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建设助力科技奥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建设助力科技奥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既是数字奥运工程的攻坚期也是收尾期,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已经初见端倪。那么,国内外人士所关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的“气象”、“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即将作为2008北京奥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投入运行。

对于2008年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而言,2007年既是攻坚期又是收尾期。北京市信息化办公室数字奥运办公室副主任张宇航表示,围绕北京市城市建设和规划,以及奥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需求,数字奥运项目正围绕四大类几十个子项目展开建设。其中第一大类就是支持奥运会的城市基础信息化系统,这里面就包括人们最为关心的“气象”、“交通”等奥运服务系统。

实时掌握比赛气象

降雨、大风都会对体育比赛产生影响,尤其是田径、足球等室外项目,掌握比赛场地实时气象数据,对于各项比赛的最终结果都是息息相关。因此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气象预测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从区域气象的精准程度到气象数据的格式标准,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规划。

“北京市气象局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将为奥运会期间的气象预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该系统将提高北京市区的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满足奥运会要求的场馆周边天气变化数值的预报要求。”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刘旭林主任告诉记者。

也许有人会问“精细化的天气预报到底精细到什么程度?”在日前召开的“奥运气象服务国际合作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新闻会上,北京市气象局王建捷副局长表示,北京市气象局重新科学布署了北京及周边地区气象自动观测站网、探空观测时间和站点位置; 新建了多普勒雷达组网和拼图方案、风廓线仪站; 建成了市区5公里,城郊15~20公里的高分辨率奥运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和能够同化多种探测资料的快速更新分析预报系统,来监测奥运期间30多个场馆的天气情况。该系统除了能够了解每个场馆当时的气象条件实况以外,还可以了解到每个场馆3天以内每3小时的气象预报,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力等多项数值的实时变化情况。

对于北京夏季容易发生的雷雨、冰雹、大风等突发性灾害天气,北京市气象局也建立了北京地区雷暴识别、追踪、分析客观自动化临近预报系统,在奥运会期间能够在灾害性天气出现前的2小时内对其进行临近预报和预警。

智能交通助奥运畅通

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对北京的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北京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北京市在奥运会申办报告中承诺“实施奥运会综合交通运输计划”,其目标是确保参会人员享用舒适、安全、准点、可靠、快速的专用车辆和专用交通线路。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奥组委公共服务部副部长于春全曾介绍,根据《奥运行动规划交通建设和管理专项规划》,2008年前北京市将新、改建城市道路318公里;新建公路1509公里,改建公路2530公里,市区新建轨道线路1545公里,到2008年基本建成以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为骨架、功能级配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将充分利用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协调与交通相关的各管理部门,建设北京智能型综合交通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北京汽车运营调度中心和北京市交通管理中心的智能调度系统,使奥运会车辆优先通行,为奥运会专用车辆装备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监控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公共交通信息,网上即时的奥运会交通信息,增加交通指路标志和室外信息显示屏,通过广播播发即时路况信息,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将由交通控制中心控制和监测。

除了路面的道路有很大改善之外,为保证奥运期间良好的飞行秩序,民航空管部门根据首都机场的运行条件、复杂天气及恶性事件等情况的出现,分别制定了绿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级保障方案。在不同的情况下启用不同的保障方案,以实时调动各相关部门共同护卫北京2008奥运会的顺利举行。