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哼鸣:歌唱中获得面罩共鸣的最佳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哼鸣:歌唱中获得面罩共鸣的最佳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哼鸣也可以理解为哼唱,包含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两种,是歌唱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声乐学习的必经之路,是帮助嗓音训练及减轻嗓音疲劳最科学的训练方法:哼鸣以鼻腔为主要“发声出口”发出声音的,着重于鼻腔共鸣器官的应用。利用鼻咽腔共鸣体的协调配合。是获得面罩共鸣最佳途径

歌唱中。通过哼鸣获得面罩共鸣,对于歌唱者来说就像得到唱歌的真谛和秘诀一样,学会面罩共鸣就会发出一种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这种穿透力是自然的声音,是流畅而优美的声音,是圆润而震撼的声音,它是通过面罩共鸣而穿透出来的。当歌唱者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以后,它能使声音更集中、明亮、有光彩、有穿透力,并且声音传得很远。听过帕瓦罗蒂演唱的人都能够感觉到,他的高音其实就是典型的面罩共鸣,声音听起来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受。再如,笔者曾接触并聆听过国内几位著名歌唱家的演唱。如廖昌永、颜泯涛、张美林等,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面罩共鸣运用得极好,他们的歌唱有着极其辉煌的效果,声音通达流畅,都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在国际声乐界。有的专家对哼鸣这一发声现象,也曾持过不同的观点,对哼鸣在学习歌唱中的作用和认识上也曾有过分歧,甚至有着对立的态度。玛・马尔开西。德国次女高音,西洋歌剧艺术黄金时代极具影响的声乐教师。她是反对在声乐学习中练习哼鸣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闭口哼唱”不利于奠定学生声音的基本功,反对者大多数有这样的理由:一是哼鸣音色不美,练习哼鸣会使鼻音过重:二是练习哼鸣容易出现喉头发紧,喉部疲劳:三是哼鸣使气息上提,使声音不通畅。得不到气息的支持。诸如此类观点,其实正是声名赫赫的名师发出的不同音符的跳动。实际上,声乐教学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个体的差异都是来源于个人歌唱的发声体验。而声乐人描述哼鸣的语言都是充满感性色彩,普遍缺少理性的分析。这种与哼呜训练结果相对立的结论,显然也是声乐工作者根据自身在歌唱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所得,还仅仅是停留在个人主观意识层面上的一种看法。我们必须寻找理论支持,才能对哼鸣给予科学定位。

美国的医学博士莫顿・库柏,是治疗发声和研究语言问题的专家。他认为哼鸣训练,是帮助患者找到正确平衡的声音焦点的重要手段。而正确的声音焦点就包括口腔和鼻腔共鸣的相互平衡。一些因为错误的歌唱发声而导致失声的患者。哼鸣练习时,身体各器官在非常协调的状态下产生的气息,可以对声带产生良性的按摩作用。从而,患者通过哼鸣练习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验了库柏理论:“哼呜可以使治疗中的嗓音恢复健康,并有效减少嗓音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我们据此分析,哼鸣本身就具有协调鼻腔和口咽腔配合的作用,而这种配合是建立在稳定的呼吸基础之上。所以,哼鸣时身体各有关发声器官是处于相互配合的状态,而进行哼鸣训练也就是为了使有关的歌唱发声器官建立起良好的协调能力。那么,哼鸣训练的技术要求,就是要建立良好的歌唱发声能力。让发声器官协调、平衡地配合,找到面罩共鸣。既能产生声音的柔和色彩,又能得到具有穿透力的金属声音效果,这才是歌唱训练者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何通过哼鸣来获得面罩共鸣而得到美妙的、具有穿透力的歌声?

一、哼鸣时找到“声门适度感”,可获得面罩共鸣。

在练习哼鸣时,首先要找到“声门适度感”。即声门不能闭合太紧,也不能闭合无力。闭紧气息不通畅,声音又挤又卡:无力就会漏气,声音又虚又暗且空洞无力。在哼鸣时看嘴巴是否能自由动作而又不影响发声,可用咳嗽的办法,看自己的嗓子周围和下巴是否都很松弛:然后再模仿小声哭泣的感觉进行哼唱,这样可以在无意之中自然地打开喉咙,鼻腔也是比较畅通的,来慢慢体会哼唱发声的“声门适度感”,并找到了稳定喉结的感觉。从而便体会到了面罩共鸣。美声唱法认为,嗓子放松、嘴巴放松、以及其它发声器官的放松,就可以获得面罩共鸣。其实,从理论角度讲。放松发声器官的方法。确实有利于加大发声器官的振动幅度,同时也有利于振动的传导,这种传导会使头部的某个部位产生振动感(共鸣感),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头部的某个部位产生的振动感(共鸣感)”。就是由于发声器官的振动幅度加大,并将振动传导到头部的结果:而振动幅度的加大。则又导致声音的响度大幅度提高。因此,我们说发声器官的放松,还有利于产生丰富的复合频率,获得明亮的金属音。

二、哼鸣时充分打开鼻咽腔,能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

开口哼鸣时将舌根与软腭贴住,让声音进入鼻咽腔和鼻腔。轻声哼,能体会到上口盖的后上方是个充满空气使声音振动的共鸣空间。鼻咽口向下到胸口有互相通气的感觉。腰的四周始终保持吸气时的轻微膨胀状态。在开口哼唱时,下巴、舌根、前颈部都要保持自然、放松。我们说,哼鸣的感觉在歌唱中也属于歌唱技巧一说。在这里用哼鸣的方法唱高音,的确可以找到面罩共鸣,因为只要哼通了,喉咙也总是打开的,同时,鼻咽腔必须充分打开站定,用气息先哼出鼻腔,感觉到鼻腔已充分打开。此时,无论闭口还是张口,都不能影响面罩共鸣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寻求到鼻音的感觉,这是错误的。因为鼻音的发生是由于鼻腔没有充分的打开站定,没有较大的共鸣空间,因而就不可能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我们说,用哼鸣的方式歌唱必须是先出气,充分打开鼻咽腔,然后再放出声音。

三、掌握正确的哼鸣训练方法,获得良好的面罩共鸣。

1.正确理解并分辨出面罩共鸣中的鼻音

我们讲到歌唱中的“哼鸣”和生活中的“哼鸣”。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歌唱中的“哼鸣”要求打开喉咙。而且要把“哼鸣”的感觉贴在叹气的深呼吸支持之上的,否则就哼不到面罩里去。在做哼唱练习时,要特别注意鼻音的分辨,因鼻腔的位置与面罩比较接近,如把声音闷在鼻子里,气息不能流畅地尽快通过,就可能造成鼻音,而此时切不可把“鼻音”当作是“共鸣”。初学者在练习哼唱时,不妨可以先找鼻音,然后再逐渐扩大。扩大以后就没有鼻音了,在没有掌握面罩共鸣之前可以这样练习。掌握了以后就设法丢掉鼻音。另外,检查是否有鼻音,可以用两指头捏着自己的鼻子发音,听声音的变化,如声音并无多少变化,面部仍有震动感,说明方法是正确的,否则,仍需进一步调整。

2.哼鸣的开闭口及母音训练

意大利美声唱法中有一个很通俗的说法,即你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不管是强声还是弱声.只要能哼上去,一般就能把面罩共鸣找到,喉咙也就能打开。气息也能有良好的支持,因此,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方法是获得良好面罩共鸣的关键。

(1)闭口哼鸣:首先,要用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用口、鼻同时吸气,鼻孔兴奋张开:哼呜时。要均匀、柔和地从鼻腔向外叹气,一定要有叹气感、通畅感,横膈膜要有明显的支持感。其次,哼鸣时,上下齿不要咬得太死,舌头自然平放,笑肌要提起,自然地面带微笑。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要打开喉咙,喉头的位置应该是向下的。再次,哼鸣时。声音是从上口盖以上发出的,眉心和鼻梁处,有轻微的振动感,而且每个音都应从同一位置上哼出来。

(2)开口哼鸣:当闭口哼鸣练习掌握后,可进一步做开口哼鸣练习,即张大口哼“恩”音,这也是检验哼鸣练习正确与否的一种方法。如果开口哼唱形成的声音共鸣没有任何干扰,音响效果与闭口哼鸣完全一致,就证明声音的共鸣不是在口腔内,而是在面罩里。

(3)选择合适的哼鸣母音进行训练:在练习闭口哼鸣与开口哼鸣的基础上,就可以用哼鸣练习带其它母音的发声练习,比如“哦”、“吁”等母音练习,尽量把声音送入到面罩里。练习时,不要一开始就用很强的声音.要控制住声音。选择下行音阶练习时,唱到较低音时,要保持同样的共鸣感,就好像唱高音时一样送进“面罩”里去。哼唱时.眉间有振动感,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在歌唱训练中,很多声乐教师让学生通过哼唱来寻找呼吸支持、发音位置等歌唱发声的基本感觉,并用这种感觉带出各个元音,如m―ma,--m―mei,m―mi;m--mao,m―mu;闭口哼唱,如m:开口哼唱,如ng。有的训练哼唱也和一般歌唱一样要求深呼吸、打开喉咙和高位置等。哼唱在中声区较易,在高声区则较难,因为这更需要呼吸支持和排除喉部等处对发声的干扰。

由此可见。哼鸣在声乐训练中的独特作用是其它任何方法无法替代的。只要坚持用正确的哼鸣训练方法并持之以恒,相信你定会获得极明亮、辉煌的面罩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