化都不可揣测,只有虚明的道心方可洞见事物的本真。庄子云:“天地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而同焉,则死生终始,将如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齐物论》 )。道心者,安闲清净,思无杂念,应合“虚无之道”,“虚而待物,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人间世》 )。庄子指出“心斋”的关键是虚静,惟有虚才致极,“虚之至也,不与物交”( 《刻意》 ),道心者,心虚致极,不与任何事物抵触,不与外物抵触,才是恬淡的极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刻意》 ),虚无恬淡意味着与自然德行相符合,与自然德行相符合,如是方可超然于物外,无思无虑。《养生论》说:“修性以保神,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庄子之所以恬淡游世,而莫能害之,是因为他是有虚明的道心,以虚而待物的情怀悠然世间,坦然于人世的生、老、病、死,平抑对尘世的欲望,表现出心灵的寂然。

3 还原道心的可能性

冯友兰先生的四种境界反映了两种心的生存形态。处于天地境界的和自然境界的人,心顺道而行,不役于物,此种境界的人为道心者。他们以超越性的方式存在,可以通过对死亡、对贪欲的领悟,通达本真之途。处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人,心存私欲,为荣誉为仁义而行,此种境界的人为人心者,他们则以沉沦的方式生存。冯友兰先生又指出境界并非恒常不变,不变的只有圣贤与下愚,圣贤对宇宙人生有很多觉解,又加以工夫,使之处天地境界不变,下愚对宇宙人生很少觉解,所以境界亦不变。有境界变化的是常人的境界,“沉沦于世的常人,潜伏着一种可能性,即被良知呼唤的可能性,从日常沉沦的存在方式中退出,从而回到一个全新的生存方式,回到自己的本真存在”。[2]常人亦可以通过一种工夫,唤醒良知,提升境界回归本心,此本心即为道心。

境界的转化,在心的表现转换界面上,则是由人心提升为道心,庄子所谓的道心是圣人如止水的心。人心转化为道心,在庄子的思想中隐含着对价值的放弃,价值的毁灭。价值在如今的社会被理解为人存在对他者的意义,换而言之,即为人活在世上,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这意义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价值直面每个活生生的常人,以心灵感应心灵。庄子只承认一个“吾”的存在,不介意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是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只对自我生命的关注,“价值毁灭,是否便理应是人的真正归宿?”[3]庄子是赞同毁灭价值,回到人的本真。人的归宿,归根到底只是人自身,价值对于人来说应无意义,价值彻底遭摧毁,个人便无所眷恋返回“朴真”,“朴真”也就是返回原始最真处,是一种对无知的觉解,这也被认为是回到生命本源的重要环节,这种觉解是生存体验中的人对一切身外之物的放弃,也包含对知识的放弃。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养身主》 ),知识在庄子那里被引申为不可知的、强加于人的东西,如欲望一般,知识的存在使价值得以体现,庄子提出对一切身外之物的否定,甚至是知识,这无疑是摧毁价值得以存在的媒介,如此,个人才可安于修道,生命得以葆养。价值毁灭,走向人的真正归宿,可以理解为心理被还原的必经之途。

4 还原道心的方法

因人的邪见皆源于心,故而庄子给出修心之法,使人们忘掉耳濡目染的一切世事,重新回到原始的清净状态,达到还原道心的目的。

修心阶段一为解境之变。我们所谓心境也就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存在投射于心对心造成的影响。境与心本身相感,心随境的改变而改变,“境之与心彼此相摄,有何境必有何心与之俱起,而有何心起,亦必有何境与之俱起”[4] ,境与心的相感是个逐步的过程,切不可未体味境的改变就立即改变心的状态以迎合。入道之初,切必谐调好身心与境的关系,协调达和谐,和谐则精充,精充则化为元气散于周身,心神安宁,才可继续修道。反之,过多的改变平素的习性,最终会造成阴阳之气交错聚集而无法继续修心。如同《至乐》篇中,鲁侯得一海鸟,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但海鸟不食一脔,不饮一杯,最终三日而死。鲁侯试图让海鸟适应人的饮食,结果因海鸟无法适应人的生活习性拒食拒饮而死。可见若当下就期望改变心境进入道的状态,其结果只会越想静则杂念越多,心因自我束缚而桎梏。所以,解境的关键在于给心留下空间和自由慢慢随境变,并非完全戒除以前的习性,如庄子所说“庖丁解牛”,只有给予他空间和自由,方显神技。

修心阶段二为解心之塞。常人之所以不能超脱达到更高境界,在于心停滞于物,如庄子所说“机心存于胸”( 《天地》 ),心不能保住清虚空明,通达回旋。人的自我意识的伸缩性,决定人的我执与无执,自我意识可以忘其所限进入无限状态,忘其所忘,不拘于物;也可过分执着,囿于物,形成绝对的封闭。庄子言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痛苦、忧虑、邪念存于心,堵塞了心去往道的途径。如某一具体存在的空间,入者愈多,则此空间愈小,故心愈感于存在之事物,则心灵空间愈小,达至人的心之空间充满物与情,集结物而物化,则此心也无望复返于清明、自由的状态。由此心达于道,其关键,唯在人心所感之时,不可停于所感之物以成执障,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天行”( 《刻意》 )。

修心阶段三为合于自然。这一阶段为修养心性关键一步,在此阶段避免刻意,万物之中都有自然,循变之际会有觉照,冥冥之中顺于道。所做便应放开心应和自然,与外物泯和,去掉浮华返回淳朴的自然状态,在喧嚣的尘世中,合于自然的本性。自然的本性,庄子描述为“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墨”( 《骈母》 ),曲尺、墨、绳、规、矩、胶漆本都是人为 设计出来,用以修正事物,但它们在修正的同时,也削毁了这些事物的本性自然,就如同手指多出一根,不但无用而且也破坏了原本手指的形状,如果咬断,人就会啼哭。在自然的情况下,若添上人为就会适得其反,顺其自然却有所得,修心亦如此,若会神就要顺心,顺心会神,精神才会满溢,直至达道之塞,完成心的复归,达到人心向道心转化的目的。

人心转化为道心是个心理还原的过程,历经解境之变、解心之塞、合于自然三个阶段,其中解境之变为整个过程的基础,解心之塞为必要条件,合于自然为必要过渡阶段。修心之初,人面对境改变与习性的矛盾,必然陷入忧虑和恐慌的状态,这种情感处理不善便会形成心理还原道路上的新的障碍,处理妥善变可放松心境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心尚处未解状态,与外物有所牵连,各种意识塞满人心,唯有清空心中之物,才能达到心的畅达,由此进入第三阶段。归而言之,此三个阶段彼此作用,相互依存,由解境之变,到解心之塞,最后到合于自然,三者层层深入,最终实现还原道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萧湛. 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M]. 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崔唯航.张羽佳. 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M].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68

[3] 黄克剑. 心蕴:一种对西方哲学的读解[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89

[4] 唐君毅.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