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不知所云”说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不知所云”说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教师上课,尤其是上公开课,面对众多听课教师,的确比较紧张,无不希望自己的课堂能一帆风顺,在自己精心设计、引导下,学生的回答要能切合自己的预计,最好能妙笔生花、一鸣惊人,博得满堂喝彩。教师就怕满怀希望、苦苦期待,学生的回答却是“不知所云”,那时教师就如同从九霄云端坠入冰窖,那种感觉只有当事者能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市级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科学上册的《观察水》一课,课堂上,教师的基本功可以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课堂导入,还是课堂教学生成等各个环节,都处理得恰如其分、炉火纯青,得到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但是教学中的一个细节引起我的思考,值得探讨。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了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看、闻、尝)后,放手让学生“玩”水,意在使学生自主发现水的基本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教师让学生汇报,不少学生回答得真好,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但是,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我抓不住它(水)。这个回答教师始料不及,一时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对这个回答也不置可否,让这个学生坐了下去,课堂教学又波澜不惊地继续开展下去了。

这个课堂教学中的一丝浪花揭开了我尘封已久的一段回忆,引起了我的思考。那是我第一次在大市上公开课,上的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金属》一课。我当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用砂纸打磨生锈的铁钉,然后观察打磨前后的铁钉表面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发现铁钉具有金属光泽。结果,在实验结束后的汇报中,第一个学生回答说:我发现砂纸上有褐红色的铁锈。很明显学生没有听清我的问题,说实话,这个实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在之前课上根本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刹那间,我愣住了,几秒钟后,我什么也没有说,让学生坐下,继续我的教学……

在后来的点评中,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指出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张老师说:当时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只要在学生说发现砂纸上褐色的铁锈后,再追问一句“铁锈从哪里来的”,即可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问题引回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顺水推舟地表扬学生观察仔细,能发现铁锈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处理如羚羊挂角,不着形迹,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

回到这节课,我仔细思考学生的回答“我抓不住它(水)”。我想其中应该包含这样两层意思:1.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抓不到它;2.水会流动,所以抓不住它。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吗?看来,不是学生不知所云,是我们不知学生所云。青年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可以说是布满荆棘。课前要充分预设,还要加强学习,不断锤炼自己,巧妙地应对教学中的非预设性生成,把非预设性生成转化成有用的教学资源,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让学生的灵光一闪焕发光彩,让我们的课堂更灵动。总之,如何真正以生为本,充分预设,增强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一位科学教师永远研究的问题。

一、情境导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科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科学知识更富有吸引力。

一个巧妙的科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通过这个问题情境,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如我在执教《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时,通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成语故事导入,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刻舟求剑》这个动画后,我适时提问:为什么那个楚国人找不到自己的宝剑?怎样才能找到宝剑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个个激情高昂,纷纷举手发言:①船是移动的,而宝剑没有移动;②船在移动,相对于宝剑,船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教学导入如羚羊挂角,不着形迹,水到渠成。

二、注重采集,生活是最佳的教学素材

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老师很早就指出: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要套教材,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时,重点要把眼光放在孩子的发展上,而不是放在教师们要教的书本上,书本只是为教师所用的。

我在执教《一切都在运动中》一课时发现,由于教材中图片的原因,学生在观察时,看不清小河中的鸳鸯和路上的乌龟,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何不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特点,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物体呢?可以选择学校附近的一处地方,使用照相机拍下学生一眼就明白清楚的物体:如天上飞的喜鹊、河中游的鸭子、路上跑的小狗……这些学生天天都能看见,上课使用这样的素材,学生感到既亲切又兴奋,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教育不正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吗?同样,教材中有一幅乘船的图片,学生有乘船体验的比较少,于是教师选择学生都乘坐过的公交车,上课时播放在公交车上拍的录像,学生一边看一边指出录像中一个个熟悉的画面,欢呼雀跃,那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体验是弥足珍贵的。

三、分层设计,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核心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历的各个过程,让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聆听,用头脑思考,用双手做,在探究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思维习惯。但是探究问题也要体现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切都在运动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书上例子是以行驶的公交车为参照物的,判断树木也是运动的。学生虽然有这样的亲身体会,但是基于常识,他们都认为树是没有运动的。所以上课时,无论教师怎样绞尽脑汁地“引导”,大部分学生还是说“树就是没有运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我们何必“牛不喝水强按头”呢?非要强迫学生认识“树也是运动的呢”?这个认识我们可以放到这节课的最后,由地球乃至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所以“一切都在运动中”,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一个角度研究这个问题便豁然开朗。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公交车上的乘客是运动的;以公交车(或者另一个乘客)为参照物,公交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不也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一节成功的课堂首先来源于课前科学教师的充分预设。教学导入能否激发学生兴趣,选材是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实验探究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细节设计是否合理,决定课堂精彩与否。从现场课中经常可以发现,其实要想课堂细节合理与有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积蓄内力,善于挖掘教材,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亲近科学、亲近自然。有些教学细节的处理表面上看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的。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我们可以预设出一些细节、一些精彩。

“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课堂每一个细节,才能让科学探究课堂变得魅力无穷。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没有大小之分,小是大的开始,大是小的积累。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最后,我想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打败我们自己的,往往不是远方未卜的征途,而是自己鞋里的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