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与青春有关的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与青春有关的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现在回忆更年轻时干过的一些事儿,就不禁感慨那时候真年轻,想着想着,就“扑哧”一下,把自己想笑了。

大约十几年前,我还在念初中时,就曾猛地向《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投稿,专挑大报大刊。现在想起来,就感慨自己那时真年轻。实在看不到发表的希望后,我就向故乡的《闽西日报》投稿。命运是一样的,也是上百篇出去了,没音讯。后来,终于在《闽西日报》“山茶花”版发了一篇。发表第二篇时,是在“校园内外”版,题目叫《兰香》,曾志明老师编的。因为我给他寄过最多稿子,老不见发表,我早就对他有点想法了,心想就是照顾也得照顾一篇了吧。终于,他照顾了我一篇《兰香》。样报拿到手上后,我感慨,我寄了这么多大作,怎么就用这篇呢?《记忆中的小溪》不是写得更经典吗?我觉得,我应该跟曾老师打一个官司,反正文章已经发表了,报纸已经印出来了,他又收不回去了。于是,我就写了一封信过去质问他,我说,“我就弄不明白了,《记忆中的小溪》更好呀,您怎么用了《兰香》?”曾老师拿着信,是不是瞪白了眼。我不知道。

几年前,著名军旅诗人王久辛先生,在《海南日报》发表一篇评论鱼目混珠地把我也提到了,和写《英雄时代》的柳建伟、写《历史的天空》的徐贵祥两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以及写《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石钟山等一大批军旅作家,一起提了。我看到自己的名字倒数第二,于是就发了一条短信质问他,“您就这么看不上我吗?怎么这么一大堆名字,把我放得这么后面?我就这么差吗?”半响,王先生回了短信,“呵呵。我也曾经年轻过。”

还是若干年前,我写了一个中篇小说《柠檬色》。因为发在部队杂志《橄榄绿》“橄榄星座”栏目,要配一篇创作谈。此前,我给不少人写过作品评论。于是,转身面向自己的写作时,我就想到了《评一次自己》这个题目。写的狂得很,那几年我见到狂人就崇拜,受到了一些影响。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是这样写的,“作为小说初学者,很幸福,我可以在这里谈创作,希望下一次谈创作时,是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这篇小说的编辑,是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温亚军先生,看完这个创作谈后,他提出了意见,觉得“最后一句话,最好不要这样写。”他的话是这样说的,可还是帮我把稿子送给总编辑了。如今,想起这件事儿,我还是会忍俊不禁笑出来。

搞了这么多年写作,这样的事儿,能想起很多。一次,同某著名作家一起喝酒。他说,凭自己的作品,他极有可能得诺奖。我听后便笑了,想说,你弄个全国性奖后再说。话到嘴边,又收了回来。他已经得过鲁奖了。于是,敬了他一杯后,我改口说,我的愿望就是,用自己名字,来命名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像诺奖那样级别的。他“扑哧”一下喷酒了,放下杯子,大笑出来。走出酒店门口作别时,他还在笑。

的确,时间会使人不再年轻。这两年,同样是与文学有关的事儿,我处理起来就老道多了。比如加入省作协。经我申请,作协的张冬青先生,给我寄来表格,并附信说:“若能出一本集子则更好。”按年轻的时候,我一定会回信说,我在正规刊物上,发表了好几个中短篇小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上百篇散文、评论,我觉得不出书也可以了。但是,我不是这样说了。填好表,寄出时,我附信说:“我不想自费出书。没事儿,今年加不入,我明年再申请,明年加不入,我后年再申请。直到够格为止。”这句话,我反复看,都还是把自己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